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逸 作品数:14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肝硬化脾亢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脾亢)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脾切除术的136例肝硬化脾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1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48±11)岁。病毒性肝炎113例,肝豆状核变性8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后有无发生PVT,将患者分为PVT组(77例)和非PVT组(59例)。收集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VT形成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诊断最佳界值。结果肝硬化脾亢脾切除术后PVT发生率57%(77/136),75%(58/136)的PVT发生在术后10 d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内镜治疗史、术前凝血酶时间(TT)、脾脏长径、脾肋间厚径、门静脉内径、术前脾静脉内径和术后门静脉内径、手术当天及术后5~6 d RBC、手术当天Plt、术后2~4 d TT与术后PVT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内镜治疗史、手术当天Plt、术后门静脉内径是术后P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56,1.020,1.44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手术当天Plt>62×10^(9)/L诊断术后PVT的敏感度0.597,特异度0.593;术后门静脉内径>13.5 mm诊断术后PVT的敏感度0.390,特异度0.864。结论肝硬化脾亢脾切除术后PVT发生率较高,术后门静脉内径>13.5 mm、术后当天Plt>62×10^(9)/L及内镜治疗史是肝硬化脾亢脾切除术后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 苏日顺 卢逸 庄宝鼎 张译 李彦杰 徐见亮关键词:门静脉血栓 肝硬化 脾切除术 脾功能亢进 门静脉内径 活化态肝星状细胞调控肝细胞癌微血管形成的机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活化态肝星状细胞(aHSC)调控肝细胞癌(肝癌)微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组织标本来源于2013年1月至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25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29~75岁,中位年龄54岁。分别取肝癌组织(肝癌组)、癌旁组织(癌旁组),同时选取21例正常肝组织作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血管生成素(Ang)-1、分化群(CD)34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ng-1表达水平。肝癌组织SMA高表达为aHSC的标志。3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肝癌组、癌旁组和对照组SMA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4.56±0.64)×10^4、(2.71±0.37)×10^4、(2.25±0.48)×10^4,肝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和对照组(LSD-t=7.09,7.42;P〈0.05)。3组Ang-1光密度值分别为(3.11±0.27)×10^5、(2.28±0.20)×10^5、(1.26±0.15)×10^5,肝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和对照组(LSD-t=3.00,3.14;P〈0.05)。3组Ang-1表达相对灰度值分别4.33±1.17、1.62±0.33、1.60±0.38,肝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和对照组(LSD-t=2.71,2.74;P〈0.05)。3组CD34光密度值分别为(18.30±0.36)&#215;103、(5.75±1.17)&#215;103、(2.75±0.72)&#215;103,肝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和对照组(LSD-t=3.21,3.36;P〈0.05)。SMA与Ang-1、CD34,Ang-1与CD34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442,0.449,0.582;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SMA、Ang-1、CD34呈高表达,且三者密切相关。肝癌组织中存在SMA标记的aHSC,aHSC可能通过分泌Ang-1促进肝癌微血管形成。 李龑杼 林楠 卢逸 朱冰 许瑞云关键词:血管生成素1 微血管 肝星状细胞 活化态肝星状细胞对肝细胞肝癌血管生成、肿瘤增殖及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活化态的肝星状细胞(HSC)通过调节肿瘤微血管生成促进肝细胞癌生长、转移的作用.方法 体内采用免疫缺陷小鼠肝脏原位HCC模型,分为单独肝癌细胞(H22)注射组及H22+不同浓度HSC联合注射组.50d后对免疫缺... 林楠 卢逸 陈之巨 许瑞云肝细胞癌合并胰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9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合并胰腺癌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肝癌合并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男,43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因“肝癌消融术后3年,检查发现胰体肿物4d”入院。既往有慢性HBV感染史20余年。3年前因肝癌行超声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术。MRI复查示肝癌消融术后改变,胰腺良性肿瘤。超声造影示肝内消融灶内无明显血流灌注,胰腺癌并脾动脉受侵犯。入院诊断为肝癌合并胰腺癌。经过积极术前准备,于2017年7月12日行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结果示胰腺中低分化腺癌,伴神经侵犯,肠系膜上动脉旁淋巴结和脾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临床分期为T2N1M0,ⅡB期。术后予6个周期的GX辅助化疗方案,化疗期间无明显并发症,目前患者无瘤生存超过24个月。结论肝癌合并胰腺癌的发生可能与慢性肝炎有关。临床诊断主要靠高质量的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根治性切除手术及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是实现长期无瘤生存的重要决策。 庄宝鼎 卢逸 凌云彪 成娜 邓美海 许瑞云 徐见亮关键词:胰腺肿瘤 鱼刺致肝脏炎性假瘤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鱼刺致肝脏炎性假瘤(IPT)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鱼刺致肝脏IPT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规定。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病史、诊治经过及预后随访等,总结此类罕见病例的诊治特点。结果患者因“反复右上腹痛3年余,加重伴胃纳差1个月”就诊。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发现WBC、GGT、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等均升高。腹部超声、CT、MRI均未能排除肝内胆管细胞癌可能。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活检术诊断肝内肿物为炎性病变。经抗感染治疗后肝脏占位未见明显缩小,且临床症状仍反复。遂于2015年12月15日开腹探查,发现鱼刺从胃窦部进入肝左叶,行肝部分切除、鱼刺取出、胆囊切除、广泛粘连松解及胃壁穿孔修补术。术后病理证实肝脏肿物为肝脏IPT。出院1个月患者一般状态良好,实验室各项检测结果均恢复正常。复查腹部增强CT显示手术部位未见残留病灶。结论鱼刺等异物致肝脏IPT是一种罕见肝内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表现易误诊为肿瘤,病理活检对于IPT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手术取出异物并修补消化道穿孔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庄宝鼎 木斯他巴•买买提热依木 卢逸 李彦杰 苏日顺 邓美海 徐见亮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 活化态肝星状细胞与肝癌间质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与意义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简称肝癌)是全球第6位,我国第3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肝癌年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的第二位。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估计,2000年全球... 卢逸关键词:肝细胞癌 肝星状细胞 PDGF-BB 促血管生成 文献传递 微波止血分离器在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2020年 目的分析微波止血分离器在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连续收治的126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1例,女性15例,年龄25-75岁。根据肝切除手术器械不同分为微波刀组(n=42)和超声刀组(n=84)。微波刀组使用微波止血分离器切除肝癌,超声刀组使用超声刀切除肝癌。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前肿瘤直径、肿瘤数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波刀组术中出血量为100.0(100.0,200.0)ml,低于超声刀组的300.0(100.0,4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刀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AST、ALT均低于超声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波刀组术后第1天、第3天白蛋白高于超声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波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42),低于超声刀组并发症发生率20.2%(17/84),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合理掌握指征的情况下,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止血分离器切除肝癌组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更少,肝功能损伤更轻。 徐见亮 卢逸 庄宝鼎 张译 李彦杰 许明星 邓美海关键词:肝切除术 超声刀 术中出血 肝功能 活化态肝星状细胞促进肝癌血管新生的机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活化态肝星状细胞(a HSC)促进肝癌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 a HSC分别连续培养1、3、5、7 d后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 HSC血管生成素-1(Ang-1)m 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a HSC的Ang-1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观察a HSC对肝血管内皮细胞(HVEC)增殖的影响。小管形成实验观察a HSC对HVEC成管作用的影响。实验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 a HSC培养1、3、5、7 d,其Ang-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24、1.920±0.080、6.230±0.320、7.820±0.380,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LSD-t=7.32,13.68,8.34;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ng-1与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a SMA)共同表达于a HSC。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结果显示,a HSC促进HVEC的增殖,加入Ang-1抗体后,a HSC促进HVEC增殖的能力减弱。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a HSC条件培养基的作用下,HVEC可以聚合并逐渐形成管状结构,而加入Ang-1抗体后,微血管形成明显减少。结论 a HSC可能通过分泌Ang-1促进肝癌中HVEC的增殖及血管生成。 唐亚军 潘楚芝 卢逸 汤照峰 林楠关键词:肝细胞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 骨髓间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调控肝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培养上清液对肝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BMSC治疗肝纤维化的旁分泌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细胞分离相结合提取BMSC。培养48h的BMSC细胞培养上清液按BMSC不同处理(培养)时间和含量两种方法建组。不同处理时间建组:取培养48hBMSC上清液处理肝细胞(完全培养),分为处理24h、48h、72h组,对照组为1640培养基处理24h的肝细胞。不同含量BMSC建组:实验1组为完全BMSC培养上清液(含肝细胞的6孔板中每孔加入BMSC上清液2ml)处理肝细胞;实验2组为部分BMSC培养上清液(每孔加BMSC上清液1ml+1640培养基1ml)处理肝细胞;对照组为完全细胞培养基(每孔加1640培养基2ml)处理肝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BMSC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情况及培养时间对其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观察肝细胞细胞分期和检测凋亡细胞数;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样本上清液中白蛋白的表达。结果 BMSC分泌HGF,其含量变化具有时间依赖性。加入BMSC培养上清液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中的培养上清液可以明显促进肝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处理72h>处理48h>处理24h,均为P<0.05);实验组(1组、2组)的白蛋白分泌较对照组上调,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白蛋白含量增加。结论 BMSC有可能通过分泌HGF促进肝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促进白蛋白分泌,从而抑制肝脏纤维化。 谭雷 胡昆鹏 徐丽南 姚志成 徐见亮 林楠 卢逸 许瑞云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细胞 肝纤维化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指征再思考——388例胆囊切除术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388例PLG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12例,女176例;年龄18~80岁,中位年龄41岁。采用ROC曲线确定良恶性病变的最佳预测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LG恶变的危险因素,绘制Nomogram图预测良性病变发生概率。结果 ROC曲线显示,术前彩超提示直径12.0 mm为良性PLG诊断的最佳界值,14.5 mm为恶性PLG诊断的最佳界值。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彩超提示直径<12 mm、数目多发、无血流、不合并胆囊结石是良性PLG的独立影响因素(OR=2.341,2.179,2.159,2.195;P<0.05);术前彩超提示直径≥12 mm和血胆固醇异常是恶性PLG的独立影响因素(OR=9.642,2.601;P<0.05)。绘制诊断良性PLG的临床因素Nomogram图,结果显示PLG直径权重最大,直径<12 mm良性病变可能性大。结论胆囊息肉直径≥12 mm 可能是胆囊息肉患者胆囊切除的最佳指征,其可以在保证恶变漏诊率较低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胆囊切除,为患者和社会节约医疗资源。 刘凯 卢逸 木斯他巴•买买提热依木 窦宁馨 许明星 林楠 许瑞云关键词:胆囊 息肉 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