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杨

作品数:13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学成
  • 4篇化学成分
  • 3篇三萜
  • 3篇中药
  • 2篇三萜酸
  • 2篇雷公藤
  • 1篇党参
  • 1篇东北刺人参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活性
  • 1篇野生
  • 1篇阴行草
  • 1篇植物药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中草药
  • 1篇肉苁蓉
  • 1篇蛇床子
  • 1篇射线衍射
  • 1篇蓑衣

机构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西中医药研...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云南大学
  • 1篇石家庄以岭药...

作者

  • 13篇吕杨
  • 11篇郑启泰
  • 2篇马鹏程
  • 2篇陈家源
  • 2篇卢多
  • 2篇王雪芬
  • 2篇卢文杰
  • 2篇闫玮
  • 1篇顾新宇
  • 1篇孔令义
  • 1篇徐珞珊
  • 1篇蔡金娜
  • 1篇张宏桂
  • 1篇王峥涛
  • 1篇陈于澍
  • 1篇陈建伟
  • 1篇袁铸人
  • 1篇张慧燕
  • 1篇徐朝晖
  • 1篇田之悦

传媒

  • 4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Acta B...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3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来自于肉苁蓉的一个新天然产物
1999年
从中药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中得到一个新天然产物,2,5-二氧-4-咪唑烷基-氨基甲酸,经光谱鉴定和X-射线衍射推定其化学结构和立体构型。
徐朝晖吕杨
关键词:肉苁蓉中药
罗汉果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被引量:37
1996年
从葫芦科植物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根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并鉴定了2个三萜酸:罗汉果酸甲(siraiticacidA)和罗汉果酸乙(siraiticacidB),为葫芦烷型新化合物。
王雪芬卢文杰陈家源龚敏阳李宇红卢多吕杨郑启泰
关键词:三萜酸化学成分中草药
阴行草中木脂素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自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地上部分分得一微量单体化合物,经单晶X衍时分析确定其为木脂素类化合物丁香脂素,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木脂素类化合物,丁香脂素亦为首次从玄参科植物中获得。
张慧燕阎文玫吕杨郑启泰
关键词:阴行草木脂素类
中药蛇床子的粉末X衍射分析被引量:56
1999年
对3种及不同产地12个样品的中药蛇床子进行了粉末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蛇床子的衍射图谱按其几何拓扑性质大致可分为4类相似衍射模糊图形,与TLC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为中药鉴别提供了新的谱学分析依据。
周俊国吕杨郑启泰蔡金娜王峥涛徐珞珊
关键词:中药蛇床子
降五环三萜──蓑衣莲酮的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从云南省玉溪地区产蓑衣莲的根部得到一种降五环三萜,经光谱分析及其衍生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为新化合物蓑衣莲酮。
高诚伟陈于澍赵树年吕杨田之悦郑启泰
芬乐胺晶G型、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芬乐胺晶G型、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具体是公开了芬乐胺化合物(化学名:反式‑2‑(2,5‑二甲氧基苯基)‑3‑(4‑羟基‑3‑甲氧基苯基)‑N‑(4‑羟苯乙基)丙烯酰胺)的晶G型、其制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
吕杨杨世颖刘耕陶张丹鲍秀琦谢平
文献传递
雷公藤内酯酮的半合成方法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雷公藤环氧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中起抗炎免疫及雄性抗生育活性的主要一类化合物。药理试验表明,在这类化合物中,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Ⅰ)反映的两类活性效价的差值最大,其抗生育单剂量效价比免疫抑制活性高约12倍,具有一定的雄性抗生育活性优势,展现了一定的抗生育前景。
马鹏程闫玮吕杨郑启泰
关键词:雷公藤雷公藤内酯酮
明党参中水溶性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被引量:19
1995年
本文报道从伞形科植物明党参根的水溶液中,分离得一种无色结晶(晶Ⅵ),经理化、色谱、光谱和x-衍射分析,确定晶Ⅵ为L-天门冬酰胺(L-Asparagine)。晶Ⅵ是从该植物中首次得到,药理实验证明其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用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不同产地药材中的含量,结果表明,江苏句容产者含量最高,为1.07%。
李祥陈建伟孙骏袁铸人吕杨卢多郑启泰
关键词:明党参中药化学化学成分
新雷公藤内酯四醇的研究被引量:10
1995年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 ilfordiiHook. f.)的叶和根中分离到一个新的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据其理化性质,UV、IR、MS、1H-NMR、13C-NMR、13C-NOE、2D-COSY、2D-NOESY 和选择性远程DEPT谱等光谱数据分析,并结合分子图形学和分子力学计算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命名为新雷公藤内酯四醇(neotriptetraolide).
马鹏程闫玮吕杨郑启泰
关键词:雷公藤化学成分
罗汉果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24
1998年
从葫芦科植物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Swingle)C.Jeffery根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并鉴定另2个新的葫芦烷型失碳三萜酸罗汉果酸丙(siraiticacidC)和罗汉果酸丁(siraiticacidD)。
王雪芬卢文杰陈家源李宇红龚敏阳吕杨吴楠郑启泰
关键词:三萜酸化学成分植物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