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良 作品数:13 被引量:8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脊柱不典型单发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MRI表现:与脊柱血管瘤鉴别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MRI对脊柱不典型单发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与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脊柱不典型单发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及40例脊柱单发血管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1.5T MR扫描,采用T1W、T2W、脂肪抑制T2W序列和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信号特征,平扫分为低、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分为低、等、稍高及明显强化。测量病灶的最长径,然后取平均值。结果脊柱单发转移性黑色素瘤T1WI低、等及高信号比例分别为76.92%(10/13)、15.38%(2/13)及7.69%(1/13),T2WI低、等及高信号比例分别为61.54%(8/13),30.77%(4/13)及7.69%(1/13);92.31%(12/13)的脊柱单发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增强扫描表现为明显强化。与脊柱血管瘤比较,转移性黑色素瘤长径大于血管瘤(P<0.001)。脊柱血管瘤和不典型转移性黑色素瘤之间T1WI与T2WI信号特征、增强扫描强化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I对鉴别脊柱单发不典型转移性黑色素瘤与血管瘤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史燕杰 李晓婷 张晓燕 刘玉良 唐磊 孙应实关键词:黑色素瘤 脊柱 血管瘤 探讨宝石CT靶重建模式显示活体肺组织结构的优势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肺CT靶重建(局部小扫描视野(FOV)薄层CT成像)和常规肺CT图像的质量以及对正常活体肺结构的显示情况。方法:对74例受检者分别行常规肺CT扫描(5 mm)及靶重建(FOV 20 cm,层厚1.25 mm)。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判定常规肺CT成像、正常肺野小FOV薄层CT成像的图像质量:肺小叶结构、肺动静脉-支气管分支的显示(1~4级)及判断信心强度;3级和4级图像以小FOV薄层CT成像(1.25 mm)显示数较多者作为标准,进一步判断常规肺CT扫描(5 mm)成像的敏感性,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做Kappa检验。结果:1级和2级图像质量在常规肺CT扫描和肺小FOV薄层CT成像间无统计学意义;3级和4级图像质量,肺小FOV薄层靶重建CT成像明显优于常规肺CT扫描,在两名观察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参照肺小FOV靶重建成像,常规肺CT扫描(5 mm)成像,3级图像敏感性分别为97.1%、98.6%;4级图像敏感性分别为80.8%和85.3%。诊断信心水平明显提高(P<0.05)。在肺小FOV靶重建CT成像、常规肺CT成像上的图像质量的判断,两名观察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0.717,0.746)。结论:肺小FOV薄层CT成像较常规CT图像,能增加正常肺微细结构的显示能力和增加观察者判断信心。 陈麦林 刘玉良 李晓婷 齐丽萍 孙应实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成像 CT鉴别诊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肝转移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CT鉴别诊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NETs)肝转移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NED(+)ADCs]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胃肠胰NETs肝转移患者23例(NETs组)及NED(+)ADCs肝转移患者17例[NED(+)ADCs组]。对两组CT征象(肝转移灶数目、大小、分布、形态、肝动脉期强化范围、肝动脉期强化程度、增强类型、腹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鉴别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NETs组肝转移整体强化比例高于NED(+)ADCs组[56.52%(13/23)vs 5.88%(1/17),χ2=11.02,P〈0.01]。NETs组肝转移伴淋巴结肿大比例低于NED(+)ADCs组[30.43%(7/23)vs 64.71%(11/17),χ2=4.64,P=0.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动脉期强化范围是具有鉴别价值的征象(P=0.01),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4.12%(16/17)、56.52%(13/23)、61.54%(16/26)、92.86%(13/14)、72.50%(29/40)。结论 增强CT可为NETs与NED(+)ADCs肝转移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崔湧 刘玉良 李洁 陆明 汪宁 陈颖 李忠武 沈琳 唐磊 孙应实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 腺癌 能谱CT显示胰腺血管网:与混合能量CT对照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图像改善胰腺血管网显示的能力。方法将47例非胰腺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能谱CT组(27例)和VCT扫描组(20例)。由1名观察者测量11组能谱CT单能图像(40-140keV,间隔10keV)及1组VCT混合能量图像的噪声、CNR、信号强度比(SIR)、SNR值,并行VR、MIP重建;2名观察者独立盲法观察,以5分法评价显示胰腺血管网的能力。结果能谱CT50-70keV图像胰腺血管网评分明显高于40keV、80-140keV(P均〈O.05);2名观察者对各组单能图像评分的一致性为一般或良(O.403-0.843)。70keV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40-60keV组(P〈O.05)。能谱CT70keV图像胰腺血管网评分明显优于120kVp图像(P〈O.05);在噪声、扫描剂量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与120kVp图像比较,CT70keV胃十二指肠动脉CT值、CNR、SIR、SNR分别提高了29.06%、58.07%、22.22%、31.28%。结论与混合能量CT相比,能谱CT单能图像能更好地显示胰腺血管网。 史燕杰 孙应实 齐丽萍 李英 曹崑 刘玉良 李晓婷 张晓鹏关键词:胰腺 血管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视野扫描方法在肺小结节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 探讨小FOV扫描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长径≤20 m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4例肺小结节患者分别采用小FOV( n =38,A组)和常规FOV( n =66,B组)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记录病变沿针道距胸膜距离、肺内调整进针次数、手术时间,进针胸膜角等,比较2组肺内出血、气胸的发生率。结果 A组肺内出血总体发生率31.58%(12/38),≥2级肺内出血发生率2.63%(1/38),B组分别为66.67%(44/66)、22.73%(15/66);A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χ 2 =14.172, P =0.001)。2组肺气肿、病变沿针道距胸膜的距离、手术时间、肺内调整进针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 采用小FOV扫描方法行肺小结节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可明显降低肺内出血、尤其是≥2级肺内出血发生率。 刘玉良 陈麦林 朱海滨 李晓婷 孙应实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肺结节 并发症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与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肝转移的CT影像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征象在鉴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GEP-NECs)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腺癌(GEP-ADCs)肝转移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GEP-NECs肝转移患者49例及NED... 崔湧 孙应实 唐磊 刘玉良 陈颖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 肝转移 神经内分泌分化 直肠癌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定量参数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定量参数值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86例未接受新辅助治疗而直接经手术证实的直肠腺癌患者接受直肠多b值DWI检查(b=0、20、50、100、200、400、600、800、1 000、1 200、1 400、1 600s/mm^2),测量病灶相应的D、D*、f值。按Ki-67水平将其分为低表达组(Ki-67<50%)和高表达组(Ki-67≥50%),比较两组多b值定量参数有无差异并分析其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Ki-67指数增殖程度与临床病理结果和MR参数的关系。结果直肠癌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的平均D、f值分别为[(0.61±0.14)×10^(-3) mm^2/s vs(0.44±0.15)×10^(-3) mm^2/s;(0.25±0.07)vs(0.32±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两组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8.9)×10^(-3) mm^2/s vs(23.5±12.1)×10^(-3) mm^2/s,P=0.41]。D值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0,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仅D值是高Ki-67表达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直肠癌D值与Ki-67表达相关,可间接评估直肠肿瘤细胞增殖情况及预后,反映直肠癌的侵袭性和生物学特性。 朱海滨 李晓婷 刘玉良 孙应实关键词:直肠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KI-67 胃肠胰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与单纯腺癌肝转移CT征象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伴与不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胃肠胰腺癌(GEP-ADCs)肝转移CT征象的差异,探讨CT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影像资料完整的17例NED(+) 的GEP-ADCs及性别、年龄、原... 崔湧 孙应实 唐磊 高顺禹 刘玉良 史燕杰关键词:肝转移 神经内分泌分化 能谱CT分析进展期胃癌碘含量与脉管癌栓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应用能谱CT增强扫描分析进展期胃癌碘含量与脉管癌栓的关系。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于术前2周内行能谱CT三期增强扫描,应用物质分离技术观察碘基图上增强扫描各期肿瘤黏膜侧高强化区及整体碘含量(ICs)、相同层面腹主动脉碘含量(ICao),计算标准化碘含量(NICs)、静脉期碘含量升高率(ICERvp),分析其与脉管癌栓的相关性。结果脉管癌栓阳性者胃癌动脉期黏膜侧高强化区、整体碘含量明显高于阴性者[(3.27±0.91)mg/ml vs(2.32±0.79)mg/ml,P=0.004;(1.98±0.65)mg/ml vs(1.41±0.75)mg/ml,P=0.023];标准化后脉管癌栓阳性者碘含量仍明显高于阴性者[(0.30±0.08)mg/ml vs(0.23±0.07)mg/ml,P=0.013;(0.18±0.06)mg/ml vs(0.14±0.07)mg/ml,P=0.037];阴性者黏膜侧高强化区及整体ICERvp明显高于脉管癌栓阳性者(0.39±0.26vs 0.12±0.26,P=0.005;0.55±0.46vs 0.22±0.28,P=0.047)。结论不同增强时相中胃癌碘含量与脉管癌栓存在一定相关性。 刘玉良 张晓鹏 唐磊 王之龙 史燕杰 李晓婷 张晓燕 孙佳 孙应实关键词:胃肿瘤 能谱成像 碘含量 颈部CT检查中体位优化减少带状伪影的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索检查体位优化技术对减少颈部CT带状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因临床需要复查颈部CT患者,使用自身对照试验来对比优化体位与传统体位的差异。优化体位,即肩部外展上提法;传统体位,即标准摆位方法。对优化体位和传统体位的图像伪影进行三分制盲法评分,即严重伪影、中等伪影及轻度或无伪影,并使用秩和检验对评分进行比较。测量图像噪声值,记录检查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使用配对t检验对两种体位的辐射剂量和图像噪声进行评估。结果:优化体位的评分为(2.94±0.243)分,显著高于传统体位的评分(2.0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96,P<0.001);优化体位的图像噪声(7.91±1.17)明显低于传统体位图像噪声(10.62±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2,P<0.01);优化体位和传统体位的CTDI_(vol)平均值分别为(8.80±1.29)mGy和(8.77±1.24)m 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4,P=0.763)。结论:颈部CT检查中,通过外展上提肩部的优化体位可减少下颈部的带状伪影,明显提高图像质量。 李丹妮 马亚光 崔湧 李晓婷 具海月 刘玉良 孙应实关键词:检查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