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卓颖

作品数:98 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理学
  • 3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6篇传感
  • 55篇感器
  • 55篇传感器
  • 45篇化学发光
  • 37篇电致化学发光
  • 35篇纳米
  • 28篇电化学
  • 23篇生物传感
  • 23篇生物传感器
  • 21篇免疫传感器
  • 13篇信号放大
  • 13篇纳米金
  • 11篇蛋白
  • 8篇电化学发光
  • 8篇电化学免疫传...
  • 8篇信号
  • 7篇电极
  • 7篇氧化物
  • 7篇吡啶
  • 7篇联吡啶

机构

  • 87篇西南大学
  • 7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攀枝花学院
  • 3篇遵义师范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毕节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新乡学院
  • 1篇重庆市现代分...

作者

  • 97篇卓颖
  • 79篇袁若
  • 72篇柴雅琴
  • 9篇梁文斌
  • 8篇张英
  • 8篇袁亚利
  • 6篇苗向敏
  • 6篇洪成林
  • 6篇钟霞
  • 5篇韩静
  • 4篇贺秀兰
  • 4篇石银涛
  • 4篇李华刚
  • 4篇杨霞
  • 3篇朱强
  • 3篇傅英姿
  • 3篇黎雪莲
  • 3篇刘中原
  • 3篇李艳
  • 3篇廖妮

传媒

  • 14篇化学传感器
  • 7篇分析化学
  • 4篇分析试验室
  • 4篇西南大学学报...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第八届海峡两...
  • 2篇电化学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化学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化...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第九届全国电...
  • 1篇第九届全国化...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1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共生理论的甲烷共气化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运用共生理论,对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气共气化制备合成气的耦合过程进行了分析,以便给定实际生产过程的最优操作条件.从甲烷部分氧化、二氧化碳重整和水蒸气重整等典型反应的热力学以及本征反应动力学分析入手,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视为该耦合过程的主质参量,得到了上述共生体系的特征共生度表达式.以进料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为调整变量,目的产品合成气中氢碳的量之比为考察指标,通过质参量兼容原理及共生稳定条件下的共生度关系,建立了氢碳的量之比与进料量之间的关联式.分析结果表明:改变进料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系统的能耗和合成气中氢碳的量之比;同时,可求得一最优的二氧化碳进料量,使得该体系满足共生稳定,能量损耗最小,从而实现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能耗等因素的共生系统优化.
卓颖蔡运隆杨伯伦
关键词:共生理论合成气耦合过程
双重共反应促进剂信号增强苝纳米材料的阳极电致化学发光新体系的构建及分析应用
苝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致化学发光(ECL)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光电活性及功能可控性近两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方法基于Ag纳米颗粒功能化的苝纳米材料(Ag@PPNPs)的阳极电致化学发光,HO作共反应试剂,...
赵静雷燕梅欧阳雪柴雅琴卓颖袁若
关键词:电致化学发光层粘蛋白
文献传递
基于纳米金/功能化壳聚糖生物复合膜修饰的癌胚抗原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电极,采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I)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偶联剂将半胱氨酸(Cys)与壳聚糖(Chi)交联,形成带有巯基和氨基官能团的功能化天然高分子生物膜。再利用Chi-Cys复合膜的活性基团将纳米金颗粒吸附到电极表面,最后利用形成的纳米金层吸附癌胚抗体(anti-CEA),制得癌胚抗原免疫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以铁氰化钾为氧化还原探针,该传感器对癌胚抗原(CEA)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该传感器的线形范围为0.2~10.0ng/mL和10.0~80.0ng/mL,检出限(3σ)为0.08ng/mL。此外,采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技术对电极的制备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实验方法中电极制备简单,操作简便,有较高的灵敏度,实现了对CEA的分析测定。
杨霞袁若柴雅琴卓颖石银涛贺秀兰
关键词:壳聚糖半胱氨酸纳米金
甲胎蛋白免疫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研究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发育早期的一种主要血清蛋白,成人由肝细胞产生,含量极微.血清中AFP升高对肝癌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AFP的临床检测方法有多种,利用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具有简...
卓颖袁若柴雅琴
关键词:甲胎蛋白检测电化学分析免疫传感器
文献传递
联吡啶钌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复合材料及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吡啶钌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是由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与联吡啶钌复合而成。本发明公开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超声溶解于质量分...
卓颖曾卫佳柴雅琴袁若
文献传递
基于金纳米链标记抗体及HRP信号增强的高灵敏电流型免疫传感器抗体标记的夹心式电致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
2009年
电致发光传感器具有简单,快速,高灵敏以及背景信号小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DNA杂化,蛋白质以及末端酶活性的检测。近年来,夹心式电致发光免疫传感器也发展迅猛,量子点,联吡啶钌的复合物,以及ABEI等都被用作为标记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电学,光学,磁性以及催化性能也多次用于抗体的标记。
杨霞袁若柴雅琴卓颖毛俐
关键词:电致发光信号增强夹心式高灵敏抗体
基于金纳米链标记抗体及HRP信号增强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
2009年
酶联免疫分析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的高效催化放大作用相结合,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免疫分析的灵敏度。本研究将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修饰到预处理的电极表面,通过电化学还原氯金酸制成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基质用以固载抗体。同时制备了金纳米链(AuNCs)并标记二抗,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采用双抗体夹心分析模式,以心血管疾病标志物血清人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为免疫蛋白模型,构建了高灵敏电流型酶免疫传感器。
卓颖袁若柴雅琴
关键词:抗体反应纳米金电流型信号增强HRP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小分子检测研究
本研究利用巯基自组装技术制备了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小分子腺苷的检测。利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技术对电极修饰过程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考察,并对该适体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传感器对腺苷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10-1...
刘中原袁若柴雅琴卓颖洪成林杨霞苏会岚钱孝清
关键词:电化学分析化学传感器
文献传递
基于自增强Ru(bpy)32+-PEI-PAA信号探针的再生型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研究
以氨基硫脲/金纳米层层修饰的玻碳电极为敏感界面,并设计了复合杂交适体链(PCS-MBA)为识别探针制备了凝血酶(TB)适体传感器.氨基硫脲可以作为联吡啶钌的一种新型共反应试剂增强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同时,本文设计合成了自增...
洪琳茹柴雅琴袁若卓颖
关键词:氨基硫脲
一种具有高度可控猝灭路径的PFODBT@MSX电化学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度可控猝灭路径的PFODBT@MSX电化学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传感器材料技术领域。在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下,利用原位合成法将有机半导体聚合物(PFODBT)封装在中等粒径的介孔二氧化硅干凝胶(...
卓颖李文梁文斌钟霞杨霞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