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顺利

作品数:151 被引量:412H指数: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2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耳蜗
  • 32篇细胞
  • 16篇免疫
  • 15篇神经元
  • 15篇豚鼠耳蜗
  • 14篇前庭
  • 13篇毒性
  • 13篇庆大
  • 13篇庆大霉素
  • 12篇血管
  • 12篇中耳
  • 11篇神经核
  • 11篇蜗核
  • 10篇组织化学
  • 10篇毛细胞
  • 10篇面神经
  • 10篇内耳
  • 8篇超微
  • 8篇超微结构
  • 7篇电镜

机构

  • 147篇第四军医大学...
  • 2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41...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山西医学院
  • 2篇兰州生物制品...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15...
  • 1篇解放军第86...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1篇刘顺利
  • 108篇邱建华
  • 104篇王锦玲
  • 36篇乔莉
  • 33篇黄维国
  • 23篇姜鸿彦
  • 16篇米文娟
  • 13篇卢连军
  • 13篇陈福权
  • 10篇王尔贵
  • 10篇邓志宏
  • 10篇陈阳
  • 9篇苏钰
  • 8篇黄梅
  • 6篇郭梦和
  • 6篇邱淑萍
  • 6篇何亚
  • 6篇刘健
  • 5篇邓瑶珠
  • 5篇淳于秀杰

传媒

  • 4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6篇听力学及言语...
  • 18篇中华耳鼻咽喉...
  • 10篇临床耳鼻咽喉...
  • 7篇中华耳科学杂...
  • 6篇耳鼻咽喉(头...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华医学会全...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2010全国...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10篇2005
  • 18篇2004
  • 4篇2003
  • 14篇2002
  • 12篇2001
  • 2篇2000
  • 9篇1999
  • 5篇1998
  • 9篇1997
  • 10篇1996
  • 11篇1995
  • 7篇1994
  • 2篇1993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胚胎大鼠嗅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及分化特性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建立胚胎大鼠嗅神经干细胞 (NSCs)体外培养方法 ,研究其增殖和分化特性。方法采用添加丝裂原的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胚胎 14d(E14 )大鼠嗅球NSCs,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培养的NSCs及自然分化为特异性神经细胞的类型 ,测定NSCs的生长曲线。结果 从E14大鼠嗅球分离、培养出表达nestin ,并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NSCs。嗅NSCs的增殖依赖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其中EGF的促分裂增殖作用明显优于bFGF。结论 从E14大鼠嗅球培养出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NSCs。
陈福权王锦玲邱建华刘顺利米文娟
关键词:胚胎大鼠嗅神经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分化特性
炎症对豚鼠内耳微血管渗透性及听阈的影响
目的:利用硝酸镧作为电子示踪剂观察中耳急性炎症状态下耳蜗微血管能透性变化及与听阈关系,并讨论硝酸镧示踪法在研究耳蜗微循环中的作用。方法:豚鼠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金葡萄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
苏钰乔莉刘顺利乔胜铎邱建华
文献传递
慢性次声暴露对豚鼠听阈及耳蜗毛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观察慢性次声暴露对豚鼠听阈及耳蜗毛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和作用特点 .方法 通过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 (ABR)及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豚鼠在 8Hz,1 2 5 d B SPL ,1次· d- 1 ,2 h/次的次声暴露条件下 ,其听阈和耳蜗毛细胞听毛形态的变化情况 .结果 豚鼠在 click声及 9个频率的短纯音的听阈均有升高 ,最大阈移为 2 6 d B (4k Hz短纯音 ) ,最小阈移为 1 8d B(click声 ) ;豚鼠听阈的升高缺乏频率选择性 ,各频率阈移间无显著差异 .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耳蜗毛细胞出现了以外毛细胞为主的损伤表现 ,且由底周至顶周外毛细胞听毛的损伤逐渐加重 .结论 慢性次声暴露确可使豚鼠听力出现下降 ,但与白噪声相比其又有自己的声损伤特点 ,可能在声损伤机制上二者是有差别的 .
张术黄维国邱建华贾克勇刘顺利
关键词:次声听阈毛细胞耳蜗
鼓室硬化与听力的基础研究:骨形成蛋白在人中耳炎时中耳黏膜的表达和定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鼓室硬化可致听力损害。利用免疫组化ABC方法观察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在人类化脓性中耳炎中耳黏膜的表达及定位,为研究BMP在慢性中耳炎炎症转归及在鼓室硬化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02/10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耳鼻咽喉专科中心实验室完成。利用取自行乳突根治术的23例患者中耳黏膜标本,正常对照标本取自同期的9例创伤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行面神经探查减压的患者。用BM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对炎症中耳黏膜BMP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中耳黏膜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9)BMP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6.28±10.85和12.40±4.06,说明两组间的阳性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35,P<0.01)。同时正常人类中耳黏膜有BMP的阳性表达。结论:实验证实BMP在化脓性中耳炎时参与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并可能对中耳炎引起的中耳粘连以及鼓室硬化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薛涛邱建华黄维国刘顺利卢连军乔莉
关键词:中耳炎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TH和ChAT阳性神经元在大鼠面神经核团中的分布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大鼠面神经核(facial nucleus)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TH和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在大鼠面神经核中的分布。结果TH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腹侧中间亚核(ventral intermediate subnucleus)、腹内侧亚核(ventromedial subnucleus)、外侧亚核(lateral subnucleus)。ChAT阳性神经元胞体大量分布在面神经核团中,主要分布在腹内侧亚核、背内侧亚核(dorsomedial subnucleus)、背外侧亚核(dorsolateral subnucleus)等面神经亚核。在面神经核腹内侧亚核及中间亚核尚可见大量TH阳性神经终末,包绕TH、ChAT双标神经元胞体。结论TH与ChAT在面神经核内存在神经调质共存现象。
赵真米文娟刘顺利邱建华
关键词:酪氨酸羟化酶胆碱乙酰转移酶面神经核
两种不同细菌所致急性中耳炎对内耳损伤的差异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两种毒力不同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对内耳超微结构损伤的差异。方法豚鼠麻醉后,一组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绿脓杆菌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照;另一组同法注射金葡菌液。三天后常规处理,透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造模后三天,绿脓杆菌感染组及金葡菌感染组基底膜、血管纹均可见细胞损伤、细胞器变性,绿脓杆菌感染组内耳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重于金葡菌感染组。结论急性中耳炎早期即可有内耳的形态学改变,绿脓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导致严重感音神经性聋。
苏钰马宏敏孙景豫盛宏申刘顺利黄维国邱建华
关键词:急性中耳炎内耳损伤金葡菌感染无菌条血管纹
冲击波对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谷氨酸免疫反应及听阈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豚鼠经平均压力峰值184dB(SPL)的冲击波一次暴露后,分别测8、24、72小时、7天的螺旋神经节(SG)细胞谷氨酸免疫反应(Glu-IR)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以8小时者光密度最大,7天者最小。免疫透射电镜发现,爆震后8小时豚鼠SGⅠ型、Ⅱ型细胞浆内LU-IR阳性产物明显增多。不同时间组ABR阈移与Glu-IR阳性产物光密度的变化率成正相关(r=0.919,P<0.05)。提示冲击波所致听力损伤与SG细胞内Glu变化有关。
乔莉邱建华刘顺利王锦玲黄以乐
关键词:螺旋神经节听性脑干反应冲击波听力损伤
老山战区参战炮兵声创伤与发射炮弹数、炮手位置间的关系
1992年
作者调查某部参战远程炮兵279人、558耳,近程炮兵156人、312耳。相同的发射炮弹总数或一次连续发射炮弹最高数对两类炮兵爆震性聋和鼓膜内陷发病率的影响,近程炮兵均明显高于远程炮兵(P<0.05)。不同的发射炮弹总数或一次连续发射炮弹最高数是与远程炮兵耳聋发病率相关,但它们对远程炮兵鼓膜内陷发病率无明显关系(P>0.05)。炮手位置不同对耳聋和鼓膜内陷发病率无明显影响。
王尔贵黄维国刘顺利毛蔚英李志纯郭梦和王锦玲
关键词:爆震性聋
大鼠嗅球神经干细胞培养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建立大鼠嗅球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s,NSC)体外培养方法 ,研究其增殖和分化特性。方法 采用添加丝裂原的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新生第 1天和成年大鼠嗅球NSC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培养的NSC及自然分化为特异性神经细胞的类型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测定嗅球NSC的生长曲线。结果 从生后第 1天和成年大鼠嗅球分离、培养出表达巢蛋白(nestin) ,并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NSC。生后第 1天和成年大鼠嗅球的神经球形成率分别为 2 0 %~ 30 %和 0 1%。嗅球NSC的增殖依赖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ibroblastgrowthfactor basic,bFGF) ,其中EGF的促分裂增殖作用明显优于bFGF。结论 从生后第 1天和成年大鼠嗅球可以培养出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NSC。
陈福权邱建华王锦玲刘顺利米文娟
关键词:嗅球NSC成年大鼠FGF丝裂原
豚鼠耳蜗核SP阳性神经元向下丘的投射-HRP逆行追踪与免疫组化双标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核P物质 (S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分布特点及SP标记神经元向下丘投射方式 .方法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行追踪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果 SP免疫反应 (SP IR)阳性的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在耳蜗背侧核 ,而SP IR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耳蜗腹侧核 ,在腹侧核尚可见SP阳性终末包绕SP阳性胞体形成环形结构 .一侧下丘中央核注入HRP后 ,对侧耳蜗核HRP标记细胞分布于耳蜗前腹核及背侧核 ,耳蜗后腹核呈阴性反应 .同侧耳蜗后腹核HRP标记神经元数量也较少 .在对侧耳蜗前腹核 ,HRP SP双标神经元约占标记细胞的 44 % ,SP单标细胞占标记细胞的 5 0 % ,HRP单标细胞占 6 % .耳蜗背侧核内侧也可见少量的双标细胞 .
邱建华乔莉刘顺利黄维国王锦玲
关键词:P物质辣根过氧化物酶耳蜗核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