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朝珍

作品数:61 被引量:21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视网膜
  • 32篇网膜
  • 27篇血管
  • 15篇造影
  • 15篇脉络膜
  • 14篇血管造影
  • 14篇眼底
  • 14篇黄斑
  • 12篇黄斑变性
  • 10篇荧光
  • 9篇眼底血管
  • 8篇新生血管
  • 8篇脉络膜新生血...
  • 8篇激光
  • 7篇眼底血管造影
  • 7篇荧光素
  • 7篇病变
  • 6篇缺血
  • 6篇玻璃体
  • 5篇电图

机构

  • 48篇中南大学湘雅...
  • 13篇湖南医科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2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上海市南汇区...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湘西自治州人...

作者

  • 61篇唐朝珍
  • 28篇姜德咏
  • 26篇唐罗生
  • 16篇刘湘平
  • 13篇聂爱光
  • 10篇谭家铨
  • 9篇高玲
  • 7篇朱晓华
  • 7篇朱小华
  • 7篇郭小健
  • 6篇游志鹏
  • 4篇陈松
  • 4篇李国栋
  • 4篇覃冬菊
  • 4篇王涛
  • 3篇胡蓉
  • 3篇曾军
  • 3篇赵宏伟
  • 3篇秦波
  • 2篇罗静

传媒

  • 8篇中国现代医学...
  • 7篇中国实用眼科...
  • 5篇眼科研究
  • 5篇湖南医科大学...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5篇国际眼科杂志
  • 4篇眼外伤职业眼...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眼视光学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食品与药品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湖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眼科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2
  • 1篇1990
  • 2篇1989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了解VEGFmRNA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mRNA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VEGFmRNA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 12小时开始表达 ,第 48小时达到最高 ,以后逐渐减弱。结论 VEGFmRNA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注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游志鹏姜德咏唐朝珍赵宏伟刘湘平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一家系被引量:4
2001年
罗静姜德咏聂爱光唐朝珍高玲
关键词: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遗传性疾病症状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图像特征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17例(18只眼)ARN患者行FFA,分析其图像的特征。结果FFA主要表现为视盘强荧光,视网膜动脉变细或节段性充盈,周围有斑片状出血遮蔽荧光,静脉迂曲,血管壁渗漏。周边部小血管和毛细血管闭塞,有无灌注区,视网膜坏死区多位于周边部,早期呈弱荧光,后期呈斑驳状强荧光。结论通过FFA检查,能确定ARN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曾军唐朝珍唐罗生朱晓华姜德泳
关键词: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急性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脉络膜挫伤被引量:5
1997年
回顾64例外伤性脉络膜挫伤。多发于20~30岁的青年男性;最常见为拳击伤(40%);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100%),眼底可见脉络膜出血灶及裂伤口;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帮助诊断。脉络膜挫伤多发生于黄斑部(约70%),其次为视乳头周围,多为单个,1~2PD大小;脉络膜破裂的形态多为长弧形,脉络膜出血多为圆形;脉络膜破裂与出血常同时出现(69%)。提示脉络膜破裂及出血累及黄斑部可能是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肖天林谭家铨唐朝珍翁学红
关键词:眼外伤病例分析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初步观察TTT激光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23例24眼CNV行TTT(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根据CNV(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光斑大小和能量,照射时间为1分钟。结果24眼CNV经TTT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黄斑出血、渗出、水肿减轻或吸收,FFA显示大多数CNV渗漏减少或停止,原CNV瘢痕化,但视力无明显提高。结论TT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有效,但还需要更多的病例来评价治疗效果。
高玲胡蓉唐罗生朱小华唐朝珍王涛
关键词:经瞳孔温热疗法脉络膜新生血管照射时间黄斑变性近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tPA、PAI活性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1995年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了4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和21例正常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发现DR组tPA活性显著降低,PAI活性显著增高,且增殖型DR(PDR)组最显著(均P<0.01)。表明DR患者有血浆纤溶功能损害。提示血浆tPA、PAI活性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
杜振亚谭家铨姜德咏聂爱光唐朝珍黄溥倪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纤溶酶原激活剂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与动-静脉交叉的关系被引量:6
1994年
76例(82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和82例(8只眼)无BRVO的眼底彩色照片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片显示:BRVO多发生于颞侧(90.3%),尤其是颞上象限(54.9%)。在阻塞处,有静脉后位交叉(vein-posteriorcrossing,V-Pc)者为100%(82/82);而在3个不同对照组的动-静脉交叉(arteriovenouscrossing,A-Vc)处,V-Pc分别为:B组67.1%(55/82),C组70.0%(49/70),D组74.4%(61/82)。阻塞组与三个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提示V-Pc可能是BRVO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对静脉的机械压迫可能是BRVO的主要原因之一。
杜振亚谭家铨姜德咏聂爱光唐朝珍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血管造影
3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和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临床特征、病理分类和误诊原因,尽可能减少错误的临床诊治.方法对我科于1999~2004年间收集的38例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8例疑似病例中,34例病理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为Coats病.结论掌握相关的影像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疑难病例的临床资料将有助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正确诊断和处理.
高玲唐罗生朱晓华王涛唐朝珍刘湘平郭小健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误诊B超检查CT检查视神经
激光诱导色素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半导体泵浦的倍频Nd:YAG532nm绿激光诱导色素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色素兔按光凝后1周、2周、3周、4周分为4组,每组6只。用高强度倍频Nd:YAG532nm绿激光光凝色素兔视网膜,分别于激光照射后第1、第2、第3及第4周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FFA检查后处死动物,取光凝区眼球壁制作标本,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观察激光诱导CNV的效果。结果光凝后第1周,FFA检查见脉络膜期及动脉早期10.0%的光斑有点状荧光素渗漏;光凝后第2、第3、第4周,依次有37.5%、51.7%、45.0%的光斑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病理切片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光凝后第1、第2、第3、第4周,兔CNV发生率分别为33.3%、57.1%、66.7%及61.5%。结论通过半导体泵浦的倍频Nd:YAG532nm绿激光诱导色素兔CNV模型是可行的。
覃冬菊唐罗生刘湘平唐朝珍
关键词:激光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和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分类和误诊原因,减少错误诊治。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4例疑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中,20例病理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1例脉络膜血肿,1例眼内炎,1例脉络膜血管瘤,1例Coats病。结论相关的影像学知识和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将有助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正确诊断和处理。
高玲王涛唐罗生朱晓华唐朝珍刘湘平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