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奚家米

作品数:92 被引量:665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矿业工程
  • 30篇建筑科学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支护
  • 12篇立井
  • 11篇冻结壁
  • 10篇冻结法
  • 9篇冻土
  • 9篇巷道
  • 8篇冻融
  • 8篇力学特性
  • 8篇煤矿立井
  • 7篇数值模拟
  • 7篇白垩系
  • 7篇值模拟
  • 6篇土体
  • 6篇温度场
  • 6篇锚网
  • 6篇锚网索
  • 6篇锚网索支护
  • 5篇岩石力学
  • 5篇岩土
  • 5篇沿空掘巷

机构

  • 91篇西安科技大学
  • 6篇中交第一公路...
  • 2篇长安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学院
  • 1篇西京学院
  • 1篇华宁煤集团
  • 1篇中国铁路总公...

作者

  • 92篇奚家米
  • 44篇杨更社
  • 24篇陈新年
  • 14篇唐丽云
  • 11篇李博融
  • 10篇张琨
  • 9篇申艳军
  • 7篇任建喜
  • 7篇叶万军
  • 6篇程磊
  • 6篇李慧军
  • 6篇邱培勇
  • 5篇毛久海
  • 5篇田俊峰
  • 4篇王进锋
  • 4篇刘慧
  • 4篇王杰
  • 4篇金龙
  • 4篇王柯
  • 3篇彭宇

传媒

  • 10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煤炭工程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采矿与安全工...
  • 3篇煤矿安全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筑路机械与施...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长安大学学报...
  • 2篇技术与创新管...
  • 2篇陕西能源职业...
  • 2篇2009年西...
  • 1篇中国煤炭
  • 1篇建筑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凝土水化热对白垩系地层井壁与冻结壁温度影响的实测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西部白垩系地层煤矿立井冻结法凿井施工过程中,通过分析2个代表性水平层位温度的现场监测数据,得到了冻结凿井期间外壁及冻结壁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外壁浇筑后即出现温度迅速增长阶段,两监测层位在1.5 d内温度上升幅度最大可达68.4℃,且粗粒砂岩受水化热影响的温度上升速率大于细粒砂岩;大量水化热使两监测水平保持了较长的正温养护时间,对外壁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有利;同时,释放的水化热使冻结壁出现大范围升温以至局部融化(融化深度达305 mm),对冻结壁的强度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分析和探讨水化热对井壁及冻结壁的影响规律,对西部白垩系地层井筒冻结工法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李博融奚家米杨更社陈新年屈永龙
关键词:温度水化热冻结壁
井筒超深冻结孔封孔缓凝水泥浆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竖井井筒解冻后井壁、井底等部位出现漏水的难题,采用缓凝水泥浆主动有效地防治井筒渗漏水事故。根据超深冻结孔泥浆置换对缓凝水泥浆在流动性、凝结时间、稳定性、结石抗压强度等方面的特殊要求,通过外加剂复合技术和对比试验,研制出JS-1型高效复合缓凝剂。结果表明:高效复合缓凝剂能在保证水泥浆稳定性良好的情况下,其初凝时间可达40 h以上,完全满足超深冻结孔的沉管要求。当水灰比从1.0∶0.8减小到1.0∶1.4时,其结石抗压强度可从5 MPa提高到12 MPa,有利于提高冻结管与围岩间的环形空间封堵质量和井筒防渗漏水效果。
陈新年奚家米张琨
关键词:冻结法施工
胡家河煤矿主井井筒冻结壁岩石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6
2010年
以陕西胡家河煤矿主井井筒选取的煤岩及砂岩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岩样,在MTS815试验机上进行不同围压及不同冻结温度条件下的单轴及三轴压缩试验,分析煤岩及砂岩在相同围压不同冻结温度条件下及相同冻结温度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强度特性,并对2种不同岩样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煤岩和砂岩在冻结的效应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富水砂岩冻结后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要高于煤岩,主要原因是其岩石的内部结构性的差异。
杨更社奚家米王宗金程磊李慧军
关键词:主井冻结壁岩石力学
不同冻融状态下白垩系常见岩层物理力学特性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为研究冻融过程对白垩系常见岩层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选取甘肃新庄煤矿白垩系富水层中揭露的粗粒砂岩、中粒砂岩和泥岩,分别开展了常温、冻结、解冻后饱和吸水率试验,并对岩石在常温状态(20℃)、冻结状态(-30℃)和解冻后(20℃)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在常温、冻结和解冻条件下岩石的饱和吸水率、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岩石由于冻融作用而产生的物理力学性质损伤。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冻结对泥岩的单轴抗压强度提升程度最大,解冻后粗粒砂岩强度折减程度最大;冻结使粗粒砂岩的塑性增强,使泥岩和中粒砂岩的脆性增强,解冻后3种岩石的塑性均增强;粗粒砂岩在弹性模量方面对冻融作用最为敏感;在相同冻结温度下,孔隙率是影响冻融损伤程度的关键因素,对应的孔隙率最高的粗粒砂岩冻融损伤程度最为显著。
奚家米付垒贾晓峰杨更社杨更社
关键词:岩石力学冻融作用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评价初探被引量:7
2008年
根据灾害特点将西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为特殊土质灾害和工程地质灾害。对特殊土质灾害,对其分布面积及种类进行分析,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特殊土质灾害分布综合图。对工程地质灾害,根据其发生频次利用贡献加权法进行计算,得出了各种灾害的权重,将计算结果按照三级灾区划分工程地质灾害等级,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工程地质灾害相对等级灾区分布综合图,直观地显示了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相对等级灾区的划分。
奚家米杨更社徐坤
关键词:地质灾害工程地质
裂隙(孔隙)水冻结过程中岩石细观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研究岩石在低温冻结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变化和孔隙(裂隙)水的冻结过程,对于深化认识冻结岩石的力学及损伤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不同冻结温度下岩石细观结构CT扫描实验,获得了岩样在20℃,-2℃,-5℃,-10℃,-20℃,-30℃时细观结构的CT图像。采用Canny算子对冻结岩石CT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完成了冻结过程中岩石二维细观结构的识别。基于体视学理论,提出表征冻结岩石细观结构特征参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孔隙(裂隙)水冻结过程中岩石细观结构的变化,实现了冻结过程中岩样不同截面裂隙(孔隙)的长度、宽度、面积及圆形度等参数变化规律的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0℃^-2℃区间,岩样扫描层面内裂隙(孔隙)的长度、宽度、面积快速增加,这一阶段为宏观裂隙中体积水结冰阶段,裂隙(孔隙)的扩张由体积膨胀机制引起;在-2℃^-5℃区间,裂隙(孔隙)的扩张速率明显降低,该阶段为细观(部分微观)裂隙(孔隙)中水的结冰过程;在-5℃^-20℃区间,裂隙(孔隙)的扩张速率又开始增加,但低于0℃^-2℃区间的增加速率,该阶段为微观裂隙(孔隙)中的水向冰晶体迁移阶段,由分凝冰机制引起裂隙的扩张。
刘慧杨更社贾海梁叶万军魏尧奚家米申艳军张慧梅
关键词:岩石力学温度梯度CT图像细观结构
实时监测冻融过程中岩土体内部水分迁移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冻融过程中岩土体内部水分迁移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核磁共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补水系统,所述核磁共振系统包括核磁共振主机,放置于核磁共振主机的检测舱内的核磁线圈,所述核磁线圈为两端均开口的圆筒状,核磁...
贾海梁杨更社奚家米唐丽云申艳军叶万军田俊峰杨培强韩芊彭宇
文献传递
冻土电阻率和温度与冻土未冻水含量的关系模型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土电阻率和温度与冻土未冻水含量的关系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准备实验设备;二、进行烘干条件实验,测得正温段土样电阻率与瞬时含水率的关系;三、进行冷冻条件实验,测得负温段土样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四、进...
唐丽云王柯杨更社奚家米吴迪杨洁邱培勇王杰白苗
文献传递
强夯法地基加固机理分析与应用被引量:9
1999年
通过对强夯法加固机理的分析,得出了非饱和粗颗粒土与饱和细颗粒土的不同加固机理。还就强夯应用中几个重要施工参数如单击能、最佳夯击能、夯点间距和时间间隔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
邹仁华奚家米
关键词:强夯法动力排水固结地基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
富水软岩冻结凿井井壁压力场与温度场监测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水化热及冻结规律对井壁及冻结壁的影响,在白垩系地层立井冻结施工中,通过分析2个代表性层位的现场监测数据,得到两壁间温度、径向荷载的基本变化规律:外壁浇筑后,两水平出现温度迅增,冻结压力发展趋势明显;水化热使两水平保持了较长的正温养护时间,也使冻结壁出现大范围升温以至局部融化。并对两水平同一深度处冻结压力平均值随深度变化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回风立井平均冻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冻结压力上限值。
李博融杨更社奚家米陈新年
关键词:冻结法凿井温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