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炅

作品数:183 被引量:1,061H指数:1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1篇乳腺
  • 134篇乳腺癌
  • 134篇腺癌
  • 70篇肿瘤
  • 56篇乳腺肿
  • 56篇乳腺肿瘤
  • 56篇腺肿瘤
  • 42篇乳房
  • 36篇淋巴
  • 35篇淋巴结
  • 30篇前哨
  • 30篇前哨淋巴结
  • 28篇乳房重建
  • 21篇术后
  • 20篇细胞
  • 20篇保乳
  • 17篇乳腺癌前哨淋...
  • 15篇手术
  • 13篇预后
  • 9篇新辅助化疗

机构

  • 177篇复旦大学附属...
  • 23篇复旦大学上海...
  • 1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0篇复旦大学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6篇中山大学
  • 6篇北京肿瘤医院
  • 4篇德克萨斯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大学肿瘤...
  • 3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83篇吴炅
  • 100篇邵志敏
  • 91篇沈镇宙
  • 60篇陆劲松
  • 50篇沈坤炜
  • 45篇狄根红
  • 38篇柳光宇
  • 37篇韩企夏
  • 18篇胡震
  • 16篇陈嘉健
  • 16篇杨犇龙
  • 15篇杨文涛
  • 14篇张家新
  • 13篇殷文瑾
  • 12篇陈灿铭
  • 11篇王永胜
  • 11篇侯意枫
  • 11篇余科达
  • 10篇黄晓燕
  • 9篇陈颖

传媒

  • 39篇中国癌症杂志
  • 11篇中华肿瘤杂志
  • 9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中国实用外科...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复旦学报(医...
  • 6篇肿瘤
  • 6篇中华乳腺病杂...
  • 5篇外科理论与实...
  • 5篇大众医学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抗癌
  • 3篇癌症进展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家庭用药
  • 1篇党政论坛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12篇2008
  • 14篇2007
  • 19篇2006
  • 5篇2005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临床策略与应用推广
邵志敏沈镇宙吴炅柳光宇狄根红等
乳腺癌在中国大中城市已连续20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项目组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为目标,从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防治复发转移的个体化治疗两方面入手,建立临床策略并应用推广。自2003年以来取得若干...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患者生存率
中国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现状和问题
<正>~~
邵志敏吴炅
Cathepsin-D和nm23在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中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中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表达与含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方法检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17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术前或术后标本中ER、PR、Her-2/neu等15种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在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预测价值。结果nm23或Cathepsin-D阴性病人化疗疗效显著优于阳性病人,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athepsin-D是独立的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结论Cathepsin-D可能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蒽环类)敏感性的独立预测指标。
陈毅作陈灿铭费菲张家新陆劲松狄根红柳光宇杨文涛陆洪芬沈坤炜沈镇宙邵志敏吴炅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参与基因调控的各个层面。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lnc RNA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就lnc RNA在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在乳腺癌早期诊断、药物耐药、判断预后中的作用等相关进展做一综述,希望为乳腺癌的预测、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刘磊吴炅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乳腺癌肿瘤发生肿瘤进展分子标志物
腋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经细针针吸活检证实有腋窝淋巴结癌转移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影响。方法:1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经细针针吸活检确诊有腋窝淋巴结癌转移且空心针穿刺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接受≥2个周期标准剂量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根据新辅助化疗后不同的腋窝淋巴结临床疗效和腋窝淋巴结病理状况,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临床完全缓解(cCR)占60.4%(67/111),其中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占29.9%(20/67);未临床完全缓解(no-cCR)占39.6%(44/111),其中pCR占36.4%(16/44)。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13~76个月)。cCR与no-cCR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2和0.984。pCR患者具有较长DFS和OS,P值分别为0.036和0.038。pCR患者中,肿瘤原发灶pCR与no-pCR患者的D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04和0.250。结论:对病理学确诊有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单纯根据临床体检结合常规的腋窝B超检查评价腋窝淋巴结的临床疗效,可能难以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缓解状况和预后。腋窝淋巴结pCR患者的预后较好,与肿瘤原发灶是否达到pCR无关。
黄欧陈灿铭胡震柳光宇吴炅陆劲松狄根红邵志敏沈镇宙沈坤炜
关键词:淋巴转移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被引量:57
2022年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于2020年4月—2021年11月,采用改编《欧盟委员会乳腺癌指南》的方法,编写制定了《中国乳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指南》(后文简称指南)。指南遵循GRADE系统方法,共包括50条推荐意见和5条专家共识,涉及乳腺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复发风险基因检测以及筛查项目中的沟通和培训等专业领域。指南推荐意见的形成考虑了目前最佳循证医学证据、中国女性群体的价值观念与偏好、成本和资源配置等因素。在应用本指南推荐的筛查和诊断技术时,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吴炅
关键词:乳腺癌
中国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清扫术多中心研究--CBCSG-001 5年随访结果
王永胜欧阳涛王启堂苏逢锡来世光吴炅尉承泽曹苏生王水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腋淋巴结清扫术生存率
首届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草案)被引量:8
2013年
首届中国进展期乳腺癌会议暨“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管理和综合治疗进展学习班”于2013年8月30日到9月1日在中国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为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编号2013—04—13—025(国),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进展期乳腺癌(advancedbreastcancer,ABC)与早期乳腺癌相比,没有公认的治疗标准,特别是在接受一线治疗后。
李惠平Hope.S.Rugo张瑾张频刘荫华李波李席如杨俊兰孙强吴炅陈佳艺耿翠芝王涛修典荣李青邸立军宋国红姜晗昉郭卫东苏乌云袁芃戚晓东康骅张嘉庆
关键词:复发转移乳腺癌继续教育项目临床肿瘤学
畅通特殊人群就医通道
2022年
为保障肿瘤患者、血透患者、孕产妇、精神疾病患者、心肌梗死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就医,上海市级医院调整诊疗布局、优化诊疗流程、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模式,初步建立了一套新冠肺炎疫情下特殊人群诊疗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方案。
吴炅丁小强王育邵阳何奔马延斌
Rab27A对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背景与目的:Rab蛋白属Ras超家族中有超过60个成员的最大的一个亚家族。Rab27A是这一家族中唯一一个明确涉及到人类遗传性疾病的成员。本研究探讨Rab27A对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Rab27A开放阅读框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其导入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同时采用RNA干扰的方法下调Rab27A的表达。测定Rab27A上调及下调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细胞比例、体外侵袭等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并采用RT-PCR方法来探讨Rab27A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①Rab27A的表达水平随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增强而增高。②上调Rab27A表达后导致乳腺癌细胞生长加速、S期细胞比例增多、凋亡细胞比例下降、体外侵袭能力增强。③CyclinD1、MMP-7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与Rab27A表达呈正相关,而p16的表达与Rab27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Rab27A通过调节Cyclin D1、MMP-7、MMP-9和p16基因的表达,从而在乳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和侵袭中发挥作用。
王劲松王福宾狄根红侯意枫李大强王磊张强鸽李文凤吴炅陆劲松沈镇宙朱学良邵志敏
关键词:乳腺癌凋亡肿瘤侵袭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