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茂昌

作品数:21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药动学
  • 7篇儿童
  • 6篇癫痫
  • 6篇给药
  • 5篇丙戊酸
  • 4篇患儿
  • 4篇甲氨蝶呤
  • 3篇血药
  • 3篇血药浓度
  • 3篇药浓度
  • 3篇群体药动学
  • 3篇癫痫患儿
  • 3篇万古霉素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淋巴细胞白血...
  • 3篇拉莫三嗪
  • 3篇急性
  • 3篇急性淋巴细胞

机构

  • 13篇武汉市儿童医...
  • 6篇武汉市妇女儿...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篇刘茂昌
  • 18篇汪洋
  • 18篇陈渝军
  • 15篇张华年
  • 14篇徐华
  • 7篇许琼
  • 6篇高萍
  • 3篇李石军
  • 2篇刘金玉
  • 2篇张玉
  • 2篇王凯平
  • 2篇高萍
  • 2篇曾芳
  • 1篇周本宏
  • 1篇葛苗苗
  • 1篇赵培伟
  • 1篇李建新
  • 1篇李晖
  • 1篇何学莲
  • 1篇彭静

传媒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群体药动学的奥卡西平儿童个体化给药模式的建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基于群体药动学(PPK)和贝叶斯原理,建立奥卡西平的癫痫患儿个体化给药工作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已发表的中国癫痫患儿口服奥卡西平后的PPK模型和JPKD-Bayesian软件建立奥卡西平个体化给药的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100例癫痫患儿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患儿按设计方案规律服药2~4周后测定10-羟基卡马西平的稳态血清谷浓度并与模型预测值相比较,计算平均预测误差、平均绝对预测误差、平均相对预测误差、相对预测误差在±20%和±30%内的比例来验证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个体化给药预测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为(0.54±2.00)mg·L^(-1),平均绝对预测误差为(1.75±1.09)mg·L^(-1),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3.86±14.56)%,其中分别有78%和96%的血药浓度数据相对预测误差在±20%和±30%以内。血药浓度预测值对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87.8%。上述验证结果说明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可用于儿科患者实施奥卡西平个体化给药的预测模型和完整的工作模式,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
汪洋张华年陈渝军徐华许琼高萍刘茂昌
关键词:奥卡西平群体药动学贝叶斯法儿童个体化给药
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血清浓度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10-羟基卡马西平(MHD)的血清浓度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口服奥卡西平单药治疗的癫患儿553例,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研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法测定服药后代谢物MHD的稳态血清谷浓度,运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浓度水平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奥卡西平有效率90.1%(498例),其中完全控制率73.1%(404例)。患儿临床有效的MHD稳态谷浓度参考范围为5~20 mg·L-1,相应的奥卡西平日剂量95%可信区间为9.0~34.5 mg·kg-1·d-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本研究观测范围(0.9~30.0 mg·L-1)内谷浓度与疗效呈正相关。以谷浓度作为疗效预测因子构建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0.964(0.938~0.990),显示出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当MHD稳态谷浓度>8 mg·L-1时大多病例会获得满意疗效。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初始加量阶段为18.8%(104例),剂量稳定阶段为4.2%(23例),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当MHD谷浓度>20 mg·L-1时不良反应更易发生。结论奥卡西平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代谢物MHD的谷浓度水平密切相关,为保证疗效和安全性,有必要监测血药浓度。
汪洋张华年陈渝军徐华刘茂昌李思婵张忠元
关键词:奥卡西平血药浓度
丙戊酸致癫痫患者血氨升高的群体药效学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群体药效学(PPD)模型考察丙戊酸(VPA)致癫痫患者血氨升高的量-效关系,以促进安全用药。方法:搜索提取已发表的研究资料,以患者VPA血浆药物浓度作为药动学指标,血氨浓度作为药效学指标,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建模进行数据分析。药效学结构模型选用Sigmoid-Emax模型。用拟合优度、自举法和直观预测检验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内部验证。用未参与建模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PPD模型参数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E0(基线效应值)=25.09μg·dL^(-1),EC50(达最大效应一半时效应室浓度)=107.26 mg·L^(-1),γ(陡度因子)=4.00,Emax(最大效应参数)=471.95μg·dL^(-1)。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最终模型稳定,预测结果可靠。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能够反映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与血氨水平之间定量关系的PPD模型,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汪洋刘茂昌李思婵陈渝军张华年徐华万雄飞
关键词:丙戊酸血氨高氨血症
基于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对甲氨蝶呤消除延迟的预测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中引起消除延迟的危险因素,并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方法:8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行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MTX剂量为3~5g·m-2,24 h持续静脉滴注。PCR-RFLP法检测患儿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的编码基因SLCO1B1 T521C的基因类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TX用药后24,48,72 h血清中MTX浓度。采用残数法计算MTX给药48 h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48-∞),按AUC48-∞值将病例分为消除延迟组和正常组。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儿在生物学特征、生化指标、基因位点变异等27个变量间的差异,找出显著性变量。用Logistic回归建立MTX消除延迟的最终预测模型。依据最终模型绘制ROC曲线以评估预测因子的预测效力。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消除延迟组与正常组患儿在基因位点变异、48 h点7-OHMTX/MTX血药浓度比值分组(k48 h≤2)2个变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基因位点变异是发生MTX消除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545(4.391~48.181)。以SLCO1B1 521T〉C作为预测因子绘制的ROC曲线AUC(95%CI)=0.751(0.627~0.875),具有显著性诊断意义(P〈0.05)。结论:存在SLCO1B1 T521C基因位点变异的ALL患儿发生MTX消除延迟的风险较大,临床需加强血药浓度的监控以避免毒副反应的发生。
汪洋张华年陈渝军徐华高萍刘茂昌刘炘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基因多态性
对1例抗癫药致昏迷的临床药学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1例儿童癫患者联用拉莫三嗪和丙戊酸致昏迷的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利用治疗药物监测技术在诊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具体病例,临床药师检测患儿血清药物浓度,建议调整用药方案。帮助临床医师明确了药物中毒的诊断,协助了临床治疗。临床药师应充分利用药学技术优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陈渝军汪洋刘茂昌张华年
关键词:拉莫三嗪丙戊酸临床药师治疗药物监测
万古霉素在患儿治疗中给药剂量与谷浓度的评估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常用的两个剂量在患儿治疗中的药效学和安全性,及其谷浓度的最佳水平,以期为临床更合理的使用和监测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7月-2014年12月医院接受万古霉素40 mg/(kg·d)(低剂量组)或60mg/(kg·d)(高剂量组)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通过群体药动学模型计算AUC0-24h;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高剂量组平均AUC0-24h分别为(326.7±284.5)mg·h/L和(472.3±399.1)mg·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21.7%和56.7%的患儿AUC0-24h>400mg·h/L;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谷浓度和AUC0-24h相关性良好(P<0.01),谷浓度为10mg/L时,所有患儿均可达到AUC0-24h>400mg·h/L。结论在患儿中,万古霉素60mg/(kg·d)的初始剂量较40 mg/(kg·d)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且不增加其不良反应,当MIC≤1mg/L,谷浓度为10mg/L时,即可达到AUC0-24h/MIC>400mg·h/L的治疗水平。
高萍张华年陈渝军汪洋徐华许琼刘茂昌
关键词:万古霉素儿童谷浓度
当归多糖铁复合物在缺铁性贫血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当归多糖铁复合物(APIC)在缺铁性贫血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为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低铁饲料并辅以定期放血法建立缺铁性贫血模型,缺铁性贫血大鼠与正常大鼠分别随机分为APIC低、中、高剂量(5.83、8.75、17.5 mg/kg)组,ig给药,以原子吸收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铁浓度,用DAS 2.0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并采用SPSS 13.0软件对同剂量组的缺铁性贫血大鼠和正常大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t检验。结果 APIC在两种不同生理状况下大鼠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3个剂量组的缺铁性贫血大鼠的血清铁浓度在4 h以后均显著高于健康大鼠,3个剂量组的CL/Ft、1/2β与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只有高剂量组的t1/2α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APIC在缺铁性贫血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刘金玉张玉王凯平李石军刘茂昌曾芳
关键词:药动学缺铁性贫血
应用NLME程序建立丙戊酸在中国癫痫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
目的建立中国癫痫患儿口服丙戊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472例癫痫患儿口服丙戊酸后的血药浓度数据和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PPK模型组(n=354):应用NLME程序建立一房室群体药动学模型(个体间...
汪洋张华年徐华刘茂昌陈渝军
感染指标在儿童外科感染应用万古霉素的评估研究
陈渝军汪洋刘茂昌许琼高萍
当归多糖铁复合物在大鼠体内2种不同吸收途径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通过当归多糖铁复合物(APIC)2种不同方式给药来探讨其在大鼠体内以游离铁离子形式吸收与直接以多糖铁复合物分子形式吸收这2种不同吸收途径。方法:分别进行正常大鼠APIC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和十二指肠给药实验。以原子吸收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铁浓度,用DAS2.0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APIC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且在本实验所采用剂量范围AUC随着剂量的增加也相应增大。同等剂量灌胃给药,不加抗坏血酸组AUC比加抗坏血酸组AUC稍大。且APIC能以多糖铁复合物分子形式被十二指肠吸收。结论:APIC既能以游离铁离子形式又能以多糖铁复合物分子形式被十二指肠吸收。
刘茂昌张玉王凯平刘金玉李石军曾芳
关键词:灌胃给药药动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