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宁

作品数:31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脑电
  • 12篇网络
  • 12篇磁刺激
  • 6篇信号
  • 6篇脑电信号
  • 6篇复杂网
  • 6篇复杂网络
  • 5篇脑功能
  • 5篇内关
  • 5篇内关穴
  • 4篇电图
  • 4篇网络研究
  • 4篇脑电图
  • 3篇工作记忆
  • 2篇低分辨率
  • 2篇电磁层析成像
  • 2篇穴位
  • 2篇因果
  • 2篇因果关系
  • 2篇音乐

机构

  • 31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国网天津市电...
  • 1篇良信电器股份...

作者

  • 31篇尹宁
  • 22篇徐桂芝
  • 5篇郭磊
  • 5篇于洪丽
  • 5篇杨硕
  • 4篇王瑶
  • 3篇李颖
  • 2篇周茜
  • 2篇尹绍雅
  • 2篇郭苗苗
  • 2篇耿跃华
  • 2篇刘辉昭
  • 2篇冯珂珂
  • 2篇李颖
  • 1篇刘伯颖
  • 1篇刘硕
  • 1篇荆锴
  • 1篇张帅
  • 1篇冯浩
  • 1篇王磊

传媒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电气电子教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天津市生物医...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纳米磁粒子的肿瘤早期检测方法研究
<正>目前,恶性肿瘤已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统计结果表明,中国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于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每年新发癌症人数将达到1500万,癌症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
尹宁徐桂芝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人脑电溯源与脑功能网络特性研究
2022年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常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仍然缺乏公认的特异生化诊断指标。为了探索帕金森患者和健康受试的脑电差异,对26名帕金森患者和26名健康受试者进行闭眼静息态EEG的采集,利用MMSE和MoCA量表对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进行主观评定,利用UPDRS和H&Y分级对受试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首先采用标准化低分辨率脑电磁层析成像对两组受试者脑电信号进行了溯源分析,而后采用滞后相位同步方法对脑功能网络进行差异性分析,进而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脑功能网络的拓扑特性。溯源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组存在差异的脑区是枕叶和顶叶,α2频段楔前叶(BA7)电流密度显著降低;β1频段额叶与枕叶之间脑功能连接降低,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平均聚类系数C、全局效率E和节点度D比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患者:C=0.54±0.14,Eg=0.71±0.09,D=26.88±9.88;健康对照组:C=0.75±0.13,Eg=0.83±0.09,D=42.21±11.19),患者组平均特征路径长度L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患者:L=1.61±0.2;健康对照组:L=1.34±0.19,P<0.01)。本研究α2频段楔前叶电流密度显著降低以及β1频段脑功能连接效率降低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王钊雅姚尧尹宁冯珂珂徐桂芝尹绍雅
关键词:帕金森疾病
一类静息态脑网络的分数阶微分模型构建及初步分析
为了更加精确地构建静息态脑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分方程模型——分数阶微分方程模型.与整数阶微分方程相比,分数阶微分方程具有记忆性,能够携带一段时间内的信息.由于脑电状态并不是孤立形成的,而是受之前一段时间的状态影响,...
屈若为徐桂芝刘辉昭王瑶尹宁
关键词:静息态分数阶微分方程
文献传递
一类静息态脑网络的分数阶微分模型构建及初步分析
为了更加精确地构建静息态脑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分方程模型——分数阶微分方程模型。与整数阶微分方程相比,分数阶微分方程具有记忆性,能够携带一段时间内的信息。由于脑电状态并不是孤立形成的,而是受之前一段时间的状态影响,...
屈若为徐桂芝刘辉昭王瑶尹宁
关键词:静息态分数阶微分脑电信号
意识障碍诊断评估及无创精准治疗被引量:1
2023年
由于意识障碍的病因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对这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较多问题。近年来电生理技术、影像学和精准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意识障碍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诸多实质性进展,包括识别患者残余意识、解释意识恢复的生物学机制以及精准治疗技术对受损神经通路的重建等。本文回顾了意识障碍的诊断评估及无创精准治疗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新兴技术手段在检测意识水平和预测意识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该领域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期望对相关的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尹宁王海力徐桂芝
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磁刺激内关穴脑功能网络的研究
磁刺激具有有效、无痛、无损伤、易于重复和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在中枢神经功能检测和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穴位是中医针灸调控神经系统由体表刺激到体内的切入点,对研究大脑调控机制和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
王瑶徐桂芝郭磊尹宁屈若为郭苗苗付灵弟
关键词:脑电信号磁刺激内关穴GRANGER因果关系
基于脑电的复杂网络性别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人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因性别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为了考察不同性别在脑网络研究中的差异性表现,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20例健康被试者静息状态下的脑电数据在连续阈值区间内进行了脑网络构建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选阈值区间内女性组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网络平均度、效率都普遍高于男性组,与之前研究者所得结论具有一致性,而且不同阈值间脑网络拓扑属性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性别差异在脑网络分析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利用复杂网络手段诊断各类疾病时,将性别因素考虑在内,很可能可以提高基于脑网络分析手段对各类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徐桂芝付灵弟尹宁耿跃华于洪丽
关键词:脑电性别复杂网络静息状态
脑电图微状态分析及应用研究进展
2023年
脑电信号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特征,各类脑电信号分析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脑电微状态分析方法能够研究毫秒级范围内的大脑变化,同时也可呈现脑电信号在拓扑层面上的分布,从而反映全脑的不连续和非线性特征。经历三十多年的丰富和完善,脑电微状态分析已经渗透到脑科学相关的多个研究领域。本文总结了脑电微状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系统阐述了微状态特征参数改变、微状态与脑功能网络的关系以及微状态特征提取与分类在脑疾病和脑认知方面的主要应用进展,期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海力尹宁徐桂芝
关键词:脑电信号脑疾病脑认知
基于脑电信号分析的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差异性被引量:1
2022年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漏报等错误记忆,区分出产生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大脑运行认知机制,对提高人类正确记忆发生率、抑制错误记忆产生以及改善患者记忆障碍问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脑电信号探索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差异性,能更全面地理清人脑活动过程中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加工机制的异同。设计了基于Deese-Roediger-MC-Dermote(DRM)范式的改进的脑电实验,采集被试的脑电数据,探究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差异性。采用时频域分析的方法分别对δ、θ、α、β、γ波进行了差异分析,对具有显著差异的频段采用皮尔逊相关方法分别构建脑功能网络,并对脑网络特征属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脑前顶区错误记忆θ、α_(2)波能量谱密度显著大于正确记忆(P<0.05)。对脑网络的分析结果显示,大脑前后额区、后顶区θ、α_(2)波脑功能网络连接正确记忆显著多于错误记忆;正确记忆θ、α_(2)波节点度均显著高于错误记忆,α_(2)波聚类系数正确记忆显著高于错误记忆;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θ、α_(2)波介数中心度均无显著差别。正确记忆任务θ、α_(2)波大脑功能连接通路较错误记忆任务更多。正确记忆平均反应时长是961.56 ms;错误记忆平均反应时长是1097.99 ms。与正确记忆相比,错误记忆反应时长明显长于正确记忆。大脑前顶区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脑波活动能量差异表现最明显,差异波中错误记忆大脑活跃度均显著高于正确记忆;大脑后额区θ、α_(2)波脑网络连接程度及节点度差异最明显,正确记忆均显著大于错误记忆,可能同存在后额-前顶记忆机制,使得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存在明显差异。
张峻瑜李颖张志谋杨硕尹宁
关键词:错误记忆工作记忆时频分析
基于皮层脑网络的背景音乐对空间认知工作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音乐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研究背景音乐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成为脑科学的热点。本文设计了基于n-back范式的改进的脑电实验,随机招募15名未接受过音乐专业训练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同步采集被试的行为学数据和头皮脑电数据,以探究不同类型背景音乐对于空间认知工作记忆的影响。采用精确的低分辨率层析成像方法(eLORETA)方法进行脑电溯源,针对溯源后的信号,利用互相关方法构建皮层脑功能网络,并对不同音乐类型下脑网络的特征属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不同音乐类型下刺激后峰值期的差异主要分布在枕叶与颞叶(P<0.05)。对皮层脑网络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背景音乐存在情况下的脑连接性明显高于无音乐状态;摇滚音乐状态下大脑右侧枕叶和颞叶区域的连接性相比于古典音乐状态显著增加;无音乐状态下的节点度、介数中心度、聚类系数均低于有背景音乐;古典音乐状态下的节点度、聚类系数低于摇滚音乐状态。结果表明,音乐刺激提高了大脑的活跃程度,且摇滚音乐比古典音乐的影响更明显。行为学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无音乐状态下的反应正确率为86.09%±0.090%,古典音乐为80.96%±0.960%,摇滚音乐为79.36%±0.360%。研究结果表明,背景音乐会对大脑的工作记忆造成影响,占用大脑认知资源,降低大脑的空间定位认知能力。
王帅帅李颖李继鹏王灵月尹宁杨硕
关键词:背景音乐工作记忆脑电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