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华勇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急性
  • 2篇抑郁
  • 2篇治疗急性脑梗...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神经功能缺损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缺损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临床效果观察
  • 2篇肌萎缩
  • 2篇肌萎缩侧索硬...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侧索硬化
  • 1篇代偿
  • 1篇丹参

机构

  • 6篇川北医学院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川北医学院第...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周华勇
  • 7篇季一飞
  • 6篇张翼
  • 6篇龙继发
  • 5篇徐严明
  • 4篇林贞仿
  • 4篇杜鑫
  • 2篇任华
  • 2篇柳华
  • 2篇张珊珊
  • 2篇王运锋
  • 2篇马英
  • 1篇席静
  • 1篇郭端
  • 1篇阳斌
  • 1篇安冉
  • 1篇曹丽
  • 1篇杨兴隆
  • 1篇何晓非
  • 1篇周红雨

传媒

  • 4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ysferlin肌病11例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Dysferlin肌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11例Dysferlin肌病患者(男8例,女3例)的临床特点,肌酸激酶、肌电图、病理活检及治疗,门诊随访2年判断肌力提高或降低至少1级为明显改变标准。结果 11例dysferlin肌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9.2±9.1)岁,男性居多,至确诊平均病程7年,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肢带型营养不良2B型(limb girdle muscle dystrophy 2B,LGMD2B)首发部位多为四肢近端,主要为下肢近端;Miyoshi肌病(miyoshi myopathy,MM)首发部位多为双下肢远端。所有患者肌酸激酶均升高平均5126 IU/L,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免疫组化染色肌纤维膜Dysferlin缺乏。目前无根治药物,Dysferlin肌病进展缓慢,随访2年病情无明显变化。结论 Dysferlin肌病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特点及相应辅助检查,可以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周华勇阳斌林贞仿陈卉娇徐严明
关键词:MIYOSHI肌病
Sturge-Weber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11年
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发病率估计约为存活婴儿的1/50000,主要累及软脑膜静脉微血管及三叉神经支配区的皮肤血管,现将1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李烨周华勇林贞仿徐严明
关键词:WEBER综合征神经皮肤综合征皮肤血管微血管软脑膜
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拉莫三嗪治疗,疗程共3个月。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癫痫发作频率、药物不良反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HAMD、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MMSE评分及BI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癫痫再发风险,安全性好。
张珊珊季一飞张翼屈战利周华勇
关键词:拉莫三嗪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卒中后癫痫
视神经脊髓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NMO)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临床诊断为NM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8例,女性55例,平均发病年龄38.5岁,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为主。所有患者均有同时或先后发生的视神经与脊髓的损害,脊髓损害主要表现为播散性或上升性脊髓炎。脊髓MRI检查显示病灶位于颈段26例(41.3%)、胸段19例(30.2%)、颈胸段12例(19.0%)、腰段3例(4.76%),病变节段均大于或等于3个椎体节段。视觉诱发电位有助于发现早期视神经损害。NMO患者脑脊液改变无特异性。预后差,复发率、致残率高,EDSS评分24例(38.1%)≥5分。结论 NMO女性多见,以视神经受累和长节段脊髓炎为主要表现,脑部症状少见。NMO复发率高,预后较差。
何晓非郭端周红雨周华勇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
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92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5.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mRS评分0~2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较好,可广泛推广应用。
季一飞龙继发周华勇王运锋张翼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血脂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脂含量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病例组,另选择年龄、性别、民族与帕金森病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50例及脑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帕金森病组及脑梗死组、正常老年人组的血脂含量,比较组间的差异性。结果帕金森病组患者血脂(TC、TG、HDL-C、LDL-C、apoA、apoB)显著低于脑梗死组(CI组)及正常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PD组低血脂患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脂不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低血脂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杨旭杨旭马英柳华马英贺兴刘若伟杜鑫周华勇
关键词:血脂帕金森病
COQ2 V393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累及运动神经元的神经变性疾病。ALS和同样属于神经变性疾病的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
杨兴隆席静安冉林贞仿周华勇徐严明
文献传递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睡眠呼吸障碍多导睡眠图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障碍的特征。方法对44例ALS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睡眠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睡眠结构及特点。结果患者组睡眠指标中总睡眠时间(TST)缩短,睡眠潜伏期(SL)延长,睡眠效率(SE)下降,睡眠结构指标中2期睡眠时间、3期睡眠时间、REM期睡眠时间均明显缩短,微觉醒次数、>15秒觉醒次数增多。睡眠中呼吸事件指标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增高,阻塞性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明显增多,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下降。结论 ALS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起始、睡眠维持障碍,睡眠呼吸事件存在阻塞性睡眠暂停。提示PSG对了解ALS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有着重要意义。
周华勇周华勇周俊英徐严明唐向东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睡眠障碍多导睡眠图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65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采用脑卒中和Barthel评量进行评估,从而对神经功能受损改善情况以及mR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发现,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77%)显著高于对照组(70.4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试验组mRS评分0~2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恢复具体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广泛推广应用。
季一飞龙继发周华勇任华张翼杜鑫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醒脑静神经功能缺损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54例)给予丹参注射液,疗程14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在14天为83.0%、在21天为9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8%、74.1%(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丹参注射液。
季一飞龙继发柳华王尚君周华勇曹丽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丹参注射液NF-Κ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