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滔

作品数:129 被引量:563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0篇中医
  • 20篇纤维化
  • 20篇疗效
  • 20篇结肠
  • 20篇结肠炎
  • 20篇溃疡
  • 20篇溃疡性
  • 20篇溃疡性结肠炎
  • 20篇肝纤维化
  • 16篇酒精
  • 16篇酒精性
  • 16篇非酒精性
  • 15篇脂肪
  • 15篇非酒精性脂肪
  • 14篇脂质
  • 13篇调肝
  • 13篇调肝理脾
  • 13篇理脾
  • 13篇肝病
  • 12篇易激综合征

机构

  • 9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9篇北京中医药大...
  • 2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4篇北京中医医院...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江苏省中医院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北京市中医研...
  • 3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 1篇北京市宣武区...

作者

  • 127篇周滔
  • 31篇张声生
  • 31篇刘成海
  • 30篇陈誩
  • 21篇危北海
  • 14篇王帅
  • 14篇陶艳艳
  • 13篇陈园
  • 7篇闫秀川
  • 7篇郁强
  • 6篇王洪
  • 6篇崔超
  • 5篇沈洪
  • 4篇汪红兵
  • 4篇陈倩
  • 4篇汪红兵
  • 3篇刘汶
  • 3篇赵鲁卿
  • 3篇王垂杰
  • 3篇韩捷

传媒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北京中医药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肝脏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家庭医药(快...
  • 2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第五届全国肝...
  • 2篇第二十九届全...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1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2篇2007
  • 14篇2006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现状和展望
本文主要概述了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发展,指出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正在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新的诊断模式。把脾胃理论的研究与消化疾病的防治结合起来,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证治水平和临床疗效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中西医结合治...
危北海周滔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健脾理气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法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6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治疗组,对照组,模型组。后3组采用夹尾刺激法制备FD模型,各组分别以0.85%氯化钠、健脾理气中药、0.85%氯化钠、安慰剂灌胃,1周后检测大鼠胃动力,胃窦及血清中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含量以及胃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动力降低,血清及胃窦中CaMKⅡ含量降低,胃窦ERK1/2磷酸化水平降低;经健脾理气中药治疗后,大鼠胃动力明显改善,血清及胃窦中CaMKⅡ含量有所恢复。[结论]CaMKⅡ的表达及ERK1/2的活性与FD存在一定的关系,二者含量和活性的降低可能是FD发病的机制之一;健脾理气法不影响ERK1/2的活性,但可能通过增加CaMKⅡ表达,促进胃动力,达到治疗FD目的。
王霄娜王贝贝周滔张红张声生谷利
关键词:健脾理气法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性能测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按国际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研制规范,从信度、效度两方面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医PRO量表的科学性能。方法临床纳入200例NAFLD患者,发放NAFLD中医PRO量表,并汇总数据结果。分别通过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法、分半信度法来考核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从而评价量表的信度;分别通过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来考核量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从而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回收量表198份,回收率99%。NAFLD中医PRO量表整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03,生理、心理、治疗三大领域分别为0.862、0.682、0.617,均大于0.6,具备合格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量表整体的分半信度系数(Spearman-Brown系数)为0.864,大于0.6,生理、心理、治疗三领域分别为0.862、0.659、0.497,除治疗领域外均具备合格的分半信度;量表所有条目及领域的Spearman系数均大于0.2,且P<0.01,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能被公因子解释的变量达到61.858%,超过一半,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结论 NAFLD中医PRO量表具有较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实效性,可应用于中医治疗NAFLD研究的临床疗效评价。
陈瑞琳申青艳牛柯敏杨仲婷殷秀雯李雪李雪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信度测评
CCI4和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中肝细胞凋亡与坏死比较分析
肝细胞凋亡参与了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且与肝脏疾病的许多病理现象相互影响,如促进肝纤维化,参与重症肝炎的发病,肝脏肿瘤的发生等。深入研究肝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
周滔刘成海
文献传递
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与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34
2008年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影响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及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当归补血汤组(14只);另设正常组(10只)。自造模之日起,当归补血汤组以6 g/kg的大鼠体重剂量灌胃,每日1次,共6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以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脂肪变性,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法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总胆红素(TBil)与白蛋白(Alb)含量。生化法测定肝组织甘油三脂(TG)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Jamall氏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明显升高,Alb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沉积明显,TG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均P<0.05)。当归补血汤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病理沉积显著改善;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降低,血清Alb含量升高;肝组织Hyp、TG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提高(均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具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陈园陶艳艳李风华陈高峰周滔刘成海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肝纤维化肝脏脂质过氧化
中医'治未病'与肝脾相关理论
肝脾失调不仅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治未病理论密切相关。调养脾胃是治未病的重要原则。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直接影响着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机体体质的好坏以及正气的强弱。
王国玮周滔申青艳
关键词:中医学理论治未病思想
文献传递
降逆清热化浊方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降逆清热化浊方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90例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降逆清热化浊方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第4周和第8周记录一次病情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单项症状计分、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差异。结果:治疗4周、8周,治疗组在RD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主要单项症状计分、生活质量量表积分4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两组反酸、烧心症状计分较4周下降明显,同时,治疗组比对照组症状计分下降更显著(P<0.01)。总体疗效上,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清热化浊法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反流时间、程度及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作用。
牛柯敏周滔周滔王继东马万千申青艳杨仲婷陈誩陈誩
关键词: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中医治疗疗效评价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诊疗现状与挑战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本文结合国内外的IBS中医药诊治进展,概述了中医药诊治肠易激综合征方面取得的成就:IBS基本病机为肝脾失调,产生湿浊、湿热、食滞、寒凝等次生...
张声生周滔汪红兵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诊疗临床证候
文献传递
消胀散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全平平周滔邢枫刘成海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外治法敷贴疗法消胀散
三黄汤灌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三黄汤灌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0.1 g.kg-1TNBS加50%乙醇0.25 mL)诱导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中药组各12只,并选正常大鼠12只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SASP)灌肠液按成人日用药量的6倍给药,即0.05 g.mL-1;中药组予三黄汤浓煎剂按成人日用药量的6倍给药,即6 g.mL-1。从造模后第3日开始,各组均按10 mL.kg-1每日灌肠给药1次,连续7日。第11日采集结肠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结肠中IL-1β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结肠中IL-1β含量,并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结肠中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肠黏膜病理损伤明显改善(P<0.05)。结论三黄汤灌肠对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在结肠中的表达,从而改善结肠黏膜的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等。
王帅翟军鹏周滔王丽华陈誩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三黄汤白细胞介素-1Β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