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煌阳
-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难治性晚期肺外恶性肿瘤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晚期肺外恶性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4例Ⅲ~Ⅳ期肺外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的方法,按照RECIST标准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按照NCI CTC 3.0每周期后评价毒性。结果 24例患者可以评价客观疗效及进行不良反应评价。PR 4例,SD 16例,PD 4例,RR 16.7%(4/24),DCR 83.3%(20/24);生活质量改善8例(33.3%,8/24),稳定11例(45.8%,11/24),5例下降(20.8%,5/24)。3/4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5例(20.8%),血小板下降3例(12.5%),恶心、呕吐9例(37.5%)。另外有3例(12.5%)心电图T波、ST-T改变。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化疗联合应用,能改善和稳定多种难治性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观察。
- 陈建清史涛陈玉强吴晓安叶煌阳许丽贞陈剑波邱钧
-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抗肿瘤血管生成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后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疗效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中高危、高危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IPI≥3)化疗后加与不加口服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行CHOPE21或CHOP14方案化疗6周期后完全缓解(CR)40例,随机分为口服沙利度胺维持组(n=20)与观察组(n=20)。主要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次要观察终点为总生存(OS)和不良反应。结果维持组中位PFS为10.6个月,观察组为6.7个月(P=0.036)。维持组1、2、3年OS分别为80%、55%、45%,观察组分别为75%、45%、40%(P分别为0.705、0.527、0.749)。维持组仅有轻微血液学毒性。结论中高危、高危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IPI≥3)化疗后予口服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可以延长PFS,但不能提高生存率,能否改善长期生存有待临床进一步加以研究。
- 叶煌阳张映红吕晓君
-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沙利度胺
- 西妥昔单抗与恩度联合靶向治疗晚期胃癌一例
- 2008年
- 患者男,55岁。20年前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2007年2月26日胃镜检查显示,残胃及吻合口处见新生物隆起,大小约4cm×5cm。病理活检:(吻合口)低分化癌。术前血HGB57g/L,纠正贫血后于2007年3月14日行残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残胃)腺鳞癌,隆起型,大小10.5cm×8.5cm×7cm,侵及胃壁全层,两切端未见癌累及。淋巴结(5/8个)见癌转移(空肠系膜淋巴结1/1个,胃周围淋巴结1/2个,肠系膜根部淋巴结3/5个)。
- 叶煌阳孙龙张映红李晓虹李佳艺
- 关键词:胃肿瘤西妥昔单抗恩度靶向治疗
- 三阴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R-α36、EpCAM、S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36、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 CAM)、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在三阴乳腺癌(TNB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TNBC患者的石蜡标本62例,其中48例有对应的术后转移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α36、Ep CAM、Sox2在48例TNBC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ER-α36、Ep CAM、Sox2蛋白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且分析TNBC组织中ER-α36、Ep CAM、Sox2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在TNB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R-α36、Sox2的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 CAM的高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织中,ER-α36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p CAM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期有关(P<0.05),而Sox2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Ep CAM与Sox2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790,P<0.05)。结论 ER-α36和Sox2的高表达提示着TNBC的高侵袭性,且Ep CAM与Sox2在TNBC的侵袭转移中发挥着协同作用,ER-α36、Ep CAM、Sox2均可作为TNBC侵袭转移的潜在分子治疗靶标。
- 李佳艺游雪叶叶煌阳张映红
-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 R-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并暴发性乙型肝炎一例
- 2009年
- 患者男,43岁,以"反复中上腹隐痛2个多月"为主诉就诊本院。2003年3月14日胃镜示:“胃角变形,见半弧型溃疡与胃窦后壁连成一片,周边黏膜隆起,溃疡不规则呈地图状外观。胃窦后壁见一约2cm×1cm溃疡面。诊断:胃角、胃窦溃疡。HP-”。2003年3月20日活检病理示:“(胃角、胃窦)胃黏膜相关淋巴瘤,以大细胞为主,弥漫型,中度恶性。CD20+”。
- 叶煌阳张映红洪瑞芬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乙型肝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暴发性胃窦溃疡上腹隐痛
- 雷帕霉素联合碘-125粒子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联合碘-125(I125)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按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治疗计划,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将I125植入肿瘤内,处方剂量为90 Gy。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雷帕霉素,每次2 mg,每天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CT扫描,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的卡式体能状态评分(KPS)、体重指数(BMI)和疾病进展时间(TTP);记录2组的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43.48%)显著高于对照组(30.43%,P<0.05);2组患者治疗后KPS、BMI和TTP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P<0.01),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5);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03个月,1年生存率为7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16个月和63.35%(P<0.05)。2组患者在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伤、贫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联合I125粒子植入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中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提高患者KPS、BMI及TTP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少。
- 冯骁周玉明叶煌阳
- 关键词:雷帕霉素碘-125非小细胞肺癌
- 感染乙肝病毒的恶性淋巴瘤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安全治疗方法。方法8例感染HBV的NHL接受R-CHO方案化疗4~6周期及预防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A组),28例NHL接受R-CHOP方案化疗4~6周期(B组)。结果A组CR率(CR+CRu)为75.0%,B组CR率为85.7%(P=0.121)。Ⅰ~Ⅱ级肝功能损害发生率A组为12.5%,B组10.7%(P=0.715)。A组中未发生HBV再激活,B组中有1例HBsAg阴性而HBsAb阳性发生HBV激活(P=0.638)。结论感染HBV的NHL应用R-CHO联合方案治疗及在化疗前预防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HBV再激活。
- 叶煌阳张映红洪瑞芬李晓虹陈莉林叶峰李佳艺蔡铭泉杨海燕
- 关键词:乙肝病毒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
- 感染乙肝病毒的恶性淋巴瘤应用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感染乙肝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预防应用拉米夫定在降低HBV再激活、减少肝功能损害方面的作用。方法 21例感染HBV的NHL接受CHO方案化疗4~6周期及预防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A组),69例NHL接受CHOP方案化疗4~6周期(B组)。结果 A组CR率为38.1%(8/21),B组CR率为42.0%(29/69)(P=0.2579);A组有19.0%(4/21)化疗后肝功能损害,B组有14.5%(10/69)化疗后肝功能损害(P=0.0725);A、B组均未发生HBV再激活。结论感染HBV的NHL应用CHO联合方案治疗及在化疗前预防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HBV再激活、减少肝功能损害。
- 叶煌阳张映红洪瑞芬
- 关键词:乙肝病毒非霍奇金淋巴瘤拉米夫定
- 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及智能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婴幼儿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及2周的行为神经评分、血清胆红素及出生半年及1年后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前、后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的行为神经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婴幼儿(P<0.05);治疗后半年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也明显低于同时期的正常婴幼儿(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的行为神经及智能发育均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对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以免对婴幼儿的生长造成损伤。
- 姚拥华陈玲许锦平叶煌阳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智能发育
- 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化疗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84例进行本次临床研究,其中研究组(n=30)采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FOLFOX-6治疗,对照组(n=54)采用单纯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隔14d治疗1次,连续治疗3-5次。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结果研究组的缓解率46.67%、总有效率8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1%、62.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7.0个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21.0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0、15.0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个月存活18例、失访2例,对照组24个月存活24例,失访3例,研究组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0%vs.44.44%,χ2=1.867)。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曾茹陈莉林叶煌阳张映红吕晓君
- 关键词:转移性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