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敏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应变计
  • 1篇原位
  • 1篇韧带
  • 1篇前交叉韧带
  • 1篇总黄酮
  • 1篇模拟失重
  • 1篇黄酮
  • 1篇活性
  • 1篇交叉韧带
  • 1篇骨碎补
  • 1篇骨碎补总黄酮
  • 1篇骨细胞
  • 1篇OPG
  • 1篇ALP活性
  • 1篇BMP-2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田鑫铎
  • 2篇孙敏
  • 2篇尹文哲
  • 1篇王利
  • 1篇徐展望
  • 1篇叶义杰
  • 1篇谭九峰
  • 1篇江磊磊
  • 1篇任聪

传媒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碎补总黄酮对模拟失重下共育骨细胞中ALP活性及BMP-2和OPG基因表达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模拟失重共育骨细胞OPG和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失重条件下骨丢失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建立成骨-破骨细胞共育体系,利用回转器建立骨细胞失重模型;共育骨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骨碎补总黄酮血清培养液,在模拟失重下,48 h后,检测ALP活性,用RT-PCR法检测OPG和BMP-2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失重模型组成骨细胞在回旋48 h后细胞培养液中的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失重对照组比较,含药血清组ALP活性和OPG和BMP-2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利用共育骨细胞实验研究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相互作用及影响,中剂量骨碎补能有效提高失重下共育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与浓度相关。
尹文哲徐展望王利谭九峰田鑫铎孙敏
关键词:骨碎补OPGBMP-2
前交叉韧带中前内束与后外束功能上的差异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中前内束(AMB)与后外束(PLB)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方面所起的不同作用。方法对12具新鲜冰冻尸体的膝关节标本在分别屈曲0°、15°、30°、60°及90°下对胫骨施加100N的前负荷及在0°、15°、30°下5Nm的胫骨内旋负荷,使两束韧带拉伸并带动电阻应变片形变引起阻值改变,从而引起输出电压值的变化。结果在对胫骨施加100N前负荷的条件下,AMB在屈膝60°和90°时的原位拉力显著>屈膝0°和15°时(P<0.05);而PLB在屈膝0°和15°时的原位拉力显著>屈膝30°、60°和90°时(P<0.05);在屈膝0°和15°时PLB的原位拉力显著>AMB(P<0.05);而在屈膝30°、60°和90°时AMB的原位拉力显著>PLB(P<0.05)。在对胫骨施加5Nm内旋负荷时,在屈膝15°和30°时AMB的原位拉力显著>PLB(P<0.05);在膝关节完全伸直位时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虽然在ACL的双束中AMB起主要作用,但PLB的辅助作用仍不可忽视,其体现在膝关节接近伸直位维持前向和内旋稳定性方面。
田鑫铎尹文哲孙敏叶义杰江磊磊任聪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应变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