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炳义

作品数:149 被引量:911H指数:15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17篇文化科学
  • 15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老年
  • 26篇老年人
  • 18篇养老
  • 13篇养老机构
  • 12篇影响因素
  • 12篇教学
  • 11篇社会医学
  • 11篇满意度
  • 10篇移民
  • 8篇医学生
  • 8篇生命
  • 8篇健康
  • 7篇三峡移民
  • 7篇卫生服务
  • 7篇康复
  • 7篇老年人口
  • 6篇社会支持
  • 6篇外迁移民
  • 5篇心理健康
  • 5篇社区卫生

机构

  • 131篇潍坊医学院
  • 16篇北京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山东省疾病预...
  • 6篇潍坊市人民医...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平度市人民医...
  • 2篇安丘市中医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 1篇烟台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潍坊商业学校
  • 1篇潍坊护理职业...

作者

  • 133篇吴炳义
  • 32篇郭继志
  • 22篇庄立辉
  • 18篇胡善菊
  • 18篇董惠玲
  • 15篇王媛媛
  • 14篇王在翔
  • 13篇杨瑞贞
  • 12篇王建伟
  • 11篇周建裕
  • 11篇姜良美
  • 10篇武继磊
  • 9篇毕玉
  • 9篇乔晓春
  • 9篇刘典恩
  • 9篇马晨
  • 8篇汪洋
  • 7篇崔庆霞
  • 7篇毕玉
  • 6篇刘军

传媒

  • 14篇中国卫生事业...
  • 9篇中国卫生统计
  • 8篇中国社会医学...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医学与哲学(...
  • 6篇人口与发展
  • 5篇中国医学伦理...
  • 4篇中国初级卫生...
  • 4篇中国教育技术...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卫生政策...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卫生经济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国人口科学
  • 2篇卫生经济研究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15篇2019
  • 13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安全文化、行为安全2-4模型基础上结合WRS(物理-事理-人理)管理方法论,采用文献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确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6名专家完成专家咨询,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5%和100%,权威系数为0.875,协调系数分别为0.220,最终确定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赋值权重最高的是人理(0.376),最低的为物理(0.290)。结论构建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及民政部门进行安全考核提供依据。
宋杰曲桂玉林云英侯姗姗吴炳义
关键词: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
山东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9
2014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深入探讨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制定相关健康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山东省老年人生存状况调查研究问卷对老年人采取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描述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老年人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一般;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有无配偶、职业、居住地、生活满意度、患慢性病种数、健康自评、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性别、有无配偶、健康自评、生活满意度、患慢性病种数是影响山东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社会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这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面。
丁玲吴炳义郑晓瑛李磊王健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从"局内人"的视角,探讨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其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选择山东省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为总体,采取分层,对公立和私营的养老机构进行两阶段PPS抽样,获得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调查数据,通过对他们就医地点选择、就医满意度与人口社会经济变量的统计分析,并结合非参与式观察及半结构式访谈,对问题进行讨论。老年人的教育程度、从事过的职业和婚姻状况对其就医地点选择存在显著差异;而入住养老机构时间、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到其在机构内的就医满意度。在医疗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影响就医地点选择性和就医满意评价的决定因素是老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吴炳义纪青黄晶
关键词:老年人养老机构满意度
健康视域下护士生命质量的测评研究
2017年
目的了解护士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WHOQOL-BREF量表及自编问卷,采取随机、定额抽样,抽取山东某地级市4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环境领域评分最高(23.23±2.60),心理评分最低(20.53±1.90)。年龄越大,护士生理、心理评分均降低。男性生理评分高于女性,心理领域评分低于女性。学历越高,心理领域评分越低。行政科室护士生理、心理评分较高。在编、高职称护士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合同、低(无)职称护士。结论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伦理文化,改进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规范岗位层级管理、弹性排班,完善同工同酬制度,提高护士的归属感、职业认同感,以提升生命质量。
吴炳义马晨杨瑞贞
关键词:生命质量护理伦理
基于CFPS数据的我国家庭卫生费用支出占比的定量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家庭卫生费用支出结构,从微观层面探讨影响居民卫生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卫生费用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FPS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是否从事农业生产、是否参加新农合、是否住过院以及健康状况,对家庭卫生费用支出比例有影响。结论:我国家庭医疗费用负担总体较重;社会经济是影响居民卫生费用支出结构的宏观背景;健康状况是影响家庭医疗结构的直接原因;婚姻状况中离婚人群的家庭医疗比例较其他人群高;农村居民家庭医疗支出比例普遍偏高。
丁玲吴炳义郑晓瑛王健
2012年山东省主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评价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分析2012年恶性肿瘤对山东省居民造成的疾病负担,比较健康评价指标的差别。[方法]采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评价主要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并与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山东省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1.92/10万(标化率为171.9/10万),死亡率为175.3/10万(标化率为144.5/10万),男性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YLD率与发病率相比,各类恶性肿瘤的顺位相差较大;DALY率与死亡率相比,各类恶性肿瘤的顺位变化较小。肺癌、肝癌、胃癌居男女性恶性肿瘤DALY率的前三位,但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高于男性。山东省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主要由早死所致,且主要集中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结论]DALY可综合反映早死与伤残两种健康后果的疾病负担,为公共卫生领域准确把握影响人口健康的重大风险、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战略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董惠玲杨瑞贞赵飞燕王媛媛吴炳义
关键词:恶性肿瘤疾病负担DALY
受教育程度对山东省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影响,为山东省老年人健康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年山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量,共获得研究样本3349例。Sullivan法测算不同受教育程度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比。结果不论男女和受教育程度高低,山东省老年人失能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小学及以下(10.04%)老年人失能率高于小学毕业及以上者(4.74%)。小学及以下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为20.39岁,小学毕业及以上为21.24岁,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比分别为87.61%和91.27%。小学毕业及以上老年人在各年龄组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比均高于小学及以下者。结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比均高于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教育水平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尤其对女性更为明显。教育对老年人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意识,改善其生活方式。
杜恩情宁佩杜纯静吴炳义乔晓春
关键词:老年人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探析被引量:5
2008年
不良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应当既包括生活活动,又包括生产活动,是一种连续的行为。不良生活方式具有自创性、社会性、播散性和可改变性。健康生活方式具有主动性、高尚性、和谐性、适宜性和健康有利性。不良生活方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人格缺陷,社会压力与从众心理,无知及社会的变迁等。
郭继志吴炳义宋棠阎瑞雪
关键词:自创性主动性人格缺陷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中介效应路径分析
2024年
背景童年经历对中老年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效应及路径尚不明确。目的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分析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老年认知功能的促进策略。方法本研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2020年数据,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中介效应路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34位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2.33±9.89)岁。其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得分为(0.000±0.797)分,个体受教育水平得分为(1.970±1.111)分,社会参与得分为(1.150±0.967)分,抑郁状况得分为(5.960±4.681)分,中老年认知得分为(0.000±1.000)分。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与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中老年认知功能均呈正相关(P<0.05),与抑郁状态呈负相关(P<0.05)。多重中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城乡、慢性病患病、医疗服务利用的情况下,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直接效应不显著(β=0.054,t=1.400,P=0.162),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抑郁状况显著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β=0.335,t=11.622,P<0.05;β=0.064,t=2.166,P<0.05;β=-0.019,t=-3.154,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在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与中老年认知之间的简单中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95%CI=0.141~0.223;95%CI=0.001~0.019),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的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95%CI=0.001~0.017),受教育水平、抑郁状况的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95%CI=0.001~0.008)。结论受教育水平是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的资源路径;社会参与是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的条件路径;抑郁状况是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的风险因素。应基于生命历程理论,从个人、家庭、社会多个层面关注童年期社会经�
黄晓彤王琼刘晨侯晓春许心蕊吴炳义杨晓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中年人老年人
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居民生活方式,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为基础,对2 887名老年人样本自评健康状况及其生活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婚姻状况、睡眠时间、社交、活动和饮酒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参加活动和饮酒是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是老年人健康自评的保护因素。结论高年龄组老年人、饮酒和活动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消极的健康自评,睡眠时间充足的老年人倾向于积极的健康自评。
刘文浩周建裕郭晓宇吴炳义于奇董惠玲
关键词:老年人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