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艳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萧乾早期创作研究
- 2015年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蒙古族作家萧乾与大多数现代作家一样,在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多重语境中矛盾、彷徨。萧乾的矛盾与挣扎在当时是具有普遍性的,不同的是,为了寻找答案他不得不将自己推向时代的最前沿,用新闻写作去揭露黑暗、控诉不平、扶救弱者。这位"不带地图的旅人"走南闯北、多才多艺,用文字向世人倾诉着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理轨迹,也成为我们探究20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的心路历程的一个重要窗口。
- 孙艳艳
- 关键词:文学现代性创作心态
-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悲剧性阐释
- 2010年
- 鸳鸯蝴蝶派小说在叙事方法上也是有很多积极的方面的。最明显的就是它在作品结局上的悲剧性安排,就不同于传统的"大团圆结局",这与中国人传统的惯于"曲终奏雅"的欣赏模式和崇尚"中庸之美"的社会哲学是极为矛盾的。虽然鸳蝴派作家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创作的手段,但他们在创作方法上的认知以及这种独特的结构处理方法却推动了悲剧意识在中国小说创作中的确立,意味中国小说在审美意识上出现了新的变化。
- 王百涛孙艳艳
-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小说叙事模式悲剧性
- 突围与选择:现代性视野中的鸳鸯蝴蝶派小说
- “鸳鸯蝴蝶派”虽然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近年以来,得益于“现代性”这一充满无限张力的文化语境,有学者提出现代性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的学术主张,为用现代性话语言说鸳鸯蝴蝶派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学术背...
- 孙艳艳
-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审美规范
- 文献传递
- 中国长篇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及《老残游记》叙事方法的革新被引量:3
- 2002年
- 20世纪初的二十年 ,是中国长篇小说由传统叙事模式向现代叙事模式转变的过渡时期。一批“新小说”家将接受新知与转化传统并重 ,在创作实践上进行着艰难的探索 ,对小说叙事角度的转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老残游记》
- 孙艳艳王百涛
- 关键词:叙事角度叙事方法《老残游记》
- 从《俘虏》看萧乾精神家园的建构
- 2011年
- 蒙古族作家萧乾的小说《俘虏》通过对黄昏意象的精心铺设、童年生活的单纯展示并以一只充满灵性的小猫失而复得的命运的为线索,精心建构了一个简单而充满诗意精神家园:一是对稳定生活的强烈追求,二是对人与人之间简单和谐的关系的渴望,三是对兼具诗人情趣和侠客血性的完美性格的向往。从中可以看到萧乾对朴素、人道、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的向往以及这颗半生漂泊、几经沉浮的心灵需要找到灵魂的皈依的渴望。
- 孙艳艳
- 关键词:小说审美理想
- 内蒙古高校原创文艺作品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实践育人探索被引量:1
- 2022年
- 原创文艺作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三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原创文艺作品的育人功能,将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思政教育、专业实训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构成协同育人有机整体,向学生讲好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奋进故事,最大程度发挥优秀原创文艺作品的育人作用。
- 王振宇李峥孙艳艳
- 关键词:高校文艺作品实践育人
- 开鲁县融媒体中心创新建设策略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在全国县区融媒体持续改革进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模式不断创新。开鲁县融媒体中心在策采编发上谋求新方法,在媒体视角上寻求转向,在服务功能上积极拓展,结合本地优势,利用差异化生存策略,实现创新建设思路、提升内涵动力和服务地方发展的县级融媒体发展新路径。
- 孙洪宇孙艳艳
- 关键词:媒体融合差异化
- 谈《红楼梦》中的视角艺术被引量:2
- 2005年
- 与其它古典小说相比,《红楼梦》显示出了极大的叙事智慧,其中视角艺术的运用更增强了作品 的叙事张力和审美效果。作品通过恰当调节作者与叙事者的距离、精心安排视角的流动和巧妙运用双重复合 视角,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叙事结构更加巧妙。事实证明,从作品的外部技巧入手,更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 小说文本深层的技巧和神韵,更好地领悟古典优秀小说的艺术精华。
- 孙艳艳王百涛
- 关键词:叙事艺术视角艺术
- 缺失性体验与萧乾小说创作
- 2012年
- 萧乾早年生活孤苦、大半生漂泊不定,这些缺失性体验在其创作中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提供创作动力、丰富作品内容、影响创作风格。同时,由于作家在情感表现上的节制,使作品表现出乐观、从容、超脱的个性风貌。
- 孙艳艳
- 关键词:缺失性体验小说创作
- 关于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对接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 2022年
-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人才培养与新时代党和人民对新闻舆论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地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做好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对接,对引导学生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融入乡村振兴,构建人才培养大思政格局,培养新时期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人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王振宇孙艳艳韩诺敏
-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