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灿
- 作品数:23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道支架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40例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4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首先采用经皮胆道置入支架术,术后2周行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胆道支架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共置入支架51只,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术1-5次,平均2.5次。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3例术后4个月因胆管二次梗阻再次进行支架植入术。开通时间平均为8.4个月,半年开通率为81.6%。术后随访3-32个月,术后6个月生存率为84.2%,术后12个月生存率为55.3%。结论胆道支架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双途径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疗效确切,创伤小,能显著缓解黄疸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支架开通时间和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 谢长远陈林军张军宪吴明灿
- 关键词:胆道内支架动脉化疗栓塞恶性胆道梗阻
- 多层螺旋CT检出冠状动脉钙化在男性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无创多层螺旋CT检出冠状动脉钙化在男性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男性患者168例,术前均行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104例,非冠心病患者64例。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钙化积分(300.62±330.17)分,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62.98±147.91)分,不同年龄组人群有着明显的差别。结论多层螺旋CT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有着重要意义。
- 谢长远吴明灿徐建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 磁共振成像在肛周脓肿及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肛周脓肿及肛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疑诊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检查组和MRI组,每组40例一般检查组行超声检查,MRI组进行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对照标准,分析MRI检查对各种类型肛周脓肿、肛瘘的检出率.结果一般检查组肛瘘主管诊断准确率、肛瘘内口诊断准确率、肛门直肠周围脓腔诊断准确率、肛瘘支管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0%(26/40)、70. 0%(28/40),57. 5%(23/40),52. 5%(21/40),MRI 组分别为92.5%(37/40)、77. 5%(31/40),87. 5%(35/40).95.0%(38/40),两组肛瘘主管诊断准确率、肛门直肠周围脓腔诊断准确率、肛瘘支管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9. 054 ,7. 116,8.865,均P <0. 05 ). MRI组手术有效率为67. 5%(27/40),明显高于一般检查组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935 ,P <0. 01)。结论采取MR1对肛周脓肿及肛瘘进行诊断.可以对脓肿与肛瘘的数目、累及范围、具体位置和周围结构关系进行准确判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吴兴国谢长远吴明灿毛立华马利安姚伟根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肛门疾病脓肿直肠瘘
-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免疫组化证实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12例患者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6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交界性或交界性偏低度恶性潜能5例,低度恶性4例,中-高度恶性7例。影像学表现为十二指肠区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平扫主要表现为实性或者囊实性混杂密度/信号,动态增强后实性肿块或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部分门脉期强化幅度高于动脉期;12例CT检查者中有10例伴有囊变或坏死区呈不均匀强化。16例肿瘤中3例病灶内见钙化,5例病灶内出现气体影。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T和MRI对其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其中MRI在显示病灶出血、囊变方面更具优势。
- 詹勇向子云谭琪蔡汉寿王静波吴明灿
- 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组织学
- Percheron动脉梗死10例临床表现及MRI特征
- 2021年
- Percheron动脉梗死由Percheron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双侧丘脑腹内侧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为丘脑循环障碍综合征众多临床表现类型中的罕见类型,单凭临床表现易误诊或漏诊[1]。MRI是早期确诊本病的最佳影像学成像手段[2]。现回顾性分析急性Percheron动脉梗死1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诊治的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10例,急性卒中样发病,发病2天内行MRI检查;MRI常规序列结合DWI序列证实为急性双侧丘脑腹内侧梗死,可伴或不伴中脑区域急性梗死。
- 韩春宏吴明灿王鸿林
- 关键词:脑循环障碍急性卒中早期确诊MRI特征急性梗死
- 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余姚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13日至2017年6月20日诊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常规剂量(对照组,n=40)及低剂量(观察组,n=40)扫描.观察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辐射剂量、淋巴结或血管间隙显示情况及图像特征表现.结果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剂量长度乘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32.98±2.57)mGycm、(44.29±3.47),均低于对照组的(127.66±5.03)mGycm、(44.29±3.47)(t=106.01、21.05,均P<0.05);观察组淋巴结或血管间隙显示清晰率为90.00%,对照组为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磨玻璃影、毛刺率分别为29.32%、31.58%,低于对照组的41.35%、4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94,均P<0.05);两组其他征象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应用于肺结核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具有辐射剂量低、诊断准确性高等优势.
- 徐彦辉李淑杰吴明灿马晓梅姚伟根
- 基于Gd-E0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的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的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方法选取肝局灶性病变患者62例,患者均进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分别行5 min、10 min、20 min延迟扫描,采用常规的低偏转角(10°)及大偏转角(20°)法获得肝胆期图像,比较Gd-E0B-DTPA结合低偏转角及大偏转角对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经Kappa检验,在低偏转角、大偏转角检测肝局灶性病变的k值中,5 min分别为0.95、0.95,10 min分别为0.93、0.82,20 min分别为0.96、1.00;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9.89、10.67、20.08、14.73、5.03、9.48,P均<0.05);病灶大小≤10 mm中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4.22、4.89、8.42、8.42、12.52、12.52,P均<0.05),各时间点检测恶性病灶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5.86、5.86、15.24、11.16、7.60、5.64,P均<0.05);肝癌中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7.63、6.23、8.16、4.94、6.34、6.34,P均<0.05);在转移灶检测中两者无明显差异(χ2分别=0.29、0.29、3.41、3.41、0.21、0.21,P均>0.05)。结论 Gd-E0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可提高对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 鲁鹏聪吴明灿姚伟根王圭茶陈财忠
- 关键词:肝局灶性病变
- 超声科医疗安全管理的体会
- 2019年
- 通过对当前超声科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与工作经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如合理设置专科、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加强科室间交流、合理排班等,旨在降低医疗安全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柳芳莉吴明灿王磊刘秧朱雯
- 关键词:超声科
- 医共体框架下管理模式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医共体框架下管理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医共体315例“医共体框架下管理模式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15例“非医共体框架下管理模式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生化指标、血压、药物规范使用状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吸烟、不锻炼、饮酒患者占比分别为12.38%、3.81%、31.75%,低于对照组吸烟、不锻炼、饮酒患者的20.32%、18.41%、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收缩压(SBP)、血清总胆固醇(TC)分别为(2.95±1.07)mmol/L、(126.53±63.47)mmHg、(4.76±1.28)mmol/L,观察组LDL、SBP、TC分别为(2.67±1.35)mmol/L、(114.52±17.05)mmHg、(4.41±1.73)mmol/L,观察组生化指标与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规范服药率为10.16%,观察组规范服药率为97.46%,对照组用药知晓率为58.73%,观察组用药知晓率为99.05%,观察组规范服药率与用药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精神健康评分为(76.78±6.86)分,观察组精神健康评分为(88.34±7.42)分,观察组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基于医共体框架下有效管理,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饮食与生活习惯,患者用药知晓率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
- 吴明灿李哲柳芳莉
-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生化指标规范用药
- 磁共振成像与增强CT扫描用于肝癌诊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增强CT扫描用于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2017年1-12月诊治的肝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扫描与MRI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病灶的阳性率、准确率及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对肝外病灶的检出情况(41.67%比3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肝内病灶检出率(94.44%)显著高于增强CT(77.78%)(χ2=8.361,P<0.05);MRI的漏诊率[5.56%(4/72)]、误诊率[1.39%(1/72)]均低于增强CT组[22.22%(16/72)、11.11%(8/72)],准确率[93.06%(67/72)]高于增强CT[66.67%(4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61、4.354、15.578,均P<0.05);MRI的敏感性[92.86%(52/56)]、特异性[93.75%(15/16)]均高于增强CT[71.43%(40/56)、50.00%(8/16)](χ2=8.675、7.575,均P<0.05)。结论:MRI用于肝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增强CT。
- 章莎莎吴明灿毛立华胡宁鲁鹏聪
-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图像增强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