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淮德

作品数:11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养殖
  • 4篇对虾
  • 3篇微生物
  • 2篇盐单胞菌
  • 2篇养殖环境
  • 2篇异养
  • 2篇异养硝化
  • 2篇异养硝化-好...
  • 2篇生态学
  • 2篇生物脱氮
  • 2篇脱氮
  • 2篇硝化
  • 2篇好氧
  • 2篇好氧反硝化
  • 2篇反硝化
  • 2篇分子生态
  • 2篇分子生态学
  • 2篇PCR-DG...
  • 2篇PCR-DG...
  • 2篇肠道微生物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东省海水养...
  • 1篇山东省海洋生...

作者

  • 11篇刘淮德
  • 5篇李秋芬
  • 4篇王宝杰
  • 4篇王雷
  • 4篇刘梅
  • 4篇蒋克勇
  • 3篇张国范
  • 3篇李晓龙
  • 3篇姜娓娓
  • 2篇孙雪梅
  • 2篇张艳
  • 1篇赵俊
  • 1篇蒋增杰
  • 1篇安鑫龙
  • 1篇张旭志
  • 1篇曲克明
  • 1篇崔毅
  • 1篇邱兆星
  • 1篇陈碧鹃
  • 1篇宋娴丽

传媒

  • 4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饲料工业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分子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中国明对虾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南海部分海域也有少量存在,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虾之一。中国明对虾是中国的特产,也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无论是品质还是市场价格都远远高于其他养殖对虾品种,其最高养殖年产量曾达到近20万吨。
刘淮德刘梅王宝杰蒋克勇张国范王雷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肠道微生物分子分析区系组成养殖对虾
应用PCR-DGGE分析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采用液氮研磨法和化学裂解法提取得到质量较好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降落PCR扩增得到200bp左右的V3区16S rDNA片段,产物经试剂盒纯化后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将其分离,应用BandScan5.0软...
刘淮德王雷王宝杰刘梅蒋克勇张国范
文献传递
应用PCR-DGGE分析南美白对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18
2008年
从南美白对虾肠道中提取微生物基因组总DNA,以细菌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341F/534R进行V3高变异区域PCR扩增,长约200bp的PCR产物纯化后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获得微生物群落的特征DNA指纹图谱。通过DGGE图谱的半定量分析,发现样品的优势群落明显。结果表明,PCR-DGGE是研究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可行方法。
刘淮德王雷王宝杰刘梅蒋克勇张国范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一株海水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系统发育及脱氮特性被引量:64
2012年
【目的】确定一株分离自海水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并探索其脱氮特性和机理,以期为解释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机理以及改进海水养殖及废水的生物脱氮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通过测定菌株在不同无机氮源降解测试液中的生长和脱氮效率,分析其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性能。【结果】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最适生长条件为盐度3%、pH 8.5、温度28℃、碳氮比10:1,在盐度为15%的培养液中仍能生长;可以同时去除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24 h时对NH4+-N、NO2--N、和NO3--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8.29%、99.07%、96.48%,3种形态无机氮同时存在时,会优先利用NH4+-N,且总无机氮去除率较单一存在时更高,说明该菌株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结论】该分离自海水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在高盐环境中仍能生长,同时具有高效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脱氮的全部过程。
孙雪梅李秋芬张艳刘淮德赵俊曲克明
关键词:盐单胞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
应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对虾肠道细菌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对虾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对宿主的营养、生理、免疫和疾病防御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来微生态制剂开始用于对虾养殖中以促进其生长、提高免疫力和减少病害发生。水产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代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当前和未...
刘淮德
关键词:对虾
文献传递
夏季桑沟湾养殖水域有机碳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根据2012年8月对桑沟湾养殖海域18个站位取得的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叶绿素a(Chl-a)数据,基于不同区域的养殖特点,分析了DOC和POC的平面分布特征,并对POC的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海域表层DOC的浓度范围为1.70~2.82mg/L,平均值为2.03mg/L,大致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表层POC的浓度范围为0.04~1.33mg/L,平均值为0.55mg/L,大致呈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网箱养殖区表层DOC和POC含量最高,其次为桑沟湾近岸海域,而海带养殖区最低,这表明有机碳的含量与养殖品种和模式有直接的关系。根据POC/Chl-a比值对POC来源进行初步分析,表明贝类养殖区、海带养殖区、贝藻混养区、桑沟湾近岸海域以及外海对照点的POC主要来自活的浮游植物,而网箱养殖区存在降解的有机物质。
夏斌陈碧鹃崔毅崔正国张旭志刘淮德丁东生蒋增杰
关键词:有机碳碳循环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X3的环境适应性被引量:5
2013年
测定了不同环境因子,包括温度、盐度、pH、碳源、C:N等的变化对菌株的生长和脱氮能力的影响以及该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盐度30、pH8.5、乙酸钠为碳源、碳氮比10:1;在盐度20~80、温度25~37℃、pH7.5~9.5、碳源为葡萄糖或乙酸钠、碳氮比5:1~15:1环境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脱氮效率均可达到80%以上;在盐度为150的培养液中仍能生长。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仅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多粘霉素B敏感,对其余27种常用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研究结果说明,该菌株对海水养殖环境适应性良好,在海水养殖水质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李秋芬孙雪梅张艳刘淮德
关键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盐单胞菌生物脱氮环境适应性
养殖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Gyr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将已知浓度的气单胞菌菌液加入灭菌的沉积物样品中,作为模拟沉积物样品。通过选择和优化沉积物DNA提取方法、特异性引物、标准曲线模板,建立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准确检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溶菌酶-SDS温和裂解法提取沉积物DNA,以扩增GyrB基因片段的IAF和IAR为特异性引物,并直接以模拟沉积物样品DNA为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可以建立适用于定量检测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可灵敏、特异、准确地定量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泥中气单胞菌属中不同种的细菌,检出效率可达103CFU/g。统计分析显示,变异系数为0.21%-0.80%,均小于5%,表明重复性良好。
姜娓娓李秋芬刘淮德李晓龙
关键词:沉积环境气单胞菌属实时荧光定量PCR
刺参养殖池环境细菌群落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被引量:1
2015年
运用平板培养计数法、最大或然数法和16S r RNA基因的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发病刺参池塘环境中不同生理类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结果显示,加入底质改良剂后,发病刺参池塘沉积环境中的总异养菌、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等的数量在最初的2–4 d有所上升,但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且在之后的2–4 d内下降至加改良剂之前菌量;在加入底质改良剂后第2天,弧菌和硫化细菌数量便迅速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CR-DGGE图谱及测序结果显示,刺参养殖环境细菌优势菌分别属于绿弯菌门、变形菌门的莫拉菌科、柄杆菌科和气单胞菌科以及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科和乳杆菌科的某种细菌,多样性指数在2.5–3.5之间。实验组加入底质改良剂后,气单胞菌属两种细菌数量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底质改良剂可改变沉积环境中不同细菌类群的数量,降低致病菌的数量,从而改善底质环境并对"刺参腐皮综合征"起到防治作用。
李晓龙李秋芬姜娓娓刘淮德王晓红宋娴丽安鑫龙
关键词:刺参养殖环境细菌群落PCR-DGGE底质改良剂
一种对虾肠道微生物DNA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虾肠道微生物DNA的提取方法。具体为过程采用液氮研磨,机械力破壁,溶菌酶,SDS裂解液裂解细胞,然后经分离、析出得到DNA沉淀,最后用TE溶解得到质量较好的DNA。本发明...
刘淮德王雷刘梅王宝杰蒋克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