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梅艳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静脉
  • 8篇心房
  • 8篇心房颤动
  • 8篇房颤
  • 8篇肺静脉
  • 5篇电隔离
  • 5篇消融
  • 5篇肺静脉电隔离
  • 4篇心耳
  • 4篇心房颤动患者
  • 4篇左心
  • 4篇左心耳
  • 3篇电隔离术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左心房
  • 3篇消融术
  • 3篇隔离术
  • 3篇肺静脉电隔离...
  • 2篇导管消融

机构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海南省农垦三...
  • 1篇海南省干部疗...

作者

  • 10篇唐梅艳
  • 9篇刘浩
  • 3篇林明宽
  • 3篇张棠
  • 3篇杨仁贵
  • 3篇赵秋燕
  • 2篇伍伟锋
  • 2篇周婷
  • 2篇朱立光
  • 2篇李希
  • 1篇梁柳丹
  • 1篇张澍
  • 1篇贾玉和
  • 1篇华伟
  • 1篇唐瑞庆
  • 1篇曾晓春
  • 1篇刘志敏
  • 1篇曾德银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左右双侧旁路1例
2013年
患者,男,43岁,反复阵发性心悸1年余。于2010年6月10日到我院住院行心脏彩超示:(1)三尖瓣隔瓣轻至中度、后瓣中度下移畸形并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卵圆窝重新开放,房水平少量右向左分流。既往患者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HR 70次/min,心界向左扩大,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林明宽梁柳丹刘浩唐梅艳杨仁贵唐瑞庆
关键词:三尖瓣下移形合阵发性心悸右向左分流收缩期杂音
心房颤动肺静脉形态解剖学CT成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肺静脉结构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XT 64层螺旋CT对1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与7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心脏扫描,研究肺静脉口的最大径、最小径、截面积、圆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右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21%,左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4%,右多支变异达4%;阵发性房颤组左下肺静脉最小径比持续性房颤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而其他肺静脉口参数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82~0.968)。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口直径较阵发性房颤患者增宽。
林明宽梁柳丹刘浩唐梅艳周婷赵秋燕曾德银杨仁贵张棠
关键词:房颤肺静脉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左房、肺静脉、左心耳结构重构的逆转
2010年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房、肺静脉、左心耳会发生结构重构。射频消融术通过破坏房颤发生和/或维持的机制,使房颤不再发生,左房、肺静脉、左心耳逐渐恢复到窦性心律时的正常功能,从而发生逆重构。房颤时结构重构及逆重构是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充分研究其过程和机制对于人们揭开房颤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有重要的意义。
唐梅艳刘浩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左房肺静脉左心耳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左心房顶部结构的影响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左心房顶部(LA顶部)结构的影响。 方法:房颤患者共28例,行CPVA术3~14.8个月(平均6.5±3...
唐梅艳
关键词:心房颤动CT左心房左心耳
文献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前后肺静脉形态结构的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后肺静脉形态学的变化。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对24例房颤患者行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用64排螺旋CT行心脏扫描。研究随访射频消融(RFA)术后3~6个月患者肺静脉的形态改变特点,并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左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小径、左上肺静脉口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肺静脉口参数最大径、最小径和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右下肺静脉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肺静脉口参数、肺静脉指数及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别间肺静脉口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患者中,右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21%,左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4%,右肺静脉多支变异达4%。结论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一样具有解剖重构,RFA后可逆转其重构。肺静脉开口变异中,右肺静脉开口变异较大。
林明宽梁柳丹刘浩唐梅艳赵秋燕周祥群杨大英杜永才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影像学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形态结构CT成像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A)前后肺静脉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房颤患者共28例,行CPVA术(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肺静脉口的径线、截面积、左心房容积,研究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学特点并与术前做对比分析。结果:成功组术后左心房容积、左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上肺静脉口最小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小径、4个肺静脉口截面积较术前缩小(P<0.05)。复发组术后仅见右下肺静脉口最大径、左下肺静脉口及右下肺静脉口面积较术前减少(P<0.05)。CPVA术后肺静脉的最大径及最小径狭窄率小于50%者分别为61.6%及56.3%;狭窄率50%~70%者分别为3.6%和5.4%。结论:(1)CPVA成功后可逆转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重构,而复发组未出现明显逆重构。(2)CPVA术后可引起部分患者无症状性肺静脉狭窄。
林明宽刘浩伍伟锋朱立光王炎唐梅艳杨仁贵张棠李希
关键词:心房颤动CT肺静脉
经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途径植入永久性起搏器1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心悸3年,加重2个月,于2012年11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脉搏60次/min,血压125/75 mmHg,体温36.8℃。双肺(-),心界稍大,心率6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动态心电图:心率28~130次/min,平均63次/min,大于2.0 s的长R-R间期195次,二度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行心脏彩超提示:LA 43 mm,LV 56 mmLVEF 55%,左房增大,左室壁增厚,主动脉瓣少量反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ST.JUDE SSIR 5620 AAI。植入过程:穿刺右锁骨下静脉置入指引钢丝,由于右上腔静脉缺如(图1),无法置入。
林明宽梁柳丹贾玉和刘志敏华伟张澍刘浩唐梅艳
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植入右上腔静脉缺如右锁骨下静脉
64排螺旋CT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肺静脉狭窄的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8例行CPVI术(6.5±3.9)个月的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结构学特点与术前做对比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I术前后肺静脉口的径线、截面积、左心房容积。结果 CPVI术后肺静脉的最大径、最小径轻度狭窄率分别为61.6%、56.3%。中度狭窄率分别为3.6%、5.4%;所有患者随访时未出现静息或活动后肺静脉狭窄的常见症状。结论 CPVI术后可引起部分患者无症状性轻度及中度肺静脉狭窄。
林明宽刘浩梁柳丹张创良唐梅艳周婷赵秋燕韦海珠周祥群
关键词:房颤肺静脉狭窄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左心房顶部结构的影像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左心房顶部(LA顶部)结构的影响。&lt;br&gt;  结论:(1)成功组CPVA术后的LA,LAA,...
刘浩唐梅艳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结构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左心房顶部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LA顶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患者共28例,行CPVA术3~14.8(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LA[包括LA横径(LA1)、上下径(LA2)和前后径(LA3)、LA容积]、LAA(包括LAA口长径、短径和面积、LAA长度、LAA容积)、LA顶部(包括LA顶长度、距离和深度)的相关径线。结果成功组CPVA术后的LA1、LA2、LA3、LA容积、LAA口长径、LAA口面积、LAA容积、LAA长度、LA顶长度、LA顶距离术后比术前减小,术前术后分别为LA1(6.97±0.87)cm vs(6.32±0.94)cm,LA2(6.02±0.84)cm vs(5.63±0.63)cm,LA3(3.71±0.64)cm vs(3.46±0.59)cm,LA容积(83.61±25.98)cm3vs(66.11±22.84)cm3,LAA口长径(3.01±0.54)cm vs(2.64±0.62)cm,LAA口面积(4.99±1.79)cm2vs(4.11±1.94)cm2,LAA容积(11.11±4.34)cm3vs(9.59±4.82)cm3,LAA长度(3.99±0.84)cm vs(3.74±0.82)cm,LA顶长度(4.02±0.89)cm vs(3.55±0.76)cm,LA顶距离(3.90±0.88)cm vs(3.43±0.73)cm(均P〈0.05);LAA口短径和LA顶深度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除了LA2较术前减小(6.43±1.04)cm vs(5.92±1.27)cm(P〈0.05),余LA、LAA、LA顶部结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成功组CPVA术后的LA、LAA、LA顶部较术前减小,即结构重构可以逆转;而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LA、LAA、LA顶部无明显变化,未出现逆重构。
唐梅艳刘浩伍伟锋朱立光王炎曾晓春林明宽张棠李希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