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馨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乙烯
  • 2篇三氯乙烯
  • 2篇零价铁
  • 2篇纳米零价铁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机制
  • 1篇毒性效应
  • 1篇多样性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还原
  • 1篇液相还原法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增溶
  • 1篇增溶作用
  • 1篇生态毒性
  • 1篇生态毒性效应
  • 1篇生物表面活性...
  • 1篇生物富集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学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市水质科...
  • 1篇天津市城市生...

作者

  • 5篇孙馨
  • 5篇李铁龙
  • 3篇王振虹
  • 3篇王薇
  • 3篇王雅楠
  • 1篇陈旭
  • 1篇王媛
  • 1篇田志海
  • 1篇夏文杰
  • 1篇刘海娣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中纳米零价铁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和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斑马鱼为受试对象,研究纳米铁在鱼体内的富集状况与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将斑马鱼(Danio rerio)暴露于5.00 mg/L、10.00mg/L、15.00 mg/L和20.00 mg/L的纳米铁悬浮液中饲养7 d,取样解剖,对鱼体的不同器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肠道内铁的富集量显著高于鳃、躯干等其他部位,且肠道和整体的富集量都在10.00 mg/L的处理下达到最大。切片结果显示,铁在肠道有富集,且肠和鳃部组织中出现了一定的病理和形态学变化。在富集-释放试验中,先将斑马鱼暴露于质量浓度为5.00 mg/L和10.00 mg/L的纳米铁悬浮液中进行为期7 d的富集试验,而后将受试鱼体取出,置于空白水体中进行7d释放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铁在鱼体内的富集量与暴露时间有关,第6 d时达到最大值;在清水释放体系中,鱼体内的铁质量比持续降低,直至未染毒水平。研究表明,铁可能是随斑马鱼的呼吸及吞食作用而进入体内,而且会对其直接接触器官和组织产生有害影响,在干扰消除后体内的铁会再次从体内释放出去。
孙馨王雅楠王薇李铁龙
关键词:环境学斑马鱼组织病理学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三氯乙烯的增溶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考察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三氯乙烯(TCE)的增溶作用.选用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型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TX100)、阳离子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及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和脂肽,研究表面活性剂对三氯乙烯的增溶能力.结果表明,5种表面活性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时,TCE在水相中的表观溶解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质量增溶比(WSR)和摩尔增溶比(MSR)为鼠李糖脂>脂肽>CTAB>TX100>SDS.在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所用的各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顺序为SDS#TX100=CTAB#鼠李糖脂=脂肽,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仅为SDS的1%,但生物表面活性剂对TCE的饱和增溶容量有更好的提高效果.因此,相比之下,生物表面活性剂对TCE的增溶能力较强,其中以鼠李糖脂为最佳,而在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增溶TCE的效果最优.
王媛田志海孙馨王振虹李铁龙陈旭夏文杰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三氯乙烯增溶
纳米Fe^0粒子对产乙烯脱卤菌群脱氯性能和多样性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探讨纳米Fe0粒子对产乙烯脱卤菌群脱氯性能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纳米Fe0粒子与产乙烯脱卤菌群联合脱氯,并通过气相色谱、PCR-DGGE和TEM等技术手段进行相关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Fe0粒子浓度为0~0.50 g·L-1时,体系的脱氯速率提高较小,低于40%,且菌种数量无明显变化;当其浓度为0.50~1.00 g·L-1时,体系的脱氯速率由0.31μmol·h-1提高到0.77μmol·h-1,体系的脱氯速率提高了60%,部分DGGE条带消失,多样性减少.TEM结果显示,产乙烯脱卤拟球菌在与纳米Fe0粒子接触部位有轻度破损,但细胞没有破裂.纳米Fe0粒子浓度较高时对产乙烯脱卤菌群的脱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会使产乙烯脱卤菌群物种多样性减少.
王振虹葛兴彬王雅楠孙馨李铁龙修宗明Pedro J.Alvarez
关键词:多样性
小尺寸纳米铁颗粒的液相还原控制制备被引量:3
2014年
在液相还原法基础上,以醇水混溶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通过控制醇和PVP用量合成出粒径在9~20nm的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的纳米铁粒子.通过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对醇和PVP在液相合成中的作用以及小尺寸纳米铁的活性进行考察.研究表明,醇的作用主要为抑制纳米铁生长以及使Fe2+均匀分散到PVP中,而PVP则通过其空间位阻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阻止纳米粒子的团聚;随醇中羟基数增加、碳链长度增长,纳米铁粒径逐渐减小;随醇浓度增加,纳米铁粒径减小;同时,随纳米铁尺寸减小,其活性显著增强.
王雅楠李铁龙王薇孙馨刘海娣
关键词:纳米铁液相还原法聚乙烯吡咯烷酮
纳米零价铁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纳米零价铁(n ZVI)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以及强还原性,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环境修复材料,广泛运用于污染地下水及土壤修复。大量的n ZVI颗粒直接注射到污染位点会增加生态系统的暴露可能性,并且由于n ZVI粒径特别小,能穿过细胞膜和生物体的各类天然屏障,对环境及生态系统存在潜在风险,因此科学家们开始更多地关注n ZVI的生物安全性研究。鉴于n ZVI在环境修复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和可能的毒性效应,对n ZVI环境风险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n ZVI生态毒性的研究成果,n ZVI对病毒、细菌、微生物群落、以及动植物等都能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尽管其毒性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n ZVI暴露后铁离子的释放和氧化损伤确实可以引起生物效应,部分研究还分析了环境因素和表面改性对其毒性的影响。文章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纳米零价铁的研究提供参考。
葛兴彬王振虹郭楚奇孙馨李铁龙王薇
关键词:纳米零价铁生态毒性毒性机制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