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朝佑

作品数:103 被引量:349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主题

  • 40篇电针
  • 36篇催产
  • 36篇催产素
  • 31篇电针镇痛
  • 19篇镇痛
  • 19篇痛阈
  • 17篇免疫
  • 16篇神经降压素
  • 15篇针刺
  • 15篇视上核
  • 14篇针刺镇痛
  • 13篇加压素
  • 12篇镇痛作用
  • 12篇脑导水管
  • 11篇导水管
  • 11篇导水管周围灰...
  • 11篇中脑
  • 11篇中脑导水管
  • 11篇中脑导水管周...
  • 11篇周围灰质

机构

  • 98篇第二军医大学
  • 37篇济宁医学院
  • 6篇宜昌市第一人...
  • 4篇北京医学高等...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泰山医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北医学院
  • 1篇上海教育学院
  • 1篇嘉祥县妇幼保...

作者

  • 103篇宋朝佑
  • 40篇刘文彦
  • 39篇林葆城
  • 38篇王成海
  • 31篇白波
  • 22篇由振东
  • 13篇杨俊
  • 12篇路长林
  • 9篇王宏
  • 9篇刘玉红
  • 8篇葛凤
  • 7篇刘渊
  • 7篇姜晓钟
  • 7篇蒋春雷
  • 7篇胡世辉
  • 7篇周世臣
  • 7篇赵云富
  • 6篇朱鹤年
  • 6篇张忠义
  • 5篇刘新垣

传媒

  • 20篇针刺研究
  • 16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济宁医学院学...
  • 6篇中国应用生理...
  • 5篇中国行为医学...
  • 5篇生理学报
  • 4篇放射免疫学杂...
  • 4篇神经科学
  • 3篇中国疼痛医学...
  • 3篇中国神经科学...
  • 3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第三次全国放...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Curren...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9篇1997
  • 7篇1996
  • 10篇1995
  • 17篇1994
  • 4篇1993
  • 7篇1992
  • 5篇1991
  • 6篇1990
  • 5篇1989
  • 2篇1986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啡肽A对烫伤大鼠免疫功能与cAMP、cGMP含量变化的影响
1995年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了强啡肽 A(DynA)对烫伤大鼠淋巴细胞内 cAMP 和 cGMP 含量的影响,并观察了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旨在探讨 DynA 调节烫伤大鼠免疫功能的机制。结果表明,烫伤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与白细胞介素2(IL-2)的生成明显降低,脾淋巴细胞内 cAMP 的含量明显升高,而 cGMP 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烫伤大鼠血清可抑制正常大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 IL-2的生成,并使淋巴细胞内 cAMP 含量升高。DynA 可增强烫伤大鼠淋巴细胞转化和 IL-2的生成,降低细胞内 cAMP 含量,钠洛酮可翻转 DynA 的这种作用。DynA 还可改善烫伤大鼠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抑制作用,降低烫伤大鼠血清引起的淋巴细胞内 cAMP 含量升高。提示 DynA 可增强烫伤大鼠的免疫功能,且这种作用与淋巴细胞内第二信使 cAMP 改变有关。
倪鑫林葆城王成海宋朝佑
关键词:强啡肽A烧伤免疫
强啡肽A参与脊髓内神经降压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1994年
白波刘文彦葛凤王宏宋朝佑林葆城
关键词:电针疗法镇痛强啡肽A脊髓内神经降压素
脑室注射催产素及抗催产素血清对大鼠游泳持续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1991年
为探讨催产素(OT)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采用侧脑室注射OT及抗OT血清,观察了50只大鼠游泳持续时间的变化。生理盐水组及正常兔血清组对大鼠无明显影响。脑室注射0.625、1.25、2.5及5.0ngOT,游泳持续时间缩短,且与给药剂量之间呈负相关(r=-0.950,P<0.05)。在注射抗OT血清2、4及8 μl后1~4d大鼠游冰持续时间均延长(P<0.01)。上述结果表明中枢内OT含量增多对游泳活动不利。
徐明娟宋朝佑杨俊
关键词:催产素脑室注射
抗阿片肽血清对脊髓内催产素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脊髓内催产素(OT)与内源性脑啡肽和强啡肽A_(1~13)在痛觉调制中的关系。方法以钾离子透人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观察向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强啡肽A_(1~13)血清和OT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脊髓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强啡肽A_(1~13)血清后,大鼠痛阈与注药前相比分别变化(-23.32±2.81)%~(一12.11±2.13)%和(-26.33±5.42)%~(-13.21±2.32)%,与对照组相比痛阈明显降低;但在注射OT前预先注射抗甲-脑啡肽血清或抗强啡肽A_(1~13)血清,大鼠痛阈较注药前增加(8.96±3.02)%~(70.22±6.16)%和(5.56±2.63)%~(61.21±5.21)%,抗甲-脑啡肽血清或抗强啡肽A_(1~13)血清均不能完全阻断OT的镇痛效应。结论脊髓内OT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不完全依赖于脊髓内的内源性脑啡肽和强啡肽A_(1~13)。
孔庆胜刘文彦孔令斌张向阳宋朝佑
关键词:催产素痛阈
视上核内电针和注射谷氨酸对脑部核团加压素含量的RIA被引量:1
1997年
本工作应用RIA观察了在视上核(SON)内注射10μg L-谷氨酸(L-Glu)和电针(EA)对脑部核团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注射和电针后在SON内AVP含量无明显变化。注射后,在室旁核(PVN)内AVP含量先明显升高(p<0.05),而后明显降低(P<0.05)。而注射和电针后室旁核内AVP先含量明显降低(P<0.05~0.01),而后升高(P<0.01)。(2)SON内注射L-Glu后,中缝大核(NRM)和蓝斑(LC)内AVP含量先明显升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刺激的SON引起镇痛和加强EA镇痛效应与SON内AVP无明显关系,但PVN内AVP可能参与痛的调制过程。
赵小林由振东宋朝佑
关键词:精氨酸加压素视上核谷氨酸电针
吗啡依赖大鼠脑内催产素和精氨酸升压素含量的变化
1999年
应用核团微穿刺取样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观察了在吗啡依赖和戒断期间大鼠中枢催产素(OT)和精氨酸升压素(AV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慢性吗啡处理(剂量由5,10,15,20,30,40,50mg·kg-1逐日递增,同一剂量ip每日3次)大鼠的视上核和伏隔核OT含量显著降低;蓝斑OT含量显著增加.纳洛酮(10mg·kg-1,ip)可使正常大鼠视上核,腹侧被盖区,隔区和伏隔核的OT含量明显降低,而在吗啡依赖大鼠使视上核内OT含量增加,同时室旁核的OT含量也明显增加,而蓝斑的OT含量则明显降低.吗啡,纳洛酮及吗啡加纳洛酮处理均不明显影响各核团内AVP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吗啡处理可抑制大鼠视上核细胞合成OT,中枢其他部位OT的减少可能与视上核OT合成减少有关;纳洛酮可以部分拮抗吗啡对OT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由振东宋朝佑王成海路长林
关键词:吗啡依赖催产素精氨酸升压素
神经降压素的放射免疫测定
祝元祥宋朝佑陈家津
关键词:放射免疫测定
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对视上核、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4
1995年
用WQ-9E钾离子透入仪筛选出对痛刺激敏感的SD大鼠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及针刺组,每组4只。针刺鼠用WQ-9E电针仪刺激两侧"足三里"穴,持续30min。所有动物同时用1%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后开胸,用Bouin液经心灌注固定,开颅取脑,作连续冰冻切片(片厚40μm),隔片取一。所有切片均按Sternberger(PAP)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反应,DAB呈色,封片后直接连IBM286-CAP530图像分析系统对视上核,室旁核催产素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作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针刺鼠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催产素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总面积比对照鼠分别增加了44.1%、47.3%(P<0.01)。提示,催产素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增加与电针刺激足三里穴有关,催产素可能参与电针镇痛的中枢调节过程。
何润昌范溥生王旭明何北平张忠义周世臣宋朝佑林葆城
关键词:电针视上核室旁核催产素免疫细胞化学
催产素与八肽胆囊收素对电针镇痛的影响被引量:3
1992年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枢神经系统的催产素(OT)在痛觉调制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我们最近的工作也表明,脑和脊髓内的OT不仅可以提高大鼠的痛阈,而且能明显增强电针镇痛效应。
刘文彦宋朝佑王成海林葆城
关键词:催产素电针镇痛
大鼠脑室注射四肽Asn-Ala-Gly-Ala引起的镇痛作用(英文)
1994年
icv四肽Asn-Ala-Gly-Ala(NAGA)能引起大鼠痛阈持续升高,并呈剂量依赖关系(0.03—0.24μmol/rat)。这一作用可被纳洛酮(icv.0.26mg·kg^(-1))翻转。icv甲硫氨酸脑啡肽抗血清或亮氨酸脑啡肽抗血清,能抑制NAGA引起的镇痛作用;icv强啡肽A_(1-13)抗血清或β-内啡肽抗血清不影响NAGA引起的镇痛作用。结果提示NAGA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大鼠脑内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的释放有关。
何成宋朝佑魏尧梅由振东施溥涛
关键词:内啡肽免疫血清神经肽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