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桂侠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盆地
  • 4篇地层
  • 3篇岩性
  • 3篇三叠
  • 3篇四川盆地
  • 2篇岩性组合
  • 2篇油气
  • 2篇三叠统
  • 2篇上三叠统
  • 2篇侏罗系
  • 2篇柴达木盆地
  • 1篇灯影组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壳
  • 1篇地壳运动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陡山沱组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8篇刘桂侠
  • 4篇杨永泰
  • 2篇张宝民
  • 2篇姜华
  • 2篇翟秀芬
  • 2篇谷志东
  • 2篇汪泽成
  • 2篇赵容容
  • 1篇陶仕振
  • 1篇傅国斌
  • 1篇刘海涛
  • 1篇吴小奇
  • 1篇杨晓萍
  • 1篇管全俊
  • 1篇李建忠
  • 1篇莫午零
  • 1篇倪云燕
  • 1篇王兆云
  • 1篇鲁卫华
  • 1篇戴金星

传媒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含浊沸石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油层改造建议被引量:8
2005年
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砂岩储层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储层损害潜在因素,在钻井和油层改造过程中及易造成油层伤害.通过对川中地区沙溪庙组砂岩储层微观地质特征和储层潜在损害因素的分析,结合陕北安塞油田长6油层地质特征和近20a的酸化压裂技术方法,建议在下沙溪庙组油层酸化压裂改造过程中使用田菁粉压裂液,在压裂液的反排时采用“控制反排速度,逐步放大压差,压裂末期适当挤入少量大直径压裂砂”,以避免砂粒受冲击造成地层伤害;建议酸化液添加冰醋酸稳定剂,或其他一些铁离子络合剂,并尽可能缩短工期,避免形成沉淀堵塞孔喉;对于含浊沸石的砂岩储层,不宜用盐酸酸化,建议用酸度较弱的磷酸或磷酸与盐酸的混合酸.
杨晓萍张宝民刘桂侠陶仕振
关键词:油层改造酸化压裂技术储层损害侏罗系四川盆地
从冷科1井下部地层的归属探讨柴达木盆地成盆时间被引量:6
2003年
冷科 1井是近年来柴达木盆地北缘最重要的一口科学探索井。因该井首次发现了巨厚的新地层 ,所以对该井的4 666~ 5 2 0 0m地层划分存在较大争议。前人主要依据孢粉资料把冷科 1井 4 666~ 5 2 0 0m层段归属为下侏罗统 ,也有人依据从该段发现的海相化石碎片认为该段为石炭系。本文从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地震剖面、测井电性及水介质特征等多方面对该层段进行了分析 ,否定了该段为下侏罗统和石炭系的可能 ,认为该段为上三叠统。该研究改变了过去柴达木盆地始于早侏罗世的观点 。
刘桂侠杨永泰管全俊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上三叠统岩性组合古生物
柴达木盆地北部基底岩性对上部地层构造演化及储集条件的影响被引量:15
2003年
由于不同的基底具有不同的构造边界条件 ,而在受力时又最易在不同的基底边界附近集中应力 ,从而成为应力的释放带或释放区 ,所以造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基底岩性与上覆盖层构造单元有很好对应关系 ,晚印支运动、早燕山运动、早喜山运动、晚喜山运动、新构造运动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造成的影响都与盆地的基底岩性有关 ;由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基底与周边的阿尔金山、祁连山形成一个整体 ,而柴达木盆地北缘基底和周围山系主要由下古生界赛什腾群弱磁性的绿泥石石英片岩、绿泥片岩、大理岩等构成 ,母岩的性质控制着储层的岩石成分和岩石结构 ,从而使该区储层的物性较差。文章还指出 ,要加强柴达木盆地的基础地质研究 ,从宏观上把握规律 。
刘桂侠杨永泰
关键词:储集条件地壳运动储集层岩性解释油气地质
准噶尔盆地南缘泥火山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6
2012年
我国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多处泥火山,1991年6月和2010年8月,两次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泥火山进行考察.从气压减小、出气量减少、泥浆池口陷落和泥浆池干涸等变化,可见泥火山活动渐趋衰弱,活动强度明显小于中国台湾一些泥火山.泥火山天然气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有同源性或同因性.泥火山天然气主要组分是烷烃气,含量为91.15%~97.49%,其中甲烷含量最高,是优质商业气;天然气δ13C1值为-49.1‰~-40.6‰,与世界范围内泥火山气δ13C1频率高峰段一致,且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具有δ13C1<δ13C2<δ13C3特征,是典型热成因气;研究区泥火山气具有较低的3He/4He值,R/Ra为0.011~0.054,属典型壳源氦;泥火山天然气的δ13C2值均大于-28‰,是典型煤成气,且C1/C1-4和δ13C1值两指标与该盆地下中侏罗统源岩形成的煤成气特征一致,因此,准噶尔盆地南缘泥火山烷烃气的气源主要是下中侏罗统煤系源岩.
戴金星吴小奇倪云燕汪泽成赵长毅王兆云刘桂侠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泥火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气源
川西震旦系台内坳槽西缘地层划分与沉积演化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勘探揭示,震旦系发育一条贯穿盆地的近北西—南东向的台内坳槽,其形成演化控制坳槽周缘灯影组的储层发育与气田形成。选取紧邻震旦系台内坳槽西缘的绵竹清平大水闸、燕子岩剖面,系统开展地层划分、沉积演化及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研究表明:(1)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可有效厘定震旦系陡山沱组与灯影组的界线,坳槽西缘陡山沱组与灯影组均发育,且灯影组发育完整;(2)陡山沱组以深水斜坡相沉积为主,灯影组主要为浅水碳酸盐台地相沉积,陡山沱期至灯影期经历了由深水斜坡向浅水碳酸盐台地的沉积演化;(3)坳槽西缘灯二段发育厚层叠层石白云岩规模优质储层,与坳槽东侧台缘带可以类比,揭示坳槽西缘同样具备形成大气田的储层条件。
刘朱睿鸷胡素云谷志东汪泽成刘桂侠翟秀芬姜华赵容容张宝民莫午零
关键词:地层划分陡山沱组灯影组震旦系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主控因素与勘探思路被引量:11
2021年
目前,已在四川盆地震旦系—中三叠统发现了12个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已成为该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与方向。为了进一步拓展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勘探领域,在分析已发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勘探思路与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以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与上二叠统为主力烃源岩,发育上震旦统灯影组丘滩体、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石炭系白云岩、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礁滩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颗粒滩等主要储层,以三叠系蒸发岩、下寒武统泥页岩与中二叠统泥岩为区域性盖层,具有下生上储的良好生储盖配置。②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主要受控于下述3个方面的因素——古构造背景与构造演化控制盆地“隆坳格局”的形成与分布,进而控制主力烃源岩、规模储层的形成与分布;古隆起、古斜坡的古地貌高带控制礁滩等高能沉积相带、大面积岩溶储层与古油藏、古气藏的分布;区域性与直接盖层控制大气田的空间分布与富集。结论认为,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的勘探思路为隆坳格局定区带、地貌高带找滩体、地震预测找储层、古今圈闭定目标;评价方法为井—震—露头综合分析明确盆地岩相古地理格局,印模法、残厚法与地震相精细刻画礁(丘)滩体高能沉积相带,生—储—盖综合评价有利勘探区带与目标。
李建忠谷志东鲁卫华姜华翟秀芬刘桂侠赵容容
关键词: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主控因素勘探思路
柴达木盆地北缘上三叠统-侏罗系层序特征与含油气系统划分被引量:14
2002年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将柴达木盆地北缘上三叠统 侏罗系划分为 5个层序、12个体系域 ,确定了该区烃源岩主要赋存在层序Ⅱ和层序Ⅲ的湖侵体系域深湖相泥岩中 ;通过地震剖面追踪 ,圈定了烃源岩赋存于下侏罗统层序Ⅱ和中侏罗统层序Ⅲ中 ,主要以冷湖 南八仙构造带为边界 ;烃源岩发育层段的地震相、沉积相研究表明 ,下侏罗统层序Ⅱ的湖侵体系域发育大面积的滨浅湖、沼泽相沉积 ,在湖盆中心发育面积较小的半深湖 深湖相沉积 ,中侏罗统层序Ⅲ的湖侵体系域仅在鱼卡凹陷及其周缘发育半深湖相 ;依据层序划分、沉积相的研究成果 ,确定了主要生烃中心 ,并依据烃源岩分布特征将柴达木盆地北缘划分为J1( !) R和J2 ( !) E 2个含油气系统 ,其中J1( !) R含油气系统为中等丰度的含油气系统 ,围绕其周围的昆特依构造、冷湖七号构造、伊克雅乌汝构造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J2 ( !) E含油气系统面积较小 ,烃源岩厚度较薄 。
杨永泰刘桂侠贾兴友管俊亚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上三叠统侏罗系层序地层含油气系统
多种方法确定单井中的地层重复——以吐鲁番—哈密盆地鄯科1井三叠系为例被引量:1
2001年
鄯科 1井是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陷首次钻穿三叠系的一口科学探索井 ,并首次在三叠系发现轻质油流。文内以鄯科 1井为例 ,运用孢粉组合、岩性组合、地震剖面、倾角测井、无机元素、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从不同侧面分析了鄯科 1井三叠系内部地层重复的现象 ,这些方法有机的结合和相互的补充打破了单一方法进行地层划分的旧模式 ,初步进行了多方法交互使用进行地质分层的尝试 ,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地层划分与对比中的多解性 ,使地层划分更可靠 。
杨永泰刘桂侠刘海涛傅国斌
关键词:吐鲁番-哈密盆地三叠系孢粉岩性组合无机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