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姑茹玛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选派
  • 1篇沙皇
  • 1篇身世
  • 1篇使臣
  • 1篇清代
  • 1篇往来
  • 1篇文书
  • 1篇西迁
  • 1篇林丹汗
  • 1篇蒙古文
  • 1篇明朝
  • 1篇接待
  • 1篇古文
  • 1篇洪武
  • 1篇阿勒坦汗
  • 1篇车臣汗部

机构

  • 9篇内蒙古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9篇姑茹玛

传媒

  • 2篇内蒙古社会科...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元史及民族与...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7世纪20~30年代喀尔喀蒙古与沙俄的关系——以林丹汗西迁为中心
2019年
16世纪以来,沙俄推行东侵政策,开始向西伯利亚进军。喀尔喀蒙古与俄沙的往来是随着沙俄东扩而开始的,双方的关系在17世纪前20年非常活跃。喀尔喀蒙古与沙俄的关系与喀尔喀右翼扎萨克图汗部所属的和托辉特部联系在一起,“阿勒坦汗”最早与俄国建立起密切关系,至其子、孙仍长期延续。通过几次使者往来,俄国未能达到臣服喀尔喀蒙古、掠夺大量土地和财富的目的,于是17世纪20年代初单方面终止了往来,双方关系陷入停滞状态。17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蒙古大汗林丹汗西迁为契机,喀尔喀方面主动遣使,向沙俄寻求援助,双方关系由此恢复并进入一个高峰期。
姑茹玛
关键词:林丹汗
硕垒称汗考被引量:2
2008年
硕垒和林丹汗不仅都是达延汗后裔同宗同室,而且还是姻亲连襟,双方政治关系也很和睦。17世纪30年代初,硕垒在蒙古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之际,在部分察哈尔和阿巴噶部民的拥戴下,被推举为"共戴马哈撒嘛谛车臣汗",成为喀尔喀历史上的第三位汗和第一代车臣汗。
姑茹玛乌云毕力格
明蒙通使探析
明蒙通使是明代蒙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明朝与蒙古二百多年的交往中,双方的使臣往来具有重要地位。明蒙间二百多年的和战变化,在使臣往来方面有直接的反映。使臣往来多因时势不同而有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使臣往来的层面、方式、使命...
姑茹玛
文献传递
明蒙通使之使臣的选派和接待被引量:1
2011年
在明代,明朝和蒙古之间的通使往来是明蒙关系中最具积极意义的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使臣的选派、每次通使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对彼此间接待使者的礼仪等事宜,直接体现着明蒙双方的政策、态度和意向,并反映着明蒙关系的发展变化。
姑茹玛
关键词:使臣选派接待
入清前(1691)的喀尔喀车臣汗部研究
喀尔喀史是蒙古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蒙古民族史还是蒙古国家史研究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入清前的喀尔喀有三大汗部,格埒森札四子阿敏都喇勒后裔所统的车臣汗部是崛起较晚的一个汗部,它的形成及其历史活动,对喀尔喀史的研究具有典型意...
姑茹玛
关键词:车臣汗部
文献传递
北喀尔喀与爱新国的早期往来及其影响
2017年
17世纪前半期,明清改朝换代、蒙古汗廷覆亡、俄国东进,面对这种复杂而严峻的内外局势,尚独立的喀尔喀蒙古开始与爱新国接触。在爱新国采取的经济封锁、武力威胁、政治拉拢等策略的影响下,隶属喀尔喀的漠南蒙古部族纷纷南下投服爱新国。爱新国以此为开端,逐渐干涉喀尔喀内政,最终使其投服。
姑茹玛
关键词:往来
关于车臣汗乌默客
2014年
清代车臣汗部第一代汗乌默客是在战乱中继位的。因清廷在喀尔喀全面推行盟旗制度,尽管保留了喀尔喀的汗号,但在新的体制内"汗"扮演"扎萨克"的角色。乌默客的继位及其在新体制内所扮演的角色,从侧面反映清廷对喀尔喀内政的干涉以及对其征服和统一的过程。
姑茹玛
关键词:清代身世
明蒙通使探析 ——从洪武至隆庆
明蒙通使是明代蒙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明朝与蒙古二百多年的交往中,双方的使臣往来具有重要地位。明蒙间二百多年的和战变化,在使臣往来方面有直接的反映。使臣往来多因时势不同而有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使臣往来的层面、方式、使命...
姑茹玛
关键词:明朝
17世纪30年代有关俄蒙关系的一份珍贵蒙古文文书
2020年
俄蒙关系是随着俄国的东扩而不断发展起来的。自17世纪初开始,位居喀尔喀西北部的"阿勒坦汗"最早与俄国互遣使臣,开启双方往来之序幕。双方的关系时断时续,俄国方面有大批军役人员和哥萨克充当使臣,在俄蒙之间往来穿梭,传情达意;蒙古汗王也多次遣使,求和通好。1635年,阿勒坦汗遣使莫斯科,给沙皇带去三封信函,均用畏吾体蒙古文书写。本文选择其中字数最多、价值最高的第二份文书进行研究。该文书现藏于莫斯科中央国家古代档案馆,全文45行,含格助词共529个字,内容涉及阿勒坦汗宣誓、军事互助、互遣使节、感谢赏赐等内容,是研究17世纪俄蒙关系以及喀尔喀蒙古社会、历史、文化的一份珍贵文书。书写方面,既保留了17世纪畏吾体蒙古文的基本特点,又呈现出畏吾体文向托忒蒙古文过渡时期的一些特点。文书原文先被译成俄文,又从俄文译成汉文。因限于翻译条件,最初的俄文翻译,存在一些讹误。由俄文译成汉文后,讹误更加突出。有些论著中多次引用这种错误的译文,导致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本文对这封文书的原文进行考释,阐述其写作背景、书写特点等,并与原文进行对勘,更正了汉译、俄译的诸多讹误,为研究者提供准确的史料依据。
姑茹玛
关键词:阿勒坦汗沙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