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彦军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食管
  • 9篇食管炎
  • 9篇放射性
  • 9篇放射性食管炎
  • 4篇急性
  • 4篇急性放射性
  • 4篇急性放射性食...
  • 3篇射线
  • 3篇疗效
  • 3篇放射线
  • 2篇症状
  • 2篇食管组织
  • 1篇吞咽
  • 1篇吞咽疼痛
  • 1篇中药
  • 1篇肿瘤
  • 1篇自由基
  • 1篇羟自由基
  • 1篇西药
  • 1篇西药治疗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医疗...

作者

  • 9篇宫彦军
  • 7篇张莉
  • 5篇沈莉
  • 4篇单保恩
  • 2篇张辛
  • 2篇李伟
  • 1篇高海祥
  • 1篇郭秀娟
  • 1篇韩春
  • 1篇武艳
  • 1篇卢付河
  • 1篇董稚明
  • 1篇高国栋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辐射防护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复方芍根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1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复方芍根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西药治疗无效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以复方芍根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23例不施加特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0.00%,对照组为13.0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芍根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
宫彦军张莉张辛
关键词:食管炎
复方芍根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芍根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复方芍根合剂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放疗科住院病人119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过程中按排除标准排出14例,最终中药组54例,对照组51例。两...
宫彦军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复方芍根口服液对放射性食管炎大鼠食管组织中P物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大鼠经复方芍根口服液治疗后,大鼠食管组织中P物质表达的变化,分析其在放射性食管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单纯放射一组(放射后第7天处死),单纯放射二组(放射后第14天处死),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放疗同期治疗组(从放射开始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放疗同期治疗组(从放射开始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治疗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治疗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西药治疗对照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在各实验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食管组织中P物质表达的变化。结果:单纯放射一、二组大鼠食管粘膜组织内P物质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经复方芍根口服液放疗同期治疗后,与单纯放射二组相比大鼠食管组织内P物质表达明显下降(P<0.01),并且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食管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纯放射二组(P<0.01),但未恢复正常(P<0.05)。西药治疗组大鼠食管组织中P物质表达略低于单纯放射二组(P<0.05),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复方芍根口服液可能是通过缩短P物质由高峰至恢复正常的时间和抑制过量P物质的表达来减轻放射性食管炎疼痛症状和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沈莉单保恩张莉高国栋宫彦军武艳
关键词:放射线食管炎中药P物质
复方芍根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复方芍根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来自2006年10月~2007年11月放疗科住院病人。按照国际食管急性炎症反应RTOG分级标准、改良NCI-CTC分级标准、WHO毒性标准、内镜评分标准以及...
张莉宫彦军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伴随症状
文献传递
放射性食管炎及其治疗被引量:15
2007年
郭秀娟沈莉宫彦军
关键词:食管炎肿瘤放射疗法
复方芍根合剂与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张莉韩春张辛宫彦军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西药治疗疗效比较合剂常见并发症吞咽疼痛
复方芍根口服液对放射性食管炎大鼠食管组织EGF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大鼠经复方芍根口服液治疗后,食管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分析其在放射性食管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个实验组各实验点大鼠食管组织EGF和TGF-β1的表达,通过Masson染色观察食管组织胶原纤维的分布。结果: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和大剂量预防组大鼠食管组织中,EGF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单纯放射2组(P<0.05)。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及大剂量治疗组食管组织中EGF的表达,与单纯放射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正常大鼠食管组织(P<0.05)。经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治疗后,食管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已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芍根口服液可能通过提高细胞生长因子-EGF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发挥对食管炎的治疗作用,而在组织恢复正常后快速回落,从而缩短大鼠放射性食管炎伤口愈合的时程。
沈莉单保恩张莉宫彦军董稚明
关键词:放射线食管炎EGF
复方芍根口服液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预防组(照后当天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预防组(照后当天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治疗组(照后7天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治疗组(照后7天给药),西药治疗组(照后7天给药)。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局部照射43 Gy诱导大鼠食管炎的发生,然后采用不同方式治疗。观察各组大鼠的饮食和饮水情况,体重变化情况;于照后14天处死大鼠,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制作食管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食管粘膜的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器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复方芍根口服液及西药对食管的放射性病理损伤均有一定治疗作用。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预防组的细胞器恢复正常。复方芍根口服液预防、治疗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饮食量和饮水量均增加,尤以中药大剂量预防组饮食、饮水量增加明显。西药治疗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饮食量略下降,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分类下降。复方芍根口服液各给药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可提高淋巴细胞百分数。复方芍根中药口服液具有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作用,具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沈莉单保恩张莉李伟宫彦军高海祥
关键词:放射性食管炎
复方芍根口服液防治大鼠放射性食管炎氧化与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大鼠经复方芍根口服液治疗后,大鼠食管羟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单纯放射一组(放射后第7天处死),单纯放射二组(放射后第14天处死),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预防组(从放射开始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预防组(从放射开始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治疗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治疗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西药治疗对照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在各实验结束点,留取大鼠血清和全长食管。检测大鼠食管组织匀浆液中OH.、NO含量,CAT、GSH-PX活性及血清NO水平。结果大鼠经43Gy^(60)Co-γ射线于食管局部单次照射后第14天,食管组织中OH和NO含量明显上升(P<0.05);CAT和GSH-PX活性水平也显著增高(P<0.01)。经复方芍根口服液治疗后,食管组织中的OH.和NO含量与单纯放射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尤以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治疗组下降明显(P<0.01);CAT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各组大鼠血清中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药治疗组大鼠与单纯放射组相比,食管组织中的NO含量及CAT和GSH-PX活性也明显下降(P<0.05),以NO含量下降显著(P<0.001)。结论复方芍根中药口服液有助于降低放射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食管组织中OH.和NO水平以及CAT和GSH-PX)活性,进而发挥保护食管的作用。
沈莉单保恩张莉宫彦军李伟卢付河李巧敏
关键词:放射线食管炎羟自由基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