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洪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灯盏花素
  • 1篇星点设计
  • 1篇星点设计-效...
  • 1篇烟酰胺
  • 1篇衍射
  • 1篇熔点
  • 1篇喷雾干燥
  • 1篇自微乳
  • 1篇自微乳化
  • 1篇微乳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 1篇吸收动力学
  • 1篇效应面法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氯诺昔康

机构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江苏四环生物...

作者

  • 4篇周洪
  • 4篇高缘
  • 1篇席一峰
  • 1篇李超
  • 1篇张建军
  • 1篇李来存
  • 1篇孙婉瑾
  • 1篇陈星

传媒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达帕昔丁烟酰胺共晶
本发明涉及由达帕昔丁与烟酰胺结合形成的达帕昔丁烟酰胺共晶。本发明中公开的达帕昔丁烟酰胺共晶与达帕昔丁的粉末X射线衍射、熔点不同,因此所述结晶形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达帕昔丁的结晶形态。
周洪高缘
文献传递
喷雾干燥氯诺昔康自微乳化制剂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被引量:4
2012年
测定氯诺昔康在含有不同量氨丁三醇的自微乳化释药系统(SMEDDS)中的溶解度,在乳糖、蔗糖和甘露醇中筛选喷雾干燥用载体及其适宜用量,制备喷雾干燥氯诺昔康自微乳化制剂,对其粒径、形态、溶出、流变性及再分散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氨丁三醇的适宜用量为10 mg/g时,可将氯诺昔康载药量从7.2 mg/g提高至23.8 mg/g。适宜的载体为甘露醇,与液体SMEDDS的质量比为1∶1。喷雾干燥自微乳化粉末为近球形,具有良好的自微乳化特性,再分散后得到塑性非牛顿流体,粒径约为120 nm。固体自微乳化粉末的溶出速度在3种介质中的溶出度均极显著高于氯诺昔康片(P<0.01),具有非pH依赖性的快速溶出行为。
宋逸婷周洪孙婉瑾高缘李超
关键词:氯诺昔康喷雾干燥自微乳化理化性质
甲基斑蝥胺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动力学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甲基斑蝥胺(MCD)在大鼠胃及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封闭灌注技术进行原位胃灌注吸收研究,在体循环法考察小肠全肠段吸收,采用单向肠灌流技术进行不同肠段吸收研究,建立HPLC法测定MCD的浓度,考察MCD大鼠胃肠吸收特征及吸收机制。结果 116.34mg·L^(-1)MCD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胃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_a)分别为(0.0635±0.0091)、(0.0687±0.0008)、(0.0315±0.0009)、(0.0399±0.0009)和(0.0033±0.0001)min^(-1),不同药物浓度59.55、116.34、204.15mg·L^(-1)时胃及空肠中的K_a分别为(0.0031±0.0001)、(0.0033±0.0001)、(0.0031±0.0001)min^(-1)及(0.0667±0.0010)、(0.0687±0.0008)、(0.0705±0.0011)min^(-1);在空肠不同pH值(5.0,6.2,7.4)时K_a分别为(0.0801±0.000 9)、(0.0783±0.0009)、(0.0758±0.0009)min^(-1)。MCD在胃中吸收很弱;在空肠、十二指肠、结肠和回肠中均有一定吸收,在空肠吸收最好,在肠中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MCD溶液浓度及pH值对其肠吸收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MCD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Ⅰ类药物。
陈星高缘周洪龚海燕张建军
关键词:甲基斑蝥胺肠吸收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蛋白纳米粒吸附灯盏花素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制备空白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空白白蛋白纳米粒吸附灯盏花素的制备参数。以灯盏花素浓度、空白白蛋白纳米粒浓度、灯盏花素加入量为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载药后粒径的增大量为指标,分别用不同数学模型描述指标与因素间的关系。根据模型绘制效应面,预测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对制得产物的粒径、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及体外释药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考察因素与考察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化处方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最佳制备参数:灯盏花素溶液浓度1.45 mg/mL,空白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浓度30 mg/mL,前者为后者的2.4倍体积;产物的载药量为6.73%,包封率为80.08%,粒径增加22.7 nm。载药后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83.4 nm,多分散系数为0.117,Zeta电位为17.95 mV,24 h累积释放率79.19%。本实验成功地将灯盏花素吸附于空白白蛋白纳米粒,并优化了该载药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条件。
席一峰周洪李来存高缘
关键词:灯盏花素白蛋白纳米粒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