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令望

作品数:158 被引量:533H指数:1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地方病控制中心大骨节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9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9篇心肌
  • 45篇病毒
  • 40篇细胞
  • 38篇克山病
  • 32篇心肌损伤
  • 32篇肌损伤
  • 28篇大鼠心肌
  • 25篇低硒
  • 23篇柯萨奇
  • 22篇蛋白
  • 22篇凋亡
  • 21篇细胞凋亡
  • 21篇
  • 16篇心肌炎
  • 16篇肌炎
  • 15篇小鼠
  • 15篇基因
  • 14篇肾上腺
  • 14篇病毒性
  • 13篇毒性

机构

  • 147篇哈尔滨医科大...
  • 25篇哈尔滨医科大...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哈尔滨市第一...
  • 5篇嘉兴市秀洲区...
  • 4篇中国地方病防...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山东省地方病...
  • 3篇中国疾病控制...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青海省地方病...
  • 2篇无锡市疾病预...
  • 2篇天津市河北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58篇周令望
  • 49篇钟学宽
  • 40篇于维汉
  • 38篇高彦辉
  • 28篇王铜
  • 28篇裴俊瑞
  • 28篇刘阳
  • 24篇刘艺
  • 23篇曾宪惠
  • 18篇邹宁
  • 18篇孙辉
  • 17篇王宇
  • 16篇刘红
  • 15篇高琳
  • 13篇李兴洲
  • 12篇李少臣
  • 12篇刘明法
  • 10篇张立君
  • 10篇郭玲
  • 10篇韩福生

传媒

  • 94篇中国地方病学...
  • 19篇中国地方病防...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13篇2006
  • 19篇2005
  • 15篇2004
  • 11篇2003
  • 5篇2002
  • 10篇2001
  • 8篇2000
  • 5篇1999
  • 12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诱导延迟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机理的探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热诱导延迟过氧化氢 (H2 O2 )造成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同时温度诱导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 ,用 H2 O2 造成心肌细胞损伤。采用 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仪、Bcl-2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 Caspase-3等作为检测指标 ,观察心肌细胞损伤 ,以及 HSP70 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温度诱导后 HSP70 在胞浆中大量表达 ,保护组凋亡率显著低于损伤组 ,Bcl-2和 Caspase-3在损伤组大量表达。结论  HSP70 可延迟细胞凋亡 。
张伟华张伟才王丽娜李全凤周令望高彦辉徐长庆
关键词: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过氧化氢H2O2
bFGF预处理对Iso致大鼠心肌损伤及Fas/FasL系统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 FGF)对异丙基肾上腺素 ( Isoprenaline,Iso)致大鼠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 Fas/ Fas L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 Wistar雄性大白鼠随机分成三组 :对照组、Iso损伤组、b FGF预处理组 ,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 ,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Fas、Fas L、Caspase-3蛋白及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Iso损伤组心肌坏死较重 ,有显著心肌细胞凋亡 ,且 Fas、Fas L、Caspase-3基因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b FGF预处理组心肌坏死明显减轻 ,凋亡细胞数减少 ,Fas、Fas L、Caspase-3基因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b FGF可通过抑制 Fas、Fas L、Caspase-3的蛋白及 m RNA表达 。
周丽华周令望邹宁万汇娟于维汉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异丙基肾上腺素FAS/FASL
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防病知识问卷调查
2009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居民对克山病防病知识知晓情况及患者采取治疗措施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克山病防治健康教育奠定基础。方法选择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3个县(市)的4个村作为调查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75份。结果病区居民对克山病名称的知晓率为70.9%,了解本病预防措施的为16.6%,了解本病诱因的为20.0%;克山病患者对预防措施的知晓率低于病区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6,P<0.05),克山病患者中采取治疗措施的为36.6%。结论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居民对克山病的防病知识水平急需提高,特别是对克山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要加大,同时需加强对病区现患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王宇裴俊瑞李兴洲高琳闫丽佳李奇侯杰周令望张立君李少臣王铜
关键词:克山病知晓率健康教育
克山病病区玉米饲料及酱块与大鼠骨骼肌、心肌病变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克山病病区产玉米饲料和酱块对大鼠骨骼肌、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按体重将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饲以病区玉米、病区玉米加酱块、非病区玉米3种饲料;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酱块中的黄绿青霉菌毒素和镰刀菌毒素;每月称量大鼠体重;1、3个月时检测大鼠尾静脉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6个月时光镜观察大鼠心肌、骨骼肌病理改变。结果未检测到酱块中有致心肌、骨骼肌损伤的真菌毒素;1、2、3月各组大鼠体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F=3.49,P<0.05;F=9.93,P<0.05;F=6.068,P<0.05),总体来看病区玉米加酱块组体重状况较好;1个月和3个月两次GSH-Px活力检测结果显示,非病区玉米组均高于病区玉米组和病区玉米加酱块组;3组心肌损伤发生率两两经确切概率F isher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545,P=1.000),未发现明显的骨骼肌病理损伤。结论病区玉米喂养大鼠,影响其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单独喂养病区玉米饲料6个月,未见实验大鼠有意义的心肌和骨骼肌损伤;未观察到酱块有致心肌、骨骼肌损伤的作用。
李少臣刘明法陈洁裴俊瑞刘阳周令望张立君王铜
关键词:心肌骨骼肌真菌毒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玉米
柯萨奇B_(3m)病毒致低硒鼠心肌病变检出率与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的关系被引量:1
1999年
5周龄BALB/C雄性鼠经低硒、常硒合成饲料喂养5周后,腹腔注射CoxsackieB_(3m)病毒(CVB_(3m))1000TCD_(50)0.1ml,对照组注射1640营养液0.1ml,7天后处死,取心脏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检查心肌病变。取血清测定CVB_(3m)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低硒鼠感染CVB_(3m)病毒组(Ⅰ组)及常硒鼠感染CVB_(3m)病毒组(Ⅱ组)对照组(Ⅲ组),心肌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5%、35%、,Ⅲ组末见病变。x^2检验(Ⅰ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血清中CVB_(3m)病毒中和抗体效价Ⅰ组为1:256,Ⅱ组为1:1024,Ⅰ组中和抗价显著低于Ⅱ组。提示Ⅰ组心脏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Ⅱ组,且病变重。除其他因素外,低硒鼠感染病毒后体内产生病毒中和抗体效价降低,导致Ⅰ组鼠体内清除病毒能力下降,有一定的关系。
张邻杰周令望刘红高彦辉刘阳迟月明修英霞曾宪惠张昕宇
关键词:柯萨奇B3M病毒低硒心肌病变
硒和维生素E对大鼠心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硒和维生素E(VitE)对大鼠血清心肌酶和抗氧化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体质量70~90g。按体质量和2X2析因设计将大鼠分为4组:低硒低VitE组(饲料中含低硒酵母23.42%。不含VitE);低硒常VitE组(饲料中含低硒酵母23.42%、VitE160mg/kg);常硒低VitE组(饲料中含低硒酵母46.84%,水中含亚硒酸钠0.25mg/L,不含VitE);常硒常VitE组(饲料中含低硒酵母46.84%、VitE160mg/kg,水中含亚硒酸钠0.25mg/L),每组20只。大鼠饲用合成饲料,在喂养26周后腹腔麻醉,采集大鼠静脉血,制备血清,观察硒和VitE对大鼠心肌酶和心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血清肌酸激酶(CK)测定采用连续监测法,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测定采用免疫抑制法,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法,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采用络合物比色法,丙二醛(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活性氧(ROS)测定采用比色法。结果大鼠血清CK、CK—MB、LDH和全血GSH—Px活力,血清T—AOC活力及MDA、ROS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797、17.041、48.399,3.744、224.900、49.384、5.045,P均〈0.05)。CK、CK—MB、LDH活力与常硒常VitE组[(1056.80±250.98)、(721.70±129.98)、(404.65±72.49)U/L)]比较,2个低硒组[(1577.75±451.87)、(1239.15±344.99)、(884.25±133.84)U/L,(1474.21±398.38)、(1014.84±215.40)、(523.00±98.05)U/L]和常硒低VitE组[(1180.10±245.51)、(948.75±173.68)、(676.70±193.63)U/L]明显升高(P均〈0.05);MDA含量,与常硒常VitE组[(3.010±1.270)×10^3nmol/L]比�
兰天闫丽佳裴俊瑞高琳李兴洲刘明法李少臣周令望刘增超曾祥超王铜
关键词:维生素E血清酶类抗氧化能力
黄绿青霉素对低硒低蛋白大鼠心肌损伤的生化检测
2012年
目的观察黄绿青霉素(CIT)对低硒低蛋白大鼠心肌损伤在生化水平上的特点。方法48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2X2析因设计。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低硒低蛋白加CIT组、低硒低蛋白组、常硒常蛋白加CIT组、常硒常蛋白组。每组12只。分别采用低硒低蛋白和常硒常蛋白饲料喂养大鼠至第12周后,加毒素组大鼠饲料中加入8mg·kg^-1·d^-1 CIT喂养至第20周,再加量至10mg·kg^-1·d^-1 CIT继续喂养至22周,股动脉采血及取心脏。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Tn—I)、白蛋白水平,肌酸激酶(CK)、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Ix)以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硒+蛋白”与CIT对大鼠终末体质量、白蛋白和Tn—I存在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8.186、6.160、19.183,P均〈0.05),对12周大鼠体质量,22周血清GSH—Px、CK水平以及心肌SOD、T—AOC活性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1.633、1.987、0.075、0.474、1.145,P均〉0.05)。在低硒低蛋白背景下,加CIT组血清白蛋白和Tn—I水平[(42.88±1.19)g/L,(668.6±55.8)ng/L]均低于无CIT组[(47.59±1.05)g/L,(989.3±49.2)ng/L,P均〈0.05]。“硒+蛋白”对12周大鼠体质量、22周血清GSH—Px活性以及心肌SOD、T-AOC有影响(F值分别为96.860、58.086、4.475、25.485,P均〈0.05)。低硒低蛋白两组12周大鼠体质量[(186.33±7.89)、(197.83±7.89)g]均低于常硒常蛋白两组[(274.08-I-7.89)、(265.42±7.89)g,P均〈0.05];低硒低蛋白两组[(317.5±102.6)、(296.9±90.5)U/L]血清GSH—Px活性均低于常硒常蛋白两组[(926.1±110.9)、(1181.7±85.9)U/L,P均〈0.05];低硒低蛋白两组心肌SOD活性[(65.22±5.91)×106、(62.68±5.61)×106U/kg]均低于常硒常蛋白两组[(74.07±7.24)×1
于佳男魏灿张鼎裴俊瑞李德安周令望冯红旗孙树秋
关键词:黄绿青霉素心肌生物化学
黄绿青霉素对低硒低蛋白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黄绿青霉素(CIT)对低硒低蛋白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按2×2析因设计分为4组:低硒低蛋白加毒素组、低硒低蛋白无毒素组、常硒常蛋白加毒素组和常硒常蛋白无毒素组.每组12只。首先用常硒常蛋白或低硒低蛋白饲料喂养大鼠2个月,然后加毒素各组饲料中另加入8mg·kg-1·d-1 CIT喂养2个月。再以加入10mg·kg-1·d-1 CIT的饲料喂养2周,而无毒素各组继续喂饲原饲料。在实验终期将大鼠麻醉后进行股动脉放血处死,称量心脏质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低硒低蛋白加毒素组、低硒低蛋白无毒素组、常硒常蛋白加毒素组和常硒常蛋白无毒索组心脏质量指数分别为(3.65±0.45)×10-3、(3.05±0.19)×10-3、(3.83±1.06)×10-3、(3.31±0.52)×10-3。析因分析结果显示.CIT因素对大鼠心脏质量指数有明显影响作用(F=8.524,P〈0.05),而“硒+蛋白”因素未见明显影响作用(F=1.347。P〉0.05),且二者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0.048,P〉0.05)。光镜下低硒低蛋白加毒素组大鼠心肌细胞血管周围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细胞中出现明显的收缩带;低硒低蛋白无毒素组大鼠出现少量心肌细胞固缩;常硒常蛋白加毒素组大鼠心肌细胞出现坏死灶,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出现较多固缩细胞;常硒常蛋白无毒素组大鼠心肌细胞群排列整齐,层次清晰,结构完好。结论CIT可引起大鼠心肌组织变性坏死,低硒低蛋白也可造成大鼠心肌组织轻微损伤,而两因素叠加在一起时心肌损伤较严重。
张鼎魏灿于佳男裴俊瑞李德安周令望冯红旗孙树秋
关键词:黄绿青霉素蛋白质类心肌疾病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促进肝硬化大鼠肝脏蛋白质合成的机制被引量:6
2006年
肝硬化引起的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往采用营养支持,效果不佳。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可以明显改善创伤后低蛋白血症,但对肝硬化所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是否有相同的效果,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rhGH对失代偿期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迟强张新宇王建军邰升周令望曲晓菊郭惠丽周佳鹤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重组人生长激素蛋白质合成大鼠肝脏低蛋白血症RHGH
肿瘤坏死因子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新发病区和非病区人群血浆TNF-α水平,其中猝死病例17份、病区内对照33份、非病区外对照24份。结果新发病区中急性期病例血浆TNF-α水平明显高于病区内对照、非病区外对照及恢复期病例(P<0.05);恢复期病例血浆TNF-α与病区内对照和非病区外对照无差别(P>0.05);病区内对照在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的TNF-α水平相对非病区外对照未出现变化(P>0.05)。结论提示TNF-α作为炎症因子参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心肌缺血损伤后的炎症反应。
高琳王铜周令望高彦辉李兴洲裴俊瑞冯红旗夏德义李奇邓晶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