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艳军

作品数:35 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胆囊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8篇胆囊切除
  • 8篇胆囊切除术
  • 8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8篇腹腔镜胆囊
  • 8篇腹腔镜胆囊切...
  • 7篇腹腔镜胆囊切...
  • 6篇胆囊癌
  • 5篇胆道
  • 4篇胆管
  • 4篇胆总管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结石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胆道镜

机构

  • 33篇武警安徽省总...
  • 6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铁四局集团...

作者

  • 35篇孙艳军
  • 30篇孙登群
  • 15篇蔡军
  • 14篇龚仁华
  • 9篇钟兴国
  • 9篇范育林
  • 7篇刘学停
  • 6篇杨柳生
  • 4篇曹葆强
  • 4篇何新苗
  • 3篇姜世涛
  • 3篇孙静
  • 3篇李凯琅
  • 2篇于红艳
  • 2篇盛明辉
  • 2篇但震宇
  • 2篇吴胜东
  • 1篇刘其春
  • 1篇吴文涌
  • 1篇盛华嵩

传媒

  • 8篇武警医学
  • 6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安徽医学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胃肠道损伤17例被引量:3
2012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等优点,已成为常规胆囊切除方法[1]。但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致胃肠道损伤并非罕见[2],目前尚缺乏大宗资料的调查分析、总结。我院普外科自1992-10至2011-10共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1827例,现将术中导致胃肠道损伤17例,分析报道如下。
孙艳军孙登群龚仁华蔡军范育林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并发症胃肠道损伤
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探讨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宜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6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252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2组,A组症状出现72 h内即行手术,B组症状出现72 h后手术。对比患者年龄,性别,患者分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是否存在胆囊坏疽穿孔、中转开腹、术中是否存在腹腔脓肿、死亡例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分为出血,胆漏,胆管损伤,胃肠道损伤,心肺功能不全。结果早期住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术中发现腹腔脓肿、均显著低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住院时间、死亡例数、胆囊坏疽穿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h与术后12 h的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与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住院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4%)与延期手术组(1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手术难度较大,但随着手术器械、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近年来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延期手术针对老年病人同样是安全的,术后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延长,而且使患者获得最大受益。
孙登群龚仁华孙艳军蔡军刘学停钟兴国
关键词:高龄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
全封闭式子宫肌瘤旋切取物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封闭式子宫肌瘤旋切取物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具有一开口;密封件,插设于所述袋体的开口处,所述密封件在袋体的投影面上为螺旋结构,所述密封件外端与所述袋体内壁相连接;所述密封件内端在袋体的开口收缩时沿其轨迹向...
吴胜东孙登群孙艳军杨柳生熊朝辉
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精细化管理被引量:30
2016年
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开展,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临床各专业的一项重要诊断和治疗手段。腔镜器械由于昂贵、复杂、精细、容易损坏,且消毒灭菌方法特殊,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我院作为部队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年均各类腔镜手术量7000余台次,传统手术器械管理方法难以紧跟日益增长的微创手术量步伐。
孙静孙艳军曹葆强于红艳刘玉梅
关键词:手术室腔镜器械院内感染率
军事训练所致劳力性热射病28例早期救治和预防措施被引量:8
2018年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人群中暑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可将中暑分为三级,依次是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heat stroke,HS)。HS又称为中暑高热,包含日射病,属高温综合征。HS是一种重度中暑急症。
孙登群吕贺贺孙艳军钟兴国杨柳生
关键词:军事训练劳力性热射病早期救治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2
2014年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8例,按照年龄大小分为老年患者34例和中青年患者54例,并随机将两个年龄段患者分为老年观察组和老年对照组各17例,中青年观察组和中青年对照组各27例。两年龄段观察组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两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相应年龄段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1老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观察组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观察组中完全依从药物非药物治疗的例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中青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对照组(P<0.05);中青年观察组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中青年对照组(P<0.05);中青年观察组中完全依从药物非药物治疗的例数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负性心理,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有效地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孙静孙登群龚仁华孙艳军葛兴华于红艳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治疗依从性
MAF1作为肝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综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MAF1的表达与HCC不良预后之间的关联。方法挖掘TCGA、GTEx、HPA数据库中来建立MAF1表达与HCC之间的关联。利用ROC-AUC评估MAF1作为一个生物标志物的可靠性。通过qPCR验证MAF1在肝癌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利用R工具GSVA的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TIMER数据库探索MAF1的表达与HCC中的免疫浸润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CC中MAF1存在高表达,且MAF1表达与不良预后之间呈现显著地正相关(P<0.05)。免疫浸润分析表明,MAF1的高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和低生存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P<0.05)。结论HCC组织中MAF1的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免疫细胞浸润促进癌症进展。MAF1可作为预测HCC预后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张鹏李壮韩林孙艳军孙登群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肝细胞癌预后
胆囊穿刺引流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待病情稳定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胆漏、中转开腹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患者康复快,创伤小,符合现代外科的损伤控制理念。
蔡军李子煜赵正阳刘学停郑多安孙艳军孙登群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两镜保胆取石术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胆囊结石16例被引量:7
2012年
近年来,保胆取石术成为胆石症患者治疗的研究热点[1],对胆囊功能良好、保胆愿望强烈的年轻患者,行保胆取石术有望成为胆囊切除的替代疗法,但是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较高,又使人们望而却步。
孙登群龚仁华孙静孙艳军钟兴国范育林蔡军何新苗姜世涛
关键词:胆石症保胆取石术胆道镜牛磺熊去氧胆酸
MicroRNA在胆囊癌发病机制及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胆囊癌(GBC)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伴有恶性肿瘤的侵袭和不良预后,由于缺乏准确的生物标志物,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处于晚期状态。MicroRNA(miRNA)作为非编码微小RNA对基因起到调节表达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出现异常的表达情况,同时靶向调节特定的基因或通路,很可能成为诊治胆囊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因此,本文就近些年关于miRNA在胆囊癌发病机制及诊断价值中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
李壮张鹏孙艳军盛明辉王文飞孙登群
关键词:胆囊癌MICRORNA发病机制信号通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