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正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丘陵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小流域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护林
  • 2篇黄土高原
  • 2篇黄土高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沟壑...
  • 2篇沟壑
  • 2篇防护林
  • 2篇产业生态
  • 1篇地果
  • 1篇颠覆
  • 1篇对植
  • 1篇多样性
  • 1篇畜牧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郑州大学
  • 2篇东莞理工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市城市化...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5篇孔正红
  • 4篇王开运
  • 4篇张新时
  • 4篇邹春静
  • 3篇宋轩
  • 2篇李宏庆
  • 2篇马永亮
  • 2篇董卉卉
  • 2篇吴鹏举
  • 2篇郭光普
  • 2篇张超
  • 1篇朱桂杰
  • 1篇张艳芳
  • 1篇林鹤鸣
  • 1篇纪传伟
  • 1篇关文彬
  • 1篇陈小勇
  • 1篇周广胜
  • 1篇姜凤岐
  • 1篇张科利

传媒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Acta B...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业生态学:传统环境保护的选项还是对其颠覆?被引量:3
2007年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业生态学与传统环境保护理论的关系还比较混淆,尤其是二者的逻辑关系。本文从自然与人的关系入手,在多个方面和角度分析了产业生态学与传统环保理论的区别。产业生态学阐明的价值流的闭路循环性纠正了传统的价值单向流动观点,为向消费者提供产品转向服务给出了理论支持;它在环境评估和管理上的全过程、全功能和全方位观点突破了传统静止、单因素和局部的观点;它未来的、多尺度的时空观超越了传统过去的、小尺度的时空观;它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文化和经济根源,抓住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因此,本文认为产业生态学不是传统环境保护的一个选项,而是对传统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关系的全新改造,是环境科学与产业发展领域新的"范式"。
吴鹏举孔正红郭光普
关键词:产业生态学环境保护生命周期评价范式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根系的影响被引量:15
2007年
植物长期生长在CO2浓度不断升高的环境中,其结构和功能都将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植物的地上部分,同时也表现在植物的地下部分(根系),尤其是细根的长度、直径、产量、周转以及根与枝的分配模式等方面。植物根系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影响植物地上部分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碳动态及土壤中碳库的变化。目前有关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根系动态影响的研究报道主要包括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根系结构(直径、分枝、长度、数量等)和根系生理(周转率、产量、碳分配模式等)的影响2个方面。目前,该领域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对植物根系内部的调控机制,以及由其引起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动态变化的了解较少;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根系周转升高还是降低。今后应加强研究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根系的周转变化和光合产物分配模式变化,CO2浓度升高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根系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升高CO2浓度对根系影响的对比研究等。
马永亮王开运孙卿张超邹春静孔正红
关键词:CO2浓度升高植物根系
安塞纸坊沟流域草地资源利用空间结构及其畜牧业发展潜力被引量:8
2004年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地区。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给区域天然草地的恢复与重建以及人工草地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种草养畜以其环境亲和特点,以及稳定的生产和较高的产品商品率,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试以安塞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航片解译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结合流域地形特点、生态生产特征和流域社会经济调查,通过GIS空间分析,划分流域生态生产区。讨论其功能和资源利用特点,以此提出流域草地资源利用的空间结构。依据利用程度,将其划分为高效人工草地带,农草、林草间轮作草地带以及天然轮牧草地带三种利用模式。根据不同利用带生物产量,计算最大载畜量,以期为流域环境保护、未来畜牧业发展及区域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具体参考。
孔正红张新时
关键词:草原学草地资源空间结构
崇明岛区域绿地景观格局优化与分析
2010年
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基于渗透理论,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及社会经济可行性三方面的分析,对崇明岛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2种情景下的绿地格局进行优化分析,并提出了不同情景下的岛区优先绿化区、绿化区和补充绿化区,对崇明岛未来绿化及生态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其中,状况较好的优先绿化区、绿化区和补充绿化区面积在规划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补充绿化区增长幅度较大。而绿地可行性稍差的加强管理区和维持原状区较现状都有一定减少。
董卉卉孔正红邹春静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
农田防护林多样性结构配置方式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在各树种不同配置方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面积农田林网杨树与其它树种的多样性与稳定性混交型构架,建立了各种混交林带.试验得出杨榆、杨柳混交的"对称式行混"(U P P U和S P P S)形式较佳,结构较合理;运用"边行效应原理"营造的林带,通过不同株行距试验对比,内行距为3m的林带树木胸径生长分化程度弱于内行距为2 4m的林带,而内行距为2m的林带树木胸径生长分化较为严重.
范志平宋轩孔正红曾德慧关文彬姜凤岐林鹤鸣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该文试以小流域为基础,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优化生态-生产范式.根据内容,论文可分为5个部分:导言(即综述部分),系统总结了黄土高原的几个主要特点,如黄土地貌,土壤侵蚀等.深厚疏松的土壤给区域农业生产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但同...
孔正红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及其特点被引量:7
2005年
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小城镇建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即发展小城镇,不仅能促进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流域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流域与外部的经济活动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讨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以小流域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呈"袖珍型"发展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建设中心城镇,加强区域小城镇之间的联系。
孔正红张新时张科利宋轩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退耕还林(草)小流域
可持续农业及其指示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02年
回顾了可持续农业的演变和发展历史 ,概括介绍了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和内容。重点评述了国外关于可持续农业量化研究进展情况 ,对几个公认的量化生态可持续性的指示因子 :土壤 ,水分 ,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仔细分析 ,以期对国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有所借鉴和启发。文章最后还结合我国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农业面临的挑战 ,指出 :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提高水分利用率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示因子 ,并提出了 2 1世纪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几个模式。
孔正红张新时周广胜
关键词:可持续农业环境退化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
Eco-economic Background of Hilly-Gullied Loess Region and Optimized Eco-productive Paradigm of Small Watersheds被引量:5
2003年
A thorough analysis on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social economic status of the hilly-gullied loess region is presented. A small watershed, the dominant landscape unit of the region, has been singled out for further and specific study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function,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distinctions. The authors proposed several principles based on its eco-economic background study, which includes water balance and efficient use principle, co-development of grass and agro-forestry principle, location optimization principle. Integrated with detailed analysis of a small watershed, an eco-productive paradigm for the loess land's development based on a small watershed scale was worked out. It consists of circle pattern with villages at core for high efficient agriculture production, hierarchical pattern along the slope for eco-economic development, point-axis pattern for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in small watersheds and core-margin pattern for exchanges among watersheds.
孔正红张新时朱桂杰
基于系统自组织的产业生态系统演化与培育被引量:6
2008年
吴鹏举郭光普孔正红张艳芳纪传伟
关键词:自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