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宏晖

作品数:106 被引量:1,014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8篇子宫
  • 23篇盆腔
  • 22篇脱垂
  • 18篇内膜
  • 18篇腹腔
  • 17篇腹腔镜
  • 16篇手术
  • 16篇子宫内膜
  • 16篇宫内
  • 16篇宫内膜
  • 14篇盆底
  • 14篇盆腔器官
  • 14篇盆腔器官脱垂
  • 14篇器官
  • 14篇器官脱垂
  • 13篇阴道
  • 13篇疗效
  • 10篇妇科
  • 9篇宫颈
  • 8篇盆底重建

机构

  • 105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市隆福医...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东城区...
  • 2篇北京市丰台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06篇史宏晖
  • 55篇郎景和
  • 54篇朱兰
  • 26篇樊庆泊
  • 21篇刘海元
  • 16篇龚晓明
  • 15篇于昕
  • 13篇孙大为
  • 13篇陈娟
  • 11篇冷金花
  • 10篇刘珠凤
  • 9篇王姝
  • 9篇刘玉婷
  • 8篇孙智晶
  • 6篇胡惠英
  • 6篇杨秀玉
  • 5篇孙之星
  • 4篇刘小春
  • 4篇刘秀
  • 3篇王真

传媒

  • 2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6篇生殖医学杂志
  • 11篇实用妇产科杂...
  • 6篇现代妇产科进...
  • 6篇中国实用妇科...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腔镜外科...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大众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能聚焦超声与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高能聚焦超声(HIFU)与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的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68例病理诊断为NNEDV的患者,25例失访,将243例随机分为HIFU组(119例)和药物组(12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进行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效果与年龄、病程及病理类型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症状评分分别为0.9±0.9、0.9±0.8,体征评分分别为3.9±2.0、3.8±1。4,评分减少,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5±5、25±4,评分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药物组患者症状改善优于HIFU组患者,而HIFU组患者的体征改善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IFU组疗效及体征改善均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及病理类型为硬化性苔藓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与药物相比,HIFU治疗具有显著改善皮肤损害和提高治愈率的特点,对于病程长、病理类型为硬化性苔藓的患者可选择HIFU治疗。
史宏晖朱兰杨毅金杭美李瑞珍梁志清郎景和
关键词:外阴疾病多中心研究
卵巢肿瘤中线粒体DNA D-环区的突变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D-环区在卵巢肿瘤中的突变情况。方法选择25例卵巢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组织,用PCR方法将线粒体DNAD-环区同时扩增测序。结果在25例卵巢肿瘤中有8例存在线粒体DNAD-环区突变,突变率为32%,突变位点26个。在26个突变位点中,19个突变位点存在于2例交界性肿瘤中,6个属于微卫星不稳定。25例肿瘤中有11个基因库未记载的新的多态性变化。结论线粒体DNAD-环区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卵巢肿瘤中突变率较高。
史宏晖廖永新严婉嫦杨秀玉
关键词:线粒体D-环区突变多态性卵巢肿瘤
雌激素依赖型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确诊时多数为雌激素依赖型I期子宫内膜癌,经规范化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预后较好。近年来年轻患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随着对疾病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年轻患者保留生理及生育功能的治疗越来越备受妇科医生的关注。本文就雌激素依赖型I期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手术、腹腔冲洗液阳性处理及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杨露刘海元史宏晖樊庆泊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腹水液保守治疗
第19届国际妇产科联盟会议纪要:普通妇科部分被引量:2
2010年
第19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会议于2009年10月3-9日在南非首都开普顿的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世界的近万名妇产科界同道汇聚一堂,中国有200余位妇产科医师参加了会议,并有部分代表在会上进行了交流。FIGO会议每3年1届,本次会议的内容涉及妇产科学的各个方面,现将普通妇科部分的内容介绍如下。
王沂峰史宏晖朱兰
关键词:国际妇产科联盟妇科妇产科医师FIGO妇产科学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PEM)是指发生于会阴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种植学说被多数学者认可,近年来干细胞理论被作为PEM的新学说,可能与所有经典学说有关。PEM多继发于分娩后的会阴损伤,表现为伴随经期的周期性疼痛结节,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推荐行广泛性病灶切除,对于有肛门括约肌受累的还需行肛门括约肌成形术。由于临床罕见,为提高诊疗水平,力求早期诊断及治疗。本文对PEM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高雪史宏晖
关键词: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 1 SUI的手术治疗 SUI的手术指征为中、重度及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SUI。既往针对SUI的手术方式有150余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临床实践,耻骨后膀胱颈悬吊术作为最早和有效的抗SUI手术被业内肯定,并以此手术为金标准术式评价后来的各种新术式。
朱兰史宏晖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膀胱颈悬吊术手术指征
阴道无张力吊带悬吊术后网带侵蚀8例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阴道无张力吊带悬吊术后网带侵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8例网带侵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中7例为阴道网带侵蚀,1例为膀胱网带侵蚀。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异物感、疼痛及反复泌尿系感染。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前壁出现吊带网片,膀胱镜检查可见网带已穿透膀胱黏膜。阴道网带侵蚀者可修剪外露网带,而膀胱网带侵蚀者则需去除侵蚀的网带。结论:应严格掌握阴道无张力吊带悬吊术的手术指征,严密长期随诊,根据网带侵蚀部位和侵蚀网带大小选择治疗方法。
史宏晖朱兰郎景和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补片
居家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持续改善的作用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评估经过在院短期盆底电生理治疗后,居家继续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持续改善的作用。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60例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妇女入选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只接受为期4周的在院盆底电生理治疗;观察组30例,在完成与对照组相同的在院短期治疗后,在医师指导下,应用便携式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居家继续进行12周的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后6、9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1h尿垫试验检测漏尿量,并检测盆底电生理参数,应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v)评估患者尿失禁症状的主观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9个月随访,对照组和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漏尿量的平均降幅分别为(75±24)%、(9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盆底I类肌纤维肌力(4.4±0.7)、Ⅱ类肌纤维肌力(4.8±0.4)和阴道动态压力[(96±12)emil20,1emil:0=0.098kPa]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2±1.0、4.3±0.9、(86±10)emil:01,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失禁主观症状ICI-Q-SF评分[分别为(1.8±1.7)和(6.5±2.9)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在院短期盆底电生理治疗后,居家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功能有持续改善作用。
孙智晶朱兰郎景和王巍史宏晖庞红霞史欣文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电刺激疗法骨盆底
妇科重症感染8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妇科重症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8例妇科重症感染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盆腔包块为主,4例(50.0%)出现感染性休克,4例(50.0%)感染病灶累及肠道。急诊手术6例(75.0%),囊肿剔除及脓肿引流2例,患侧附件切除3例,全子宫患/双侧附件切除3例。术后1例切口感染,1例发生小肠穿孔、应激性心肌病,1例肺栓塞。随诊率87.5%(7/8),随诊2~74个月,1例术后8个月盆腔炎复发,保守治疗好转。结论:盆腔脓肿延误诊治及脓肿破裂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及时手术干预。妇科重症感染患者多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感染病灶易累及肠道,需多科合作。术后并发症凶险,围手术期严密监护十分重要。
刘玉婷史宏晖于昕王姝樊庆泊刘海元
关键词:盆腔脓肿重症感染
经腹膜外联合会阴完整切除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2019年
1病例报告患者,32岁,因外阴肿物进行性增大5年,于2018年3月9日入我院。患者5年前扪及左侧外阴一直径约1cm肿物,质软,界清。2014年7月中旬肿物增大至直径3cm左右,患者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当地医院考虑“左侧尿生殖膈缺损并疝形成”,遂行左侧尿生殖膈缺损并疝修补术。
马骁王涛商晓潘如朱兰郎景和史宏晖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完整切除经腹膜外会阴疝修补术病例报告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