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刚

作品数:149 被引量:994H指数:1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64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郁金
  • 25篇温郁金
  • 20篇药材
  • 18篇植物
  • 17篇石斛
  • 16篇栽培
  • 16篇铁皮石斛
  • 16篇种质
  • 15篇山药
  • 14篇中药
  • 13篇药用
  • 13篇种质资源
  • 12篇药用植物
  • 9篇银花
  • 8篇多糖
  • 7篇金银花
  • 7篇基因
  • 6篇道地
  • 6篇色谱
  • 6篇挥发油

机构

  • 70篇浙江省亚热带...
  • 4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7篇中国中医研究...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温州医学院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浙江省农业科...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 3篇浙江省中药研...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作者

  • 142篇吴志刚
  • 65篇陶正明
  • 44篇林淑芳
  • 33篇黄璐琦
  • 30篇姜武
  • 27篇邵爱娟
  • 25篇陈敏
  • 19篇冷春鸿
  • 19篇郭兰萍
  • 12篇袁媛
  • 10篇李林
  • 9篇李小侠
  • 9篇范传颍
  • 8篇姜程曦
  • 7篇付桂芳
  • 7篇王敏
  • 6篇崔光红
  • 6篇戴如琴
  • 6篇蒋超
  • 6篇吕冬梅

传媒

  • 20篇中国中药杂志
  • 20篇浙江农业科学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中药材
  • 6篇浙江农业学报
  • 5篇中草药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农技服务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现代农业科学
  • 2篇2007两岸...
  • 2篇2007年中...
  • 1篇中药研究与信...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14篇2012
  • 10篇2011
  • 16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1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泛指一切可用于药物开发的植物遗传资源,是所有药用植物物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的总和.狭义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通常是就某一具体物种而言的,是包括栽培品种(类型)、野生种、近缘野生种和特殊遗传材料(多...
黄璐琦邵爱娟吴志刚林淑芳
关键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药物开发物种多样性物种保护
文献传递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调查及保护系统的建立-杜仲、肉苁蓉保护生物学的研究
黄璐琦陈敏崔光红邵爱娟王瑷琦付桂芳肖苏萍林淑芳吴志刚王敏陈美兰赵润怀唐仕欢吕冬梅石少澜李达
该课题首次探讨了中药资源濒危和保护等级的评价标准,建立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数据库;初步制定了中药资源濒危等级量化评价标准;系统地对杜仲和肉苁蓉进行了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通过对杜仲、肉苁蓉保护生物学的研究...
关键词:
参薯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目的:研究参薯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收集20样品并对其原植物进行鉴定,样品进行ISSR分析,NTSYS-pc计算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结果:20样品被鉴定为参薯、褐苞薯蓣、山薯。参薯与褐苞薯蓣、山薯存在...
吴志刚冷春鸿陶正明魏余煌李林姜程曦
文献传递
药对川芎和赤芍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抗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观察被引量:92
2002年
本文观察了血府逐瘀汤中药对川芎和赤芍合用及川芎、赤芍单用对高脂大鼠血症降脂、抗氧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药合用及单用均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没有影响。提示在降脂作用方面 ,两药没有协同作用。川芎、赤芍分别单用 ,对MDA活性及NO的释放均没有影响 ,但合用血清MDA活性降低 ,NO释放增加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 :两药在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 ,产生协同作用。
梁日欣黄璐琦刘菊福吴志刚何希荣
关键词:川芎赤芍低密度脂蛋白高脂血症
野生葛根与栽培葛根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中药葛根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葛根野生品与栽培品药材性状区别:野生葛根呈长圆柱形,直径1~6cm,切面呈棕褐色,纤维性;栽培葛根呈长纺锤形,直径2~12cm,显粉性。显微组织方面区别表现在:葛根野生品根横切面晶鞘纤维束众多,有多层切向排列的分泌道群,木质部导管粗大,排列密集,淀粉粒较少;栽培品晶鞘纤维束、分泌道群均较少,木质部导管排列稀疏,径向排列,淀粉粒众多。结论葛根栽培品与野生品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上存在一定差异,外观性状的差异和根横切面晶鞘纤维束、导管和淀粉粒的多少和大小,可以做为两者的鉴别特征。
格小光冯学锋付桂芳李晓明吴志刚邵爱娟杨京玉刘思思
关键词:栽培品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
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不同产地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其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根有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常呈鳞片状剥落。丹参栽培品根多分枝,表面砖红色或红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显微组织方面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木质部导管有直径较大和较小的相间排列形成的导管束;有的产地样品皮层有石细胞。丹参栽培品无石细胞;导管径向或切向排列,未见导管束。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不同,其根较粗壮肥实,直径可达1.2 cm;质坚实,断面黄褐色,略呈角质样;根横切面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维管束19~24束,木纤维少。结论: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丹参在材性状与显微组织存在差异,可以通过药材外观形态、根横切面维管束的排列方式等特征鉴别。
付桂芳冯学锋格小光何希荣吴志刚杨京玉王金娥李晓明袁媛
关键词:丹参栽培品野生品道地药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
赤霉素对浙产华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华重楼种子萌发影响的试验,并检测最佳外源赤霉素处理华重楼种子的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在120 d范围内,赤霉素对华重楼种子的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且5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处理在第120 d萌发率达85.7%;外源赤霉素处理种子的内源赤霉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含量于90 d达到480.38 ng·g-1;赤霉素处理后90 d的内源脱落酸含量相比较0 d下降6.58 ng·g-1。500 mg·L-1赤霉素可有效促进华重楼种子萌发。
姜武詹建勇商建宏童健全吴志刚陶正明
关键词:华重楼赤霉素种子萌发
山药种质资源遗传亲缘关系与药材质量研究
[目的] 山药Dioseoreas pp.为薯蓣属(Dioscorea L.)周生翅组(Enantiophyllum Uline)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因其重要的药用价值被世界各国药典收载。我国是山药主要驯化中...
吴志刚
关键词:山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药材
文献传递
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分析部分山药品种遗传多样性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山药资源的多样性,为山药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山药栽培居群中的21个山药品种为试材,进行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Popgene 1.32软件计算遗传参数,UPGMA方法构建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309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9条;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8 1、Shannon信息指数为(I)0.441 6、居群间基因多样性(Ht)为0.289 1,阐明了山药居群间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居群内以河南温县薯蓣居群多样性最高,PPB为35.92%,而福建三明(FJSM)和浙江高楼(ZJRG)山薯居群多样性最低(PPB=0%);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65 8、基因流(Nm)为0.077 5,揭示山药居群间遗传变异大于居群内遗传变异;8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49 8~0.487 9,因栽培物种的不同被聚为4类;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标记可将21个山药品种分别归属到薯蓣、参薯、褐苞薯蓣、山薯种内。结论山药品种呈现较高遗传多样性,4种基原山药种间遗传差异较大,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是鉴别我国山药品种的有效方法。
吴志刚李小侠范传颖陶正明
三叶木通人工繁育研究
黄璐琦邵爱娟赵润怀王继永黄璐明熊大胜曹岚林淑芳孙玉茹谭洪根沈国林张东张寿文曹全胜郭春秋席再星吕冬梅郭兰萍陈敏吴志刚刘细珍赖学文葛菲刘庆华王文全梁永红王文龙李子辉
本研究运用生物学、植物栽培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和数理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对三叶木通开展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质量标准等系统研究,确定其生长环境、物候期,最佳繁殖方法...
关键词:
关键词:三叶木通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