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媛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肝癌
  • 6篇基因
  • 6篇肝癌细胞
  • 6篇肝刺激因子
  • 6篇癌细胞
  • 5篇凋亡
  • 4篇抗凋亡
  • 3篇转染
  • 3篇线粒体
  • 2篇蛋白
  • 2篇对线粒体
  • 2篇同源
  • 2篇人肝
  • 2篇人肝癌
  • 2篇肿瘤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细胞系
  • 2篇聚体
  • 2篇抗肿瘤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吴媛
  • 12篇安威
  • 5篇董凌月
  • 5篇陈莉
  • 4篇杨琳
  • 2篇阳志成
  • 2篇杜海军
  • 2篇王新楠
  • 1篇孙红柳
  • 1篇俞豪
  • 1篇赵彦艳
  • 1篇宋智刚
  • 1篇张静
  • 1篇刘贺佳
  • 1篇安云庆
  • 1篇张雪梅
  • 1篇杨荟敏
  • 1篇杨琳
  • 1篇李胜兰

传媒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Journa...
  • 1篇第五届全国肝...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位在线粒体的肝刺激因子对线粒体膜电势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可以保护肝细胞免受各种毒素的影响,但机制尚未清楚,研究探讨肝刺激因子保护肝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稳定转染FLAG-pcDNA 3.0/hHSS的肝癌细胞BEL-7402为模型,使用Alexa Flour 488、Hoechst 33342、MitoTracker 580分别将HSS、细胞核以及线粒体染色,观察HSS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当野生型7402细胞、转染空载体FLAG-pcDNA 3.0的7402细胞以及转染FLAG-pcDNA 3.0/hHSS的7402细胞受到线粒体膜孔道开放剂羰基氰化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的损伤后,用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荧光素酶检测ATP、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等,综合观察过表达HSS的肝细胞的抗损伤能力。结果在稳定转染hHSS基因的7402细胞中,大部分HSS与线粒体共定位;在CCCP作用下,对照组野生型7402细胞以及转染空载体的7402细胞MMP下降明显,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消失,ATP下降显著;实验组稳定转染hHSS基因的7402细胞MMP下降幅度较小,线粒体肿胀与嵴形态的改变明显减轻,ATP的含量较对照组高。结论肝刺激因子HSS在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可以稳定MMP,维持线粒体形态及细胞内ATP的水平,从而增强肝细胞抗损伤的能力。
张静1张静2李胜兰吴媛安威
关键词:肝刺激因子线粒体ATP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抑制人肝癌细胞内的肝刺激因子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对人肝癌细胞内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抑制HSS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凝胶迁移电泳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研究C/EBPα与HSS启动子的体外相互作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测定hHSS 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EMSA实验证实C/EBPα可以与hHSS启动子-343/-330区域内的C/EBPα结合位点结合,对hHSS表达具有负性调节作用,C/EBPαsiRNA转染入HepG2细胞后,hHSS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升高。但C/EBPα表达下降并不影响EGF对hHSS表达,而EGF不改变C/EBPα的活性和表达。结论 C/EBPα可通过C/EBP位点抑制hHSS的表达,但不参与EGF对hHSS的转录调节过程。
吴媛董凌月安威
关键词:肝刺激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重组人肝刺激因子非融合性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2006年
目的构建人肝刺激因子(human 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HSS)体外表达体系。方法hHSS基因片段经PstⅠ和NdeⅠ消化后,应用T-A克隆技术,克隆到质粒pT7-7载体,通过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及DNA测序反应鉴定hHSS基因。再将pT7-7-hHSS表达载体转化到BL21(DE3)中表达,通过超滤膜及阴离子交换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结果表达产物在15 000处有一明显条带,蛋白质肽指纹图谱分析与预期结果相符,经Western blot杂交印证,该15 000蛋白质为hHSS。结论通过构建pT7-7-hHSS原核表达体系,能正确高效地表达hHSS。
刘贺佳吴媛杨琳安威
关键词:原核表达载体基因表达
肝刺激因子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系的方法建立与表达鉴定
2015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的BEL-7402肝癌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鉴定后的Flag-HSS-pc DNA3.0质粒转染到肝癌细胞系BEL-7402中,进行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鉴定HSS 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证实HSS基因能在稳定转染的肝癌细胞系中表达,并定位于线粒体中。同时发现在稳定转染细胞中HSS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也均高于野生型BEL-7402细胞。结论目前已成功构建稳定转染HSS的BEL-7402肝癌细胞系。为深入研究HSS的生理功能提供实验工具和研究基础。
吴媛张静董凌月安威
关键词:肝刺激因子人肝癌细胞转染
肝刺激因子(HSS)通过抑制线粒体膜电势保护肝细胞的机制探讨
吴媛
关键词:肝刺激因子线粒体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几种不同提取线粒体的方法对线粒体含量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的提取线粒体的方法对线粒体蛋白浓度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普利莱试剂盒提取方法和Pierce线粒体提取试剂盒方法分别提取线粒体,测定提取得到的线粒体蛋白浓度、污染情况和活性。结果同样数量的细胞采用普利莱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蛋白浓度高于其他2种方法所提取的线粒体蛋白浓度(P<0.05);采用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测定提取的线粒体发现采用普利莱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中胞质蛋白污染较其他2种方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少,线粒体纯度高;测定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和ATP含量后发现同样采用普利莱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活性最高。结论普利莱法提取线粒体的方法优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和Pierce线粒体提取试剂盒方法。
吴媛董凌月安威安云庆
关键词:线粒体
门静脉及股静脉注射对导入基因在肝脏表达影响的比较
2017年
目的研究外源基因的门静脉途径和股静脉途径注射对导入基因在肝脏内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门静脉和股静脉的注射方法将包装好的连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导入小鼠体内。在注射后不同时间处死小鼠,分离肝脏,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HE染色检测评价两种方法对肝脏的损伤,利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测定目的基因和载体标签蛋白在肝脏内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注射3d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门静脉注射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明显高于股静脉注射组;HE染色结果同样表明门静脉注射组肝组织内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较股静脉注射组更明显;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显示门静脉注射后,目的基因在肝脏内的表达明显早于股静脉注射组,但至注射后7d时两组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已无明显差异。结论与门静脉注射相比,股静脉注射外源基因对肝脏基本没有损伤,目的基因的表达虽然较晚,但也能达到门静脉注射水平。
吴媛俞豪俞豪王欣董凌月安威
关键词:基因治疗门静脉注射
人肝刺激因子(hHSS)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性分析
人肝刺激因子(human 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HSS)作为肝细胞源性活性因子可能在肝再生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对hHSS基因转录特点研究有助于阐明其作用机制。因此我们应用hHSS ...
董凌月王新楠吴媛安威
文献传递
rhGH对成人肝细胞系HL7702及肝癌细胞系HepG2 JAK/STAT信号的影响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与天然人生长激素(GH)是有结构相同的191氨基酸多肽蛋白,具有提高肝细胞多种蛋白质mRNA的表达,促进肝细胞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低蛋白血症;促进糖原异生,提高糖利用率等生理功能。近...
宋琪张雪梅吴媛陈德喜安威丁惠国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肝组织肝癌细胞
人重组肝刺激因子增强肝癌细胞抗凋亡的作用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人重组肝刺激因子在制备抗肿瘤细胞凋亡的药剂中的用途。所述的人重组肝刺激因子纯化后为分子量是31kD的同源二聚体蛋白,等电点为4.5,在pH4-10和温度≤80℃的环境中结构稳定。本发明还涉及人重组肝刺激因子在抗...
安威吴媛陈莉阳志成杨琳杜海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