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学红

作品数:23 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血管
  • 6篇脑血
  • 6篇脑血管
  • 6篇超声
  • 5篇血管反应
  • 5篇血管反应性
  • 5篇屏气
  • 5篇脑血管反应
  • 5篇脑血管反应性
  • 5篇反应性
  • 4篇动脉
  • 4篇多普勒超声
  • 4篇屏气试验
  • 4篇颅多普勒
  • 4篇颅多普勒超声
  • 4篇经颅多普勒
  • 4篇经颅多普勒超...
  • 4篇病理
  • 3篇地平
  • 3篇血流

机构

  • 21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北海道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济南军区青岛...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济南市历下区...

作者

  • 23篇喻学红
  • 12篇曹秉振
  • 8篇曹霞
  • 7篇常高峰
  • 6篇王树才
  • 5篇赵贺玲
  • 5篇吕伟
  • 4篇沈君
  • 4篇吴晓青
  • 3篇长岛和郎
  • 3篇唐吉刚
  • 3篇苏净
  • 3篇赵娅琳
  • 2篇李莉
  • 2篇程霞
  • 2篇徐宏
  • 2篇郭述苏
  • 2篇任旭东
  • 2篇王晓玲
  • 1篇殷镜海

传媒

  • 5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期的指标。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能重复、清楚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临床研究表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危险因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达到预防脑卒中的目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1-01/2006-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imt,riskfactor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2000-01/2005-12有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因素的文章,检索词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危险因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约650篇文献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的文献。②随机、对照和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排除标准:Meta分析、综述文献及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0余篇关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影响因素的文章,其中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对符合标准的48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期的指标,与缺血性心脏病及脑卒中密切相关,有关其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文章较多,为了预防终点事件的发生,有关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正日渐受到关注,尤其是基因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结论:年龄、性别、吸烟、肥胖、基因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脂质异常、同型半胱胺酸及炎性反应可显著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喻学红曹秉振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
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LE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4例,其中癫1例、脑梗死2例、白质脑病1例;多发性单神经病3例,腓肠神经活检示1例有典型血管炎改变,2例无血管炎改变,腓肠神经内可见有髓纤维丢失、轴索和髓鞘断裂呈块状深染及髓磷脂小球形成。肌活检1例示肌纤维轻度变性坏死。皮肤活检3例示胶原变性,小静脉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SLE可导致神经系统广泛病变,故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复杂多样。
王晓玲王树才苏净赵贺玲喻学红曹霞张邵福曹秉振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病变活检病理学
超声诊断颈动脉异常与颅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为了证实颈总动脉异常与颅内血管的关系,寻找有效的诊断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使颅内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方法:用灰阶超声(高频探头)观察颅颈各个大血管的直径和内膜的厚度以及有无粥样斑块,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颅底不同血管血流速度和频谱形态。结果:脑血管弹性减退的例数与粥样斑块发生例数高度相关;粥样斑块发生例数和血流速度变慢血管条数发生率高度相关。结论:以上结果显示了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外和颅内血管诊断结论上的相关性。
殷镜海王力建王苏云柴青韩同璋喻学红
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
模拟战伤应激性脑缺血大鼠尼莫地平、音乐协同高压氧治疗观察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尼莫地平、音乐协同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电击、创伤产生的应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进一步探讨HBO、尼莫地平、音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电击、创伤模拟战时伤亡刺激大鼠视、听觉,产生应激,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A),阻断血流20min后恢复血流灌注,给予HBO+音乐(应激1组)、HBO+尼莫地平+音乐(应激2组)和HBO(应激3组)治疗,检测血小板-CD62p(platelet-selection-CD62p,CD62p),红细胞内钙(intraerythrocytic-calcium,IECa2+),红细胞变形指数(dyformity-index,DI),皮质醇(cortisol,Cor)。断头取脑作形态学观察,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应激1、2、3组大鼠CD62p、IECa2+、Co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应激3组更显著(P<0.01),应激1组次之。DI值应激1、3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应激2组(P<0.05),以应激3组更显著(P<0.01)。脑组织形态学应激1、3组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残存的细胞大部分肿胀,固缩、变性并崩解。应激2组仅见少数散在神经细胞肿胀、固缩、变性。结论尼莫地平、音乐配合HBO治疗有益于应激性ICVD的康复。
沈君赵娅琳张岩喻学红唐吉刚李莉
关键词:高压氧尼莫地平音乐
经颅多普勒超声屏气试验检测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被引量:2
2007年
脑血管反应性是研究脑血流储备能力的重要手段,值得重视和研究。目前常用的是醋氮酰胺静脉注射、CO_2吸入等诱发剂,以 Xe-CT、P-CT 等为观察手段。本文应用屏气法替代 CO_2吸入,又以经颅多普勒超声为观察手段,但没有 PaCO_2浓度的监测,因此结果的可靠性很受影响。然而其理论仍可推荐,望在今后研究中加测 PaCO_2予以监控。
吴晓青张妍喻学红吕伟王树才常高峰曹霞曹秉振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管反应性脑梗死患者屏气试验PACO2
大鼠汞中毒时小脑颗粒细胞凋亡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及Bcl-2的关系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大鼠汞中毒时小脑颗粒层细胞凋亡与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s) 3及Bcl 2的关系。方法 在大鼠服用氯化甲基汞 (MMC) 4mg/kg每日 1次的动物汞中毒模型上 ,观察汞中毒第 11、15、18、19d大鼠的组织及免疫病理改变 ,并采用激光微分离术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观察了颗粒层细胞凋亡与caspases 3及Bcl 2的关系。结果 汞中毒 18d组 ,大鼠小脑脑回深部近白质区的颗粒层出现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细胞 ;汞中毒 19d组 ,凋亡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 ,颗粒层细胞破坏 ,但Calvidine染色显示Purkinje细胞的结构及形态正常。MRF 1及GFAP染色可见大量的小胶质细胞反应及星形细胞增生。汞中毒第 11d开始 ,与凋亡密切相关的因子caspases 3mRNA的表达开始上调 ,并逐渐增加 ,至 18d时达到高峰 ,但第 19d时明显下降。主要的抗凋亡因子Bcl 2则呈现相反的变化 ,在中毒后第 11d表达下调 ,第 19d时尤为明显 ,颗粒细胞的标志物Zic 1在汞中毒后即逐渐下降 ,提示颗粒细胞破坏。结论 汞中毒导致的小脑颗粒层细胞变性与caspases 3介导的细胞凋亡及Bcl 2下调有关。
曹秉振田辉常高峰曹霞喻学红金善赵贺玲长岛和郎
关键词:氯化甲基汞小脑
干燥综合征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jgren综合征)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机制。方法8例患者均符合欧洲原发性Sjgren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唇黏膜活检5例,腓肠神经活检5例,肱二头肌活检1例,全部标本均进行了组织和免疫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2例,多发性单神经病2例,感觉性周围神经病1例,脑神经损伤2例,累及中枢神经2例。唇黏膜活检示部分腺体萎缩,腺泡及间质内可见淋巴、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主要为CD8阳性的毒性和抑制性T细胞。腓肠神经活检示1例有典型血管炎改变,4例无血管炎性改变。可见有髓纤维丢失、轴索和髓鞘断裂,小静脉周围可见CD68阳性单核吞噬细胞及CD45RO阳性T细胞。肌活检示肌纤维有轻度变性坏死,间质内可见少量淋巴及吞噬细胞。结论Sjgren综合征导致的神经损伤呈多样性,且常先于Sjgren综合征的诊断之前出现,因此追述有无眼干、口干症状对诊断有重要价值。血管炎及非血管炎性免疫介导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能是Sjgren综合征神经损伤的重要机制。
曹秉振曹霞常高峰吕伟王树才喻学红张妍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神经系统损伤病理
急性脑梗死各临床亚型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的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各临床亚型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个亚组: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I)组(22例)、腔隙性脑梗死(LI)组(33例)和心源性脑梗死(CI)组(15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各组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流速(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指标,通过屏气试验测定屏气指数(BHI);并与2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组Vm、PI、RI均显著升高(P<0.05~0.01),BHI明显降低(P<0.01);LI组Vm、BHI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CI组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各亚组的CVR改变并不相同,AI、LI组CVR损害更为明显,CVR检测对急性脑梗死各亚型的血液动力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吴晓青张妍喻学红曹秉振
关键词:脑血管反应性急性脑梗死屏气试验
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上消化道出血 ( UDTB)的危险因素。方法 :脑卒中后 UDTB组 97例 ,单纯脑卒中组 2 574例。两组均系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对研究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 ,然后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经分析筛选出意识障碍、大面积脑实质损伤、丘脑区损伤、脑干卒中、脑室出血等 5个因素为 UDTB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则是 UDTB的重要保护性因素。结论 :脑卒中后 UDTB的发生主要决定于患者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程度及部位 ,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可有效地预防 UDTB的发生。
贾海燕喻学红陈春富胡荣东郭述苏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脑卒中
24小时血压周期变化与脑梗塞发病时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高血压是公认的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因此了解血压的生物周期变化对于探讨缺血性中风的病因,更有效地防治和适时的护理判断非常重要。鉴于国内尚未见连续观察报告,本文对40例住院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了24小时血压的连续观察,并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做了分析. 资料和方法脑梗塞患者40例,均经CT证实诊断,梗塞灶最长直径0.9~3.4cm,梗塞部位与临床体征相符.
李欣任旭东董瑛喻学红徐宏
关键词:血压脑栓塞发病时间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