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琪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黄土滑坡频率分布被引量:19
- 2016年
- 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频率分布对于区域滑坡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粒度分析方法研究黄土滑坡分布情况,提出滑坡规模径概念,并通过Gamma分布函数对滑坡规模频率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在区域尺度上,可以借鉴粒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区域滑坡规模百分含量;(2)在双对数坐标下,频率曲线具有"偏转效应",而Gamma分布函数在描述滑坡规模径频率分布方面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很好地拟合黄土滑坡规模频率;(3)无论是黄土滑坡的数量还是规模,以墚为主的黄土丘陵区宝塔区都是受滑坡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区域;但黄土地貌在由塬向峁区的演变过程中,黄土滑坡规模变异或离散程度逐渐减小.
- 邱海军崔鹏胡胜刘琪王彦民高宇邓妹凤
- 关键词:滑坡GAMMA曲线黄土高原
- 黄土丘陵区地质灾害规模参数幂律相依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对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规模参数幂律相依性进行定量研究,拓展了规模参数之间幂律相依性的研究范围。研究结果发现:1地质灾害规模参数的幂律相依性不仅存在于体积与面积之间,而且存在于面积与长、面积与宽等参数之间;2幂指数可以作为间接反映区域地质灾害或者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宏观特征表征谱;3体积与面积关系式的幂指数分布为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面积与长关系式的幂指数分布为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面积与宽关系式的幂指数的分布为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
- 邱海军曹明明王雁林郝俊卿胡胜高宇刘琪
- 关键词:地质灾害
- 基于InVEST模型的小流域沉积物保留生态效益评估——以陕西省营盘山库区为例被引量:7
- 2015年
- 沉积物保留是保证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所必需的基础功能之一。准确计算流域沉积物的保留量,开展水土保持效益评估,对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及水库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陕西省黄河支流无定河源头营盘山库区为例,基于Arc GIS10平台,运用In VEST的沉积物保留模型,定量估算了2013年营盘山库区沉积物保留量及2013-2070年内沉积物保留价值,同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沉积物保留功能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营盘山库区的沉积物保留总量为493.43万t;2013-2070年流域的沉积物保留总价值达到1.29亿元;库区东西侧沉积物保留价值差别很大,这与流域内部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情况、土壤理化性质、气候等因子密切相关,前4个因子起主导作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沉积物保留功能重要性依次为稀疏草地>稀疏灌木林>旱地>落叶阔叶林>水域>居民地>裸地。
- 胡胜曹明明张天琪邱海军刘琪刘闻李苒刘全全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黄土高原
- 潜流水通量和沉积物粒径对重金属浓度及扩散通量的影响
- 刘琪
- 基于关联维数的黄土滑坡空间分布结构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8
- 2015年
- 为定量探究区域滑坡空间分布结构,揭示不同规模类型区域滑坡分布模式异同,分析其异同原因,拓深对区域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的认知,在建立黄土滑坡详细编录数据库的基础上,借鉴粒度分析理论,引入滑坡径级概念。采用关联维数、核密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不同径级上区域黄土滑坡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径级50~75 m黄土滑坡所占比例最大,占到滑坡总数的28.87%;径级>100 m黄土滑坡所占比例较小,占到滑坡总数的15.12%;(2)各径级区域滑坡空间结构具有多分形特征,在30 km尺度上存在明显的拐点;在小于30 km尺度上区域滑坡各径级的关联维数随着径级规模增大而增加,分布模式由聚集分布逐渐过渡到分散分布,在大于30 km尺度上区域滑坡都呈现聚集分布状态;(3)成因分析表明,黄土滑坡在发育过程中,更多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在遴选的3个分布模式主要影响因素中,距河流距离对区域黄土滑坡分布模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地形起伏度,小规模滑坡在距河流距离近(地形起伏度小)的地方所占比例较高,而大规模滑坡在距河流距离远(地形起伏度大)的地方所占比例较高。坡度虽然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子,但对于分布模式的影响几乎没有。
- 邱海军崔鹏王彦民刘琪胡胜高宇靳欣
- 关键词:边坡工程黄土滑坡关联维数
- InVEST模型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河畔库区为例
- 土壤保持和沉积物保留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服务功能,流域土壤保持能力对改善水库泥沙淤积状况具有重要作用。衡量和评估流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小流域水土保持、区域生态安全维护以及实现水库各项功能...
- 刘琪曹明明胡胜邱海军
- 关键词:价值评估黄土高原
- 区域滑坡空间分布的变维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定量研究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滑坡灾害的孕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宁强县滑坡为例,采用变维分形方法,探讨滑坡在空间分布上的变维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滑坡与不同影响因子,即高程、起伏度、坡度、距河流距离、距断裂带距离和地层岩性之间全部呈一阶累积和变维分形分布特征,且分形维数分别是0.511 1、1.135 7、1.290 6、0.903 8、1.189 5、0.979 9。由此可见滑坡对于不同影响因子的敏感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坡度>距断裂带距离>起伏度>地层岩性>距河流距离>高程。上述研究表明用变维分形理论来研究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完全可行的,它能够定量地反映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敏感性关系,特别是对于GIS空间叠加分析时权重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 邱海军曹明明刘闻郝俊卿胡胜高宇刘琪
- 关键词:滑坡
- 基于景观结构的延河流域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4
- 2016年
- 本研究基于景观结构指数和生态脆弱度指数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延河流域生态风险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结果表明,流域中以裸地的景观结构指数最大,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水域次之,灌丛最小;流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明显,流域中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并以此向外围呈递减趋势;生态风险分布与景观类型关系密切,建筑工矿用地、旱地和水域等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较高,草地和灌丛生态风险等级较低;要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风险管理,确保流域生态系统稳定,降低生态风险威胁。
- 刘琪曹明明胡胜邱海军许博建邓妹凤
- 关键词:生态风险景观结构延河流域风险管理
- 不同视角下InVEST模型的土壤保持功能对比被引量:50
- 2014年
- 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河中游地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继续开展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保持研究,对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生态补偿以及水库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以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的源头(营盘山库区)为研究区,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和交易的综合评估模型In 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从水文和土地利用两个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地块截留能力、输出能力和保持能力进行对比研究,重点探讨哪种角度的结果更科学合理,并进一步研究清淤情境下2010年营盘山库区的土壤保持能力及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子流域边界和土地利用边界的计算结果差异悬殊,水文学意义的子流域边界可以保证沉积物沿水文路径迁移过程的完整性,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In VEST沉积物模型应该采用水文意义上的自然流域边界,而不宜将土地利用边界作为子流域单元进行评价。2 2010年营盘山库区在清淤情境下的沉积物截留总量为586482.60 t,输出总量为129868.61 t,平均输出量为12.93 t/hm2,保留总量为1559198.40 t,平均保留量为151.57 t/hm2。3地块的沉积物截留能力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强,而沉积物输出能力却刚好相反。无定河西侧支流的土壤保持能力比东侧支流偏高,两大支流平均土壤保持量低值区均出现在河流上游地区。
- 胡胜曹明明刘琪张天琪邱海军刘闻宋进喜
- 关键词:土壤保持黄土高原
- 1957—2011年陕西省降水特征分析及趋势判断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距平分析法、极差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详细分析了1957-2011年陕西省降水空间格局特征、年际变化特征、降水持续性特征和周期性特征,并根据持续性特征和主周期对陕西省未来降水趋势做出判断.研究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随着纬度增高而减少,总体趋势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南北差异悬殊.400 mm和800 mm等降水量线均有总体南移的趋向,这与近几十年来陕西省降水量持续减少有密切关系.②降水量年际变化震荡剧烈、稳定性差,年降水量线性倾向率为-9.7 mm/10a,年降水量和各个季节降水量变化均呈波动态势,春季和秋季波动剧烈,下降趋势明显.③季节和年降水量Hurst值都大于0.5,表明降水量未来变化将与过去的变化趋势一致,但不同地区和时间尺度的持续性有所不同.④降水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明显的震荡周期,34或24年为其主周期.⑤陕西省未来2~3年仍处于多水期,但2015年以后将会进入少水期,这种状况最长会持续11年之久.因此,未来陕西省暖干化趋势将凸显.
- 胡胜曹明明李婷邱海军张中旺刘琪刘闻
- 关键词:降水特征MORLET小波分析R/S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