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玮君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巨噬细胞
  • 1篇血清巨噬细胞...
  • 1篇移动抑制因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移动
  • 1篇巨噬细胞
  • 1篇巨噬细胞移动...
  • 1篇类风湿
  • 1篇类风湿关节炎
  • 1篇类风湿关节炎...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赵晟
  • 2篇唐茜
  • 2篇姚寿林
  • 2篇周玮君
  • 2篇徐建华

传媒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颈部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早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无心血管疾病史及无明显胸闷心悸等临床表现的RA患者69例及正常对照76例,详细记录RA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心脏和颈动脉,检测颈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M-IMT)及室间隔厚度(IVS)等多项心功能指标。结果 RA患者颈部血管彩超和超声心动图异常率分别为52.2%(36/69)和78.3%(54/6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患者右室内径及IVS增大,左室后壁及M-IMT明显增加,EF及二尖瓣血流频谱的最大血流速度比VE/VA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射血分数(EF)与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呈负相关;VE/VA值与病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呈负相关。RA轻、中、重度活动3组间M-IM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DAS28积分与R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RA患者早发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炎症因素及自身抗体在RA心血管病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茜徐建华赵晟周玮君姚寿林
关键词:关节炎超声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17及-23表达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通过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检测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白细胞介素(IL)-17、IL-23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在IRA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9例RA患者,根据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36例及无动脉粥样硬化组33例,并设64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组血清MIF、IL-17及IL-23水平。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MIF水平明显高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3组分别为15.2±1.7,13.8±2.2,8.0±2.9,P〈0.05),且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r=0.271,P=0.036)、斑块大小(r=0.291,P=0.024)、IL-17(r=0.328,P=0.007)及IL-23(r=0.316,P=0.010)水平呈正相关;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IL—17和IL-2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8±2.0和2.0±0.8,449±174和341±113),但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患者MIF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RA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MIF水平显著升高,且与IL-17、IL-23表达密切相关,血清MIF水平升高可作为RA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指标。
唐茜徐建华赵晟周玮君姚寿林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