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志斌

作品数:112 被引量:457H指数:10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腰椎
  • 22篇脊柱
  • 19篇骨折
  • 17篇椎管
  • 16篇椎间盘
  • 16篇股骨
  • 14篇手术
  • 14篇人工骨
  • 11篇椎管狭窄
  • 11篇羟基磷灰石
  • 11篇关节
  • 10篇疗效
  • 10篇内固定
  • 9篇融合术
  • 9篇椎弓
  • 9篇椎弓根
  • 8篇腰椎管
  • 8篇腰椎管狭窄
  • 8篇螺钉
  • 7篇术后

机构

  • 85篇海南医学院附...
  • 25篇海南医学院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牛津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昌江县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市人民医院
  • 1篇东方市人民医...

作者

  • 110篇孟志斌
  • 46篇李俊
  • 32篇付昆
  • 29篇李洪潮
  • 26篇王挺锐
  • 21篇纪志华
  • 16篇黎坚
  • 14篇符国良
  • 13篇黄涛
  • 13篇黄涛
  • 11篇周健强
  • 9篇张英
  • 9篇谭海涛
  • 8篇贾丙申
  • 7篇李德豪
  • 4篇王挺瑞
  • 3篇孙材江
  • 3篇于鹏
  • 3篇周建强
  • 3篇谭海涛

传媒

  • 14篇海南医学院学...
  • 10篇海南医学
  • 6篇颈腰痛杂志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海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3篇生物骨科材料...
  • 3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8篇2008
  • 2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ambin三角及改良四角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2022年
目的:通过对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腰椎间孔安全工作区“Kambin三角”进行解剖学研究,为临床经Kambin三角入路腰椎融合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取5具完整尸体标本,切除腰背部软组织,咬除横突、上下关节突及部分椎板,完全暴露腰椎Kambin三角区域,测量Kambin三角的底边、高,并计算Kambin三角面积;利用克氏针,牵拉固定出行神经根,使Kambin三角成一长方形,再次测量底边及高的长度,并计算面积,并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Kambin三角的高平均为(11.20±2.10)mm,改良四角的高平均为(11.19±1.93)mm,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mbin三角的底平均为(10.78±1.95)mm,改良四角的底平均为(12.14±1.78)mm,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改良四角的底边明显大于Kambin三角的底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mbin三角的平均面积为(61.79±20.71)mm2,改良四角面积为(137.71±38.20)mm2,两者具有相关性,且改良四角面积明显大于Kambin三角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椎间孔中存在一个由出行神经根、硬膜囊及下位椎体上终板围成的狭小的直角三角区域,若将出行神经根牵拉固定,使传统的Kambin三角变成一四边形,则可使Kambin三角区域的底边明显变长,面积显著扩大,可以更为安全地进行手术。
彭秋宇陈焕雄钟贞浩杨雪健李国军孟志斌
关键词:腰椎
计算机导航下经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胸椎骨折7例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导航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骨科手术中,其具有精确度高,损伤小等优点,尤其在脊柱手术中表现更为突出。笔者通过对7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颈胸椎骨折的患者应用计算机导航经椎弓螺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从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所需时间、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等方面进行观察,得出计算机导航下经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AS并颈胸椎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康华孟志斌
关键词:计算机导航强直性脊柱炎
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
目的:探讨采用双后外侧融合结合经后路的单点椎体间融合的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自1998年8至2006年8月应用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41例,其中男13例,女28例,平均...
孟志斌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脊柱融合
文献传递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报告被引量:2
2008年
王挺锐孟志斌李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6
2018年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股骨头坏死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6例,根据术后2周内有无发生下肢DVT,将其分成两组(DVT组和非DVT组),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36例患者中术后2周内发生下肢DVT者51例,比例为37.50%。DVT组年龄大于非DVT组,BMI、术前PLT、血清TG、D-D均高于非DVT组,术前PT长于非DVT组,术中止血带时间长于非DVT组,饮酒习惯患者比例、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比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史或血栓家族史患者比例、使用骨水泥患者比例和术中采用全麻方式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DVT组(P<0.05)。年龄、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史或血栓家族史、术前血清TG、术前D-D、使用骨水泥和全醉方式均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合并基础疾病、既往心脑血管病史和血栓家族史者、术前血脂高、术中使用骨水泥和全麻方式均会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DVT有促进作用。
苏其朱陈仕雄孟志斌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
破骨细胞TRPV5通道对体外降解生物珊瑚人工骨的影响
2023年
背景:生物珊瑚人工骨是一种修复长段骨缺损的良好替代材料,但其在体内的降解吸收速率与新生骨的生长速率不够匹配,因而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目的:探讨破骨细胞TRPV5通道对生物珊瑚人工骨降解的影响。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接种于生物珊瑚人工骨片上,加入破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液,观察有破骨细胞出现后,分别加入含0,50,500,5000μmol/L钌红(TRPV5通道抑制剂)的破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TRPV5通道蛋白表达,扫描电镜下观察生物珊瑚人工骨片上的吸收陷窝,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RPV5通道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TRPV5表达于破骨细胞的胞浆和胞膜,随着钌红浓度的增加,破骨细胞上TRPV5表达减少;②扫描电镜:0 nmol/L钌红组骨片上可见大片连续的骨吸收陷窝,其他浓度钌红组骨片上的骨吸收陷窝减少,并散在分布,并且随着钌红浓度的升高,骨陷窝面积逐渐减少;③Western Blot检测:与0 nmol/L钌红组比较,其他浓度钌红组TRPV5通道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④结果表明:破骨细胞在生物珊瑚人工骨片上生长良好,TRPV5可作为调控生物珊瑚人工骨降解速率的靶点。
崔红旺王良盛温鹏孟志斌
关键词:降解破骨细胞骨缺损
运动诱发电位和肌电图联合监测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评估运动诱发电位(MEP)和肌电图(EMG)联合监测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6月行MIS-TLIF治疗的64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中采用MEP和EMG联合监测,并使用监测安全预警,保证MIS-TLIF的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中44例术中MEP和EMG均未发生显著性改变,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20例术中发生MEP和/或EMG显著性改变,其中2例由非手术因素造成信号变化,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列入真阴性;18例确认信号改变与高危手术操作相关。后者有3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右侧小腿麻木加重;1例右侧足背伸肌肌力减弱,末次随访时肌力恢复至5级;1例术后腰痛及双下肢麻木、疼痛改善不明显,术后1年随访时双下肢麻木、疼痛同术前,考虑为神经功能障碍。MEP和EMG联合监测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75.4%,阳性预计值为16.7%,假阳性率为24.6%,阴性预计值为100.0%,假阴性率为0,与单独应用MEP或EMG监测相比提高了敏感性。结论 MEP和EMG联合监测比单一形式的监测更为敏感,术者可获得连续的反馈信息,使多数假阳性信号在术中得到注意或纠正,避免转变为真阳性,提高了脊柱微创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孟志斌庞学毅黎坚赵志荣黄涛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诱发电位肌电描记术脊柱融合术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结合高速磨钻治疗多间隙椎管狭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应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结合高速磨钻与开放手术治疗多间隙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208例多间隙椎管狭窄病人,分为两组,MED结合高速磨钻手术128例(MED组),另一组为传统开放手术80例(开放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按Macnab标准,MED组优良率93.7%(120/128),开放组优良率90.5%(74/80),差异无显著性,MED组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两组方法MED与开放手术治疗多间隙椎管狭窄症疗效相近,但MED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
王挺锐孟志斌李俊
关键词: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腰椎管狭窄
TNF-α诱导MLO-Y4细胞发生RIP3介导的程序性坏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能否诱导小鼠长骨骨样细胞株MLO-Y4发生程序性坏死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将MLO-Y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TNF-α处理组、TNF-α+necrostatin-1(Nec-1)处理组、TNF-α+Z-VAD处理组和TNF-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siRNA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或坏死率,透射电镜鉴定细胞形态学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测定RIP1、RIP3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IP1和RIP3蛋白的共表达,应用荧光标记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结果:TNF-α诱导MLO-Y4细胞24 h,凋亡和坏死率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与TNF-α组相比,Nec-1、Z-VAD和RIP3-siRNA均能降低细胞的凋亡或坏死率(P<0.01)。在TNF-α组可见大量坏死样细胞,在Z-VAD组仍可见到坏死样细胞,而在Nec-1和RIP3-siRNA组未见到坏死样细胞。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Nec-1可有效抑制RIP1蛋白表达,而Z-VAD对RIP1和RIP3蛋白表达无影响,RIP3-siRNA可有效降低RIP3蛋白表达(P<0.01)。与TNF-α组比较,Nec-1可有效降低RIP1-RIP3蛋白共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P<0.01),而Z-VAD对其无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TNF-α组的ROS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TNF-α组相比,Nec-1、Z-VAD及RIP3-siRNA均能有效抑制ROS水平(P<0.01)。结论:TNF-α能诱导MLO-Y4细胞发生RIP3介导的程序性坏死;ROS可能是MLO-Y4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执行者。
崔红旺孟志斌黄涛祝开忠赵志荣朱永俊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程序性坏死
新鲜齿状突骨折1例
2011年
1病历介绍 患者,男,56岁,主因外伤致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2 d于2010年5月15日我院骨科就诊。患者因2 d前,不慎从2m高处摔下,头部着地而出现颈部疼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当时无四肢麻木无力、无呼吸困难,无昏迷。在当地某医院行颈椎正侧位片,未明确诊断,给予枕颌带牵引、脱水、
贾丙申孟志斌黄涛李俊
关键词:骨折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