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钧菲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与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及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汇总本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并应用他克莫司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年龄、性别、体重、他克莫司服药剂量和药物调整情况、血药浓度,以及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前及治疗后4和8周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指标,统计相关指标。结果:男性和女性患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分别为(4.95±5.1)和(7.05±3.4)μg/L(P>0.05);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分别为(7.50±3.15)、(5.52±2.64)、(5.76±3.60)和(7.98±3.99)μg/L(P>0.05);幼儿期和青春期儿童给药剂量分别为(0.068±0.02)和(0.032±0.01)mg/kg(P<0.05)。52例患儿经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8周,血液及尿液生化指标均改善。其中治疗后4和8周,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8周,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治疗后4周,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后4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幼儿期相比,青春期儿童给药剂量减少,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他克莫司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良好,但肾病综合征患儿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并根据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 李玉柳刘玉洁张书锋曹广海魏磊刘钧菲刘翠华
- 关键词:他克莫司肾病综合征血药浓度
- 过敏性紫癜患儿抗凝纤溶系统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观察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抗凝纤溶系统标志物的动态变化,了解其与HSP及HSPN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5月收治的HSP及HSPN患儿共241例,根据病史长短,分为HSP发作组(30例)、HSP半月组(27例)、HSP 1月组(23例)、HSP 2月组(20例),HSPN发作组(19例)、HSPN半月组(22例)、HSPN 1月组(28例)、HSPN 2月组(21例)、HSPN 3月组(22例)及HSPN 6月组(29例)。检测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24 h尿蛋白定量(24U-TP)及尿红细胞定量水平,并与对照组35例健康体检儿童比较。结果 HSP患儿的ATⅢ-%在2个月内渐降至正常水平,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SPN患儿的ATⅢ-%在6个月内渐降至正常水平,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SP及HSPN患儿的PLT在2个月内渐降至正常水平,D-dimer、FDP和CRP在半个月内渐降至正常水平,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SPN患儿发作期的ATⅢ-%与PLT水平高于HSP患儿(P均<0.05);HSP患儿的CRP与D-dimer呈正相关(r=0.451,P<0.001);HSPN患儿的CRP与D-dimer、FDP呈正相关(r=0.525、0.367,P均<0.001);HSPN患儿的ATⅢ-%与PLT、24U-TP之间呈正相关(r=0.407、0.497,P均<0.001)。结论 HSP及HSPN患儿发作期抗凝纤溶系统处于高活动状态,HSPN患儿更明显,随着临床症状的消失,其高活动状态逐渐恢复;ATⅢ的高活动状态可能与HSPN的进展有一定的关系。
- 刘钧菲王华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炎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2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复发频次将患儿分为频复发组(93例)与非频复发组(10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性别、发病年龄、首发季节、诱发因素)、首发临床表现、首发实验室检查情况、尿蛋白转阴时间等。结果频复发组患儿性别、发病季节、诱发因素、水肿部位与非频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频复发组发病年龄<6岁、24h尿蛋白定量>200mg/(kg·d)者多于非频复发组(P<0.05),尿蛋白转阴时间<4周者少于非频复发组(P<0.05)。结论患儿发病年龄、24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转阴时间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频次有关。
- 刘钧菲刘翠华厉洪江田明张书锋曹广海魏磊刘平李广波李玉柳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玉屏风颗粒联合激素治疗PNS患儿效果及对Foxp3^+Treg细胞、Th1/Th2漂移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玉屏风颗粒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效果及对Foxp3+Treg细胞、Th1/Th2漂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PNS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组应用玉屏风颗粒(5 g,tid)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免疫功能指标、Th1/Th2细胞因子及感染情况差异。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亚群指标(CD3^+、CD4^+、CD4^+/CD8^+)及Foxp3^+Treg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2、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激素治疗PNS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调节Th1/Th2细胞平衡。
- 刘钧菲刘翠华厉洪江田明张书锋
-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激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TH1/TH2漂移
- 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疗效分析
- 2020年
-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病例源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NS患儿,入组患儿均给予四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强的松以及双嘧达莫、降脂类药物)治疗,观察入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并监测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该组60例NS患儿,总有效率75.00%(45/60),完全缓解(CR)者给药后第1、2、3周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较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明显高,且PR者也明显高于NR者(P<0.05),不同疗效患儿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他克莫司治疗NS有效的血药浓度临界值为4.83 ng/mL;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S患儿疗效与他克莫司血液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445, 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NS患儿的疗效佳,且其疗效与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 刘钧菲刘翠华厉洪江田明张书锋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临床疗效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所致眼损害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眼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4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激素相关性高眼压或白内障的临床资料,观察相关眼损害与临床用药之间的关系。结果49例患儿中,男37例,女12例;起病年龄(7.6±3.0)岁;49例患儿中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22例,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19例,8例患儿同时合并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及白内障,49例患儿中无青光眼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为15~3 240 d[(863.33±871.46) d],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为(7 865±3 691.66) mg/m2,患儿左眼压为(26.68±5.95) mmHg(1 mmHg=0.133 kPa),右眼压为(27.71±5.82) mmHg,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累积剂量与高眼压无相关性(r=-0.158、-0.264、-0.237、-0.361,均P>0.05)。19例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及同时合并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及白内障的8例患儿均表现为晶体后囊下混浊,其中男23例,女4例;激素使用时间为(1 296.67±903.35) d,均持续随访中。结论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和白内障起病隐匿,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一旦高眼压或白内障出现后,应逐渐减量或停用激素,同时积极给予眼部治疗,避免眼部严重病变发生。
- 李玉柳刘翠华张书锋刘钧菲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高眼压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危险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04例PNS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出院后进行1~2年随访,按照患儿有无PNS复发,分为复发组(146例)和非复发组(58例),对患儿临床特征、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204例PNS患儿中共146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71.57%;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入院时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IgG、血沉(ESR)、胆固醇水平及水肿程度、缓解时间、有无反复感染、出院后激素应用规范与否、家属PNS护理知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初发时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高、胆固醇水平高、首次治疗缓解所需时间长、反复感染、家属PNS护理知识水平低是PNS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PNS患儿初诊时24 h尿蛋白定量、胆固醇等指标,要针对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疗程,同时应积极防治感染,加强家属疾病护理知识指导,尽可能减少患儿复发.
- 刘钧菲刘翠华厉洪江田明张书锋曹广海魏磊刘平李广波李玉柳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复发
- 某三甲儿童医院385例肾活检病理特点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从肾活检角度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疾病肾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构成特征,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中心行肾活检病理检查的肾脏疾病患儿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分析其病理诊断的构成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研究共纳入肾活检患儿385例,男女比例1.93∶1其中婴幼儿28例(7.2%),学龄前94例(24.4%),学龄期205例(53.2%),青春期58例(15.0%);(2)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9例(54.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52例(39.5%),遗传性及先天性肾脏疾病22例(5.7%),肾小管间质疾病2例(0.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前5位分别为微小病变性肾病86例(41.1%),IgA肾病56例(26.7%),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0例(9.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5例(7.1%),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8例(3.8%);(3)病理谱分析:性别与病理:385例患儿中男女比为1.93∶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男童148例(71.1%)、女童61例(29.1%),男女比为2.42∶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男童93例(61.1%)、女童59例(38.8%),男女比为1.57∶1,性别在不同病理分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婴幼儿组外在各年龄阶段组,男性患儿比例均高于女性。在各型肾脏疾病中,除了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狼疮肾女性患儿比例高于男性外,其余均为男性患儿比例高于女性。遗传性肾损害在各年龄组均有分布,男∶女为1.2∶1。年龄与病理:除青春期以继发性肾脏损害为主外,其余各组均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学龄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以微小病变性肾病、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为主;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主要见于学龄期及青春期,遗传性及先天性肾损害在各年龄组均有分布,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学龄期为主。(4)并发症情况:385例患儿中有肾周血肿1例,肉眼血尿伴血丝1例,有单纯肉眼血尿3
- 靳云凤刘玉洁刘钧菲曹广海张书锋李纪同田明刘翠华
- 关键词:儿童肾活检并发症
- 槐杞黄颗粒辅助波尼松治疗PNS患儿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外周血NGAL、KIM-1、L-FAB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辅助波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6月~2018年06月我院收治的152例PNS患儿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患儿予以槐杞黄颗粒+波尼松治疗,对照组患儿仅予以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水肿消退、尿蛋白转阴时间以及治疗期间感染率、复发率,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B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等外周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水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感染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中IgG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M以及NGAL、KIM-1、L-FAB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外周血CD+3、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波尼松治疗PNS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感染和复发,长期使用可改善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减轻肾脏损伤。
- 刘钧菲刘翠华厉洪江田明张书锋曹广海魏磊刘平李广波李玉柳
- 关键词:槐杞黄颗粒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儿童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30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 为提高对儿童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PSRA)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0例PSRA患儿的临床治疗特点,并与12例风湿热(RF)对照比较。结果 两组髋、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易受累,指趾关节亦可受累,PSRA组有3例(10%)累及骶髂关节,RF组骶髂关节无累及。PSRA组表现为持续性不对称性关节疼痛或肿痛,疼痛持续时间10~210 d,平均(48.67±47.987)d,肿胀持续时间7~60 d,平均(19.87±15.265)d,而RF组表现为一过性对称性关节疼痛或肿痛,时间均未超过2周。WBC、CRP、ESR、CK-MB增高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矫正χ2=0.082、3.382、1.491、2.123,P均〉0.05),ANA、HLA-B27、RF阳性PSRA组均为2/30(6.67%),属正常人群分布,RF组未见增高病例。治疗上PSRA组对单独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及青霉素类,临床疗效差,而RF组对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及青霉素类治疗反应好。结论 PSRA血清学指标与RF相似,但关节疼痛或肿痛时间长于RF,对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的反应较RF差。PSRA可能是不同于RF的一个独立疾病。
- 刘钧菲
- 关键词:风湿热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