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铮争

作品数:25 被引量:383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旅游
  • 3篇遗址
  • 3篇生态
  • 3篇城市
  • 2篇遗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态环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环境建设
  • 2篇主体功能区
  • 2篇文化遗产保护
  • 2篇旅游产业
  • 2篇旅游产业结构
  • 2篇旅游扶贫
  • 2篇旅游资源
  • 2篇考古
  • 2篇考古遗址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环境建设
  • 2篇功能区

机构

  • 17篇西北大学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安工业学院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作者

  • 25篇吴铮争
  • 7篇吴殿廷
  • 3篇袁俊
  • 2篇杨新军
  • 2篇赵荣
  • 2篇晁舸
  • 2篇宋金平
  • 2篇刘睿文
  • 1篇朱青
  • 1篇朱华晟
  • 1篇徐涛
  • 1篇冯小杰
  • 1篇姚鲁烽
  • 1篇张宁
  • 1篇成弈
  • 1篇周尚意
  • 1篇刘军民
  • 1篇王欣
  • 1篇岳邦瑞
  • 1篇王晓霞

传媒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城市问题
  • 2篇地理研究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科学.经济....
  • 1篇旅游科学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人文地理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人民论坛(中...
  • 1篇西部考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成性理论困境中的文化遗产学被引量:2
2013年
经历了早期的飞速发展后,文化遗产学逐渐陷入一种"生成性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基础理论及研究范式等方面。其原因当归于研究中存在的三种思维定式: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以实践原则代替学术认知、以主观规定性代替客观规定性。要突破困境,除了打破思维定式之外,还应在遗产概念、遗产价值、遗产对人性的反构造、遗产保护与中国文化现代性关系、遗产法的精神等基础研究领域做出努力。
晁舸吴铮争
关键词:文化遗产学思维定式
基于城市历史格局分析的文化空间叙事性重构——米脂古城保护规划中的探索被引量:4
2014年
历史城区保护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缺乏全面系统的策略,二是保护本身无法为历史城区的存续提供合理性依据。然而在现有理论方法框架内,上述二者难以同时解决。鉴于此,本文通过总结米脂古城保护规划实践的相关经验,提出"文化空间叙事性重构"策略,即将历史城区看作一份"叙事文本",从"边界、路径、区域、节点、标志物"等几大要素切入,分析其历史格局,追溯其变迁辙迹,并以此为依据,从空间尺度、城市肌理、文化传统等方面着手重构古城作为一个完整文化空间所应具有的维度。该保护策略能够实现对历史城区在时空二重尺度上的全面、系统性保护,同时又令其赖以生存的历史土壤得以还原,从而获得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合理性"。
晁舸吴铮争
关键词:历史城区文化空间
接受理论视域下考古遗址阐释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
2019年
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地方性文化觉醒,遗产价值认知体系中专家主导的历史价值逐渐让位于更具当地文化精神关联的文化价值;同一时期,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陡增,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模式难以满足新时期遗产保护需求,这些都表明了遗产保护实践急需公众参与。然而,由于遗产阐释理念的不足,未能认清遗产受众在遗产阐释活动的中心地位,致使遗产价值评估不清、遗产展示内容空洞化、受众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本文借鉴接受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对考古遗址阐释特征和现状进行分析,重新将受众放在考古遗址阐释的中心地位,强调考古遗址与受众双重互动是遗址价值的来源,提出考古遗址价值发掘中的作者意识发挥、考古遗址主题阐释构建、受众'前理解'维护等阐释策略。
张兵圆吴铮争
关键词:考古遗址受众主题阐释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4
2007年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袁俊吴殿廷吴铮争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
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王家坪革命旧址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作为我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物的突出代表,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与利用,不仅可使延安革命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更对促进延安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延安许多历史革命旧址因受到城市发展、村镇建设、旅游开发等因素的扰动而面临保护危机。为此,以王家坪革命旧址为例,在深入分析革命旧址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王家坪革命旧址保护进行了问题诊断,并结合延安地区的环境资源特性与革命旧址的实际状况,对王家坪革命旧址的保护进行了对策研究,以期对推进我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有所助益。
吴铮争帅海浪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实施中面临着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衔接困难,财政体制跟进不到位等诸多挑战。我们应当妥善处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时空衔接,在上下级区域的衔接上借鉴国际经验,并适时调整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对开发区、城市新区进行核查整顿,同时改革财税体制,以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顺利实施。
吴殿廷吴铮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基本问题探讨
“主体功能区”一词于我国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旨在通过功能定位,明确发展导向,规范开发秩序,构建合理有序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一五”后,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积极进行了主体功能区...
吴铮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功能区划可持续发展
北京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过程与空间扩展--以大兴区为例被引量:77
2008年
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研究是探讨城市未来空间结构和形态演变的基础。本文基于北京大兴区1994、2001和2006年3期TM遥感影像资料提取城镇用地信息,通过对城市扩展强度、城市扩展梯度、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模式等建设用地的总体扩张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区十多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特征,对明确未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发展方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乡建设效益提供基本依据。结果显示,大兴区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强度不断增强;中心城区以及中心区面积的不断扩张,导致建设用地在高指数区间集中的趋势明显,农村地区小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得低指数区间的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根据城市化扩展梯度,大兴区分为城市化高速扩展带、城市化快速扩展带和城市化低速扩展带;紧邻中心区的城市化高速扩展带,以集中连片式扩展为主,该模式在边缘区空间扩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快速发展带土地利用以轴向扩展模式为主,轴向扩展稳定地影响着大兴区城市化进程。独立发展模式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将明显增强,逐渐成为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的主要形式。
吴铮争宋金平王晓霞成弈张宁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用地城市边缘区
基于博弈论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策略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镇化所伴生的大规模的城乡建设,使得地处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一些大遗址在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汉长安城遗址区近年来所出现的"遗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尴尬局面,其实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遗址保护中各利益主体(文物部门、地方政府、居民和开发商等)之间的矛盾。有鉴于博弈论对于分析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利益冲突所显现出的适用性,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中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策略。
吴铮争
关键词:博弈论大遗址保护
百年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对近百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规的梳理,厘清文化遗产概念、保护修复、利用管理等理念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未来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以期正确指导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科学化、理性化、规范化的发展。文化遗产内涵在空间、时间、类型、形态上不断地深化,随之带动保护理念的演化以及保护与利用关系的转变,形成多层次协调管理的局面。这些原则理念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化的成果,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具有普适性。但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其在中国语境下的释义和解读以及具体操作准则,依然亟待深入探讨。
吴铮争刘军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