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华

作品数:74 被引量:20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20篇口腔
  • 18篇端粒
  • 18篇端粒酶
  • 16篇鳞癌
  • 10篇舌鳞癌
  • 10篇转录
  • 10篇根管
  • 9篇癌细胞
  • 8篇逆转
  • 8篇逆转录
  • 8篇逆转录酶
  • 8篇转录酶
  • 7篇端粒酶逆转录...
  • 7篇口腔扁平
  • 7篇口腔扁平苔藓
  • 7篇扁平苔藓
  • 6篇蒸汽
  • 6篇舌鳞癌细胞
  • 5篇亚基

机构

  • 55篇浙江大学医学...
  • 21篇浙江大学
  • 3篇杭州市余杭区...
  • 3篇解放军第11...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市口腔医...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慈溪市妇幼保...
  • 1篇华市人民医院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3篇姚华
  • 16篇吴求亮
  • 15篇汪国华
  • 10篇李蔚
  • 10篇陈坚红
  • 10篇姚亚男
  • 10篇盛德仁
  • 8篇范骏
  • 8篇王慧明
  • 7篇金光盛
  • 6篇洪荣华
  • 5篇吴葆萱
  • 4篇丁奕健
  • 4篇刘建华
  • 3篇王竣瑾
  • 3篇朱慧勇
  • 3篇俞小玲
  • 3篇姚晨
  • 2篇龚励军
  • 2篇林慧平

传媒

  • 5篇上海口腔医学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浙江预防医学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2篇浙江省第二十...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口腔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新中医

年份

  • 7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义hTERT对人舌鳞癌细胞裸鼠体内成瘤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反义寡核苷酸组、正义寡核苷酸组、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后3个组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hTERT基因表达变化,TRAP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量。所有数据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瘤体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hTERTmRNA和端粒酶活性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人舌鳞癌Tca8113体内成瘤,抑制细胞hTERT基因的转录和端粒酶活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姚晨姚华吴求亮范骏石展鹰谭龙益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
浙江地区人群上颌腭侧咀嚼黏膜厚度与腭穹窿解剖形态的量化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测定浙江地区人群上颌尖牙至第二磨牙区腭侧咀嚼黏膜厚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腭大孔的分布位置。方法: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门诊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受检者的CBCT影像资料,调整基准线进行重建,选取受测牙矢状面进行分析,分别在距离龈缘3、6、9、12 mm水平处测量上颌双侧尖牙至第二磨牙区的腭侧咀嚼黏膜厚度。同时测量腭穹窿的高度和宽度,确定腭大孔相对第二磨牙位置以及距腭中缝和牙槽嵴顶的距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上颌腭侧各牙位黏膜厚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LSD分析不同年龄组各牙位腭黏膜厚度的差异,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腭穹窿解剖形态的各牙位黏膜厚度以及腭大孔到腭中缝、牙槽嵴距离差异。结果:146例患者上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区平均腭侧咀嚼黏膜厚度分别为(2.94±0.48)、(3.28±0.49)、(3.43±0.53)、(3.01±0.55)、(3.49±0.70)mm。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区黏膜厚度随着距龈缘距离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尖牙区的黏膜厚度在距龈缘6 mm处最厚,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区在距龈缘9 mm处最厚。第一磨牙区黏膜厚度随着距龈缘距离的增加明显增加,第二磨牙区黏膜厚度在6 mm处最薄,之后随着距龈缘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受检者年龄和腭穹窿高宽比是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区黏膜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受检者年龄是第二前磨牙区黏膜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腭穹窿高宽比是第二磨牙区黏膜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变量间无明显共线性(VIF<10)。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上颌尖牙至第一磨牙区腭侧黏膜厚度与受检者年龄呈正相关,且45岁及以上人群黏膜增厚更显著;高腭穹窿组的尖牙黏膜厚度大于低腭�
沈晨露高碧聪吕柯佳叶伟佳姚华
炼铁生产过程伴生能源的整体梯级回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铁生产过程伴生能源的整体梯级回收系统,包括:包含燃气轮机的高炉煤气燃机发电系统和包含双压余热锅炉的余热回收发电系统;还包括烧结烟气回收系统和冷却热废气回收系统。所述的烧结烟气回收系统将来自烧结机的烧结烟...
盛德仁陈坚红李蔚姚华洪荣华
文献传递
反义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寡核苷酸对人舌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探讨反义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寡核苷酸对人舌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DNA ladder琼脂糖...
姚华吴求亮姚晨范骏
文献传递
NLRP3炎性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口腔黏膜的常见慢性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目前OLP发病机制不明,缺乏根治的治疗措施,病程迁延不愈,被认为是"潜在的癌前状态"。
吕柯佳沈晨露叶伟佳高碧聪姚华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核转录因子-ΚB白介素-18
牙髓血运重建术后根管内矿化组织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牙髓血运重建术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炎和根尖周病的方法之一,术后根管内矿化组织的形成有助于根管壁增厚、促进根尖孔闭合及根尖正常发育。近年来,学者们对根管内矿化组织开展了大量研究。该文就近年来牙髓血运重建术后根管内矿化组织形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对牙髓血运重建过程中矿化组织的组成、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牙髓血运重建术后根管内矿化组织形成的临床决策。
高碧聪吕柯佳沈晨露叶伟佳胡文姚华
关键词:矿化
右下第一前磨牙4根管1例和文献综述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病疗效最确切的治疗方法.根管遗漏是临床根管治疗失败的较常见原因之一.本文报道1例右下颌第一磨牙4根管患者,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患者,男,42岁.因右下牙咬合疼痛1周前来就诊,患牙曾有根管...
姚华李斌龙姚亚男王竣瑾汪国华
钢铁企业伴生能源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企业伴生能源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燃料气制备子系统、化学链燃烧子系统和热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子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发电系统的发电方法,由高炉煤气和/或焦炉煤气中提取出的混合气作为燃料反应器的供应...
盛德仁姚华陈坚红李蔚洪荣华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2
2003年
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后基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蛋白质组学及其技术,筛选和鉴定肿瘤特异性标记物,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技术支持。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姚华吴求亮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肿瘤
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儿童外伤恒前牙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复合树脂对儿童年轻外伤恒前牙临时过渡性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8年3月于杭州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对65例78颗儿童外伤冠折恒前牙行完善的根尖诱导和根管治疗后,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直接用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外形作为至18岁的过渡性修复,随访3年,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纤维桩折断、根折、根吸收。术后6个月有1例因二次外伤发生根折。术后24个月复查,仅3例出现表面着色,未见树脂脱落,边缘渗漏偶有发生,经处理均使患者满意。术后36个月,未见纤维桩脱落、根折。结论玻璃纤维桩和纳米复合树脂联合修复儿童外伤恒前牙是成功有效的过渡性修复方法。它能够避免直接树脂修复或断冠修复造成的反复脱落,又能降低根折风险,最大限度的保留牙体组织。
许炜铮姚华
关键词:玻璃纤维桩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