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美

作品数:33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心肌
  • 9篇蛋白
  • 8篇蛋白质
  • 8篇心脏
  • 8篇细胞
  • 8篇白质
  • 7篇蛋白质组
  • 7篇置换术
  • 7篇手术
  • 7篇瓣膜
  • 7篇瓣膜置换
  • 7篇瓣膜置换术
  • 6篇心脏瓣膜
  • 6篇心脏瓣膜置换
  • 6篇心脏瓣膜置换...
  • 6篇再灌注
  • 6篇缺血
  • 6篇乌司他丁
  • 5篇电泳
  • 5篇电泳分析

机构

  • 30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周建美
  • 16篇常业恬
  • 14篇邹定全
  • 9篇李利文
  • 9篇刘流
  • 8篇冉珂
  • 7篇李李
  • 6篇何小京
  • 5篇陈启智
  • 3篇吕志平
  • 3篇沈金美
  • 2篇王亚平
  • 2篇陈艳平
  • 1篇李志坚
  • 1篇袁贵秀
  • 1篇江兴华
  • 1篇蒋婷
  • 1篇刘健平
  • 1篇杨东林
  • 1篇邓征浩

传媒

  • 7篇中华麻醉学杂...
  • 6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7
  • 9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苷A1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兔延迟相心肌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环戊腺苷(2-chloro-N6-cyclopentyladenosine,CCPA)预处理延迟相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的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方法: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CCPA预处理组(CC-PA组)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S组)。CCPA组用100μg/kg CCPA预处理大白兔,NS组用生理盐水预处理。24 h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行30 min缺血/2 h再灌注,然后取左心室缺血区心肌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另取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S组)和CCPA预处理组(CCPA组),每组4只,用Western印迹验证差异蛋白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结果: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发现2组表达明显差异的蛋白点有55个。其中17个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以及Mas-cot和Expasy软件分析,初步鉴定出17个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包括应激反应蛋白、代谢相关蛋白、信号调节蛋白、离子通道蛋白、免疫相关蛋白等。Western印迹证实αB-晶状体蛋白在CCPA组中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CCPA预处理延迟相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发生改变,这些蛋白质可能与腺苷A1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延迟相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周建美邹定全冉珂常业恬
关键词:腺苷A1受体激动剂延迟相心肌保护蛋白质组
氯胺酮对法洛四联症手术患者血浆HSP7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20例择期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10例。K组于麻醉诱导和转流开始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C组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CPB开始后30 min(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停机后1 h(T3)采桡动脉血5 m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的HSP70浓度。结果组内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2、T3时HSP70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组间比较,K组在T1、T2、T3时血浆HSP70水平均高于C组(P〈0.05或P〈0.01)。结论氯胺酮可增加血浆HSP70水平,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TOF矫治术的麻醉质量。
龚子曦周建美徐军美
关键词:氯胺酮心肌再灌注损伤法乐四联症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患者围术期粘附分子的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患者围术期粘附分子的变化。方法体外循环(CPB)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3 例。U组乌司他丁剂量1.2万U·kg-1,于麻醉诱导后至劈胸骨前静脉注射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经CPB机转入体内。C组用等量复方氯化钠液代替。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20 min(T2)、主动脉开放30 min(T3)、术后4 h(T4)及24 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浓度。记录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与T1相比,两组CK、CK-MB、cTnI及sICAM-1、sP- Selectin水平T3-5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CK、CK-MB水平T5时、cTnI浓度T3-5时及sICAM-1、sP-Selectin水平T4,5时降低(P<0.05)。U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通过降低粘附分子的表达,对心肌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李利文李李常业恬何小京沈金美周建美
关键词:粘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乌司他丁围术期SP-SELECTIN
异丙酚对体外循环后早期脑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体外循环 (CPB)后早期脑氧代谢的影响。 方法  2 5例低温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 ,随机分成异丙酚 (P)组和咪唑安定 (M)组 ,分别于CPB前 (T1)、复温 5min(T2 )、CPB结束后 15min(T3)、30min(T4 )和 6 0min(T5 )观察SjO2 、CEO2 、Da vO2 ,Da vCO2 和PH差等指标。 结果 P组SjO2 在T1~T5均显著高于M组 ;T3时相SjO2 <6 0 %者P组仅 1例患者 ,少于M组的 5例 (P <0 .0 5 ) ;各组内Da vO2 在T2、T3均低于T1,P组于T4恢复至T1水平 ,M组需至T5才恢复至T1水平。
阮文燕刘流周建美
关键词:异丙酚体外循环脑氧代谢瓣膜置换术
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 2 6例 ,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 (W组 )和对照组 (C组 )。乌司他丁组按 1 2万U·kg-1,于麻醉诱导后劈胸骨前经静脉给予半量 ,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 ,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用等量复方氯化钠代替。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 (T1) ,转流 2 0min(T2 ) ,主动脉开放 3 0min(T3 ) ,术毕 4h(T4) ,术毕 2 4h(T5)抽取动脉血 ,测定HCT ,测定血浆CK -MB、、CK活性及cTnI浓度。记录CPB转流时间 ,主动脉阻断时间 ,手术时间及术后复跳情况。结果 与T1相比 ,两组患者CK、CK -MB、cTnI在T3 、T4、T5均明显升高 (P<0 0 5 ) ,其中CK -MB、cTnI均在T4达最高值 ,T5开始下降。两组患者之间CK、CK -MB、cTnI在T1、T2 时无明显差别 ,C组的CK、CK-MB在T5明显高于W组 (P <0 0 5 ) ,cTnI在T3 、T4、T5明显高于W组 (P <0 0 5 )。结论 围体外循环期间使用乌司他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李利文李李沈金美何小京周建美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乌司他丁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目的观
异丙酚及咪唑安定诱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0
1997年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诱导前后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ASA Ⅱ~Ⅱ级,成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静注异丙酚2mg/kg(P组)或咪唑安定0.2mg/kg(M组)诱导。局麻下插Swan-Ganz导管到肺动脉,分别在诱导前,注药后2、5、10分钟时测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P组SP、DP、MAP、CO在诱导后2分钟即显著下降(P<0.05),M组SP、DP、MAP和CO在10分钟时才显著下降(P<0.05),P组对MPAP、LVSW、RVSW、PAWP、SVRI无明显影响,M组明显降低MPAP、RVSW(P<0.05),对PAWP、LVSW、SVRI无明显影响。结论:两药均可安全地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诱导。
马武华陈启智刘流周建美徐军美龙小年
关键词:异丙酚咪唑安定心脏瓣膜手术血液动力学
罗库溴铵用于小儿的量效关系和肌松时效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 研究罗库溴铵用于小儿的量效关系和作用时效。方法 选择小儿与成人各40 例,用单次给药技术建立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ED90和ED95;选择小儿与成人各10例,静脉注射 罗库溴铵600μg/kg后,记录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 小儿与成人罗库溴铵的ED50 分别为199.6μg/kg和177.0μg/kg,ED90分别为297.8μg/kg和264.2μg/kg,ED95分别为 333.6μg/kg和295.9μg/kg;小儿与成人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4.4±15.4)s和(111.0±17.7)s,临床 肌松时间分别为(22.2±5.3)min和(28.8±6.2)min,恢复指数分别为(9.0±3.0)min和(12.5± 4.1)min,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小儿罗库溴铵的ED50、ED90和ED95 均大于成人,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快。
邹定全周建美李李陈艳平常业恬
关键词:罗库溴铵量效关系肌松时效肌肉松弛药麻醉
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U组共给予乌司他丁2·4万U/kg,其中1·2万U/kg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推注,0·6万U/kg加入CPB预充液中,随转流进入体内,0·6万U/kg于主动脉开放前约5min加入CPB机内。C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于麻醉后手术前(T1)、低温稳定期(T2)、复温至36℃(T3)、CPB结束后60min(T4)、CPB结束后6h(T5)同时抽取动脉血与颈静脉球血,进行血气分析和动脉血、颈静脉球血乳酸(AL、VL)测定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脑乳酸生成量(AVDL)与乳酸氧指数(LOI)。结果C组Ca-jvO2于T2至T5、U组于T2至T4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两组AL、VL于T2至T5进行性升高,AVDL、LOI于T4、T5高于T1至T3。两组间CaO2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U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AL、VL、AVDL、LOI于T4、T5时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U组Ca-jvO2于T4、T5时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CPB引起的脑无氧代谢,改善脑氧摄取与利用。
邹定全周建美常业恬何小京
关键词:心肺转流
硝普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氧代谢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观察硝普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2 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硝普钠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每组 12例。A组病人在心肺转流 (CPB)复温时用硝普钠 1 0 μg·kg 1·min 1输注。停CPB后改为 0 8~ 4 6 μg·kg 1·min 1输注。观察两组病人氧供、氧耗、氧摄取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乳酸和心指数的变化。结果 停CPB后两组病人氧供 ,心指数同时点值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停CPB后 1、2h时A组病人氧耗、氧摄取率明显高于B组病人同时点值 (P <0 0 5 ) ,动脉血乳酸明显低于B组病人 (P <0 0 5 ) ,且A组病人呈病理性氧供依赖持续时间短于B组病人。
刘流周建美陈启智吕志平曹丽君
关键词:硝普钠心脏瓣膜置换术氧代谢心肺转流CPB
药物预处理兔心肌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2007年
目的研究药物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的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将9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n=3):心肌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组)、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环戊腺苷(CCPA)预处理组(A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I组)。各组均接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min,开放再灌注120min。在缺血前24h:C组静脉注射NS(1ml/kg),A组静脉注射CCPA(0.1mg/kg)、I组吸入1MAC异氟醚2h。再灌注结束即刻,分别取各组缺血区心肌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利用ImageMaster2D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A组和C组对比,有16个蛋白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I组和C组对比,有16个蛋白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可能在药物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中发挥作用。
冉珂段开明邹定全周建美李利文常业恬
关键词:药物预处理心肌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