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智献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4篇手术
  • 4篇慢性
  • 4篇鼻内
  • 4篇鼻内镜
  • 4篇鼻窦
  • 4篇鼻窦炎
  • 3篇疗效
  • 2篇多平面重组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研究
  • 2篇切除
  • 2篇慢性鼻窦炎
  • 2篇额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抑制

机构

  • 10篇深圳市龙岗中...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10篇刘智献
  • 5篇赵海亮
  • 4篇武勇进
  • 4篇蓝建平
  • 4篇曾宪海
  • 3篇张艳红
  • 3篇杨贵
  • 3篇王鹏
  • 3篇王再兴
  • 3篇李晓晖
  • 2篇李兴伟
  • 2篇马世博
  • 1篇赵新宇
  • 1篇邱书奇
  • 1篇赵鹏
  • 1篇高晗

传媒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镜下两种钩突切除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研究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两种钩突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对2010年3月—2011年5月该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患者应用摇门式钩突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钩突切除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鼻泪管损伤的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眶部脂肪暴露的并发症,3例患者发生鼻泪管损伤的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治疗慢性鼻窦炎疾病,但是传统钩突切除术的并发症比较多,明显高于摇门式钩突切除术。
武勇进刘智献张艳红曾宪海
关键词:鼻内镜慢性鼻窦炎
两种方法治疗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置管与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和激光组,每组32例,激光组患者应用CO2激光鼓膜造孔术进行治疗,内镜组患者应用内镜下置管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激光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且此治疗技术易于操作,患者的痛苦小,但术中应注意操作细致避免并发症发生。
武勇进刘智献张艳红曾宪海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鼻中隔穿孔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鼻中隔穿孔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收集60例鼻中隔穿孔患者,根据穿孔直径大小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其中A组穿孔直径小于0.5 cm,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骨膜瓣减张的方法,修补鼻中隔穿孔。B组0.5 cm<穿孔直径≤1.5 cm,采用自体大腿阔筋膜筛骨垂直板夹层的方法,修补鼻中隔穿孔。C组穿孔直径大于1.5 cm,采用带蒂鼻腔外侧黏骨膜瓣方法,修补鼻中隔穿孔。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后,发现A组患者均痊愈;B组患者8例好转,12例愈合;C组患者7例好转,13例愈合。结论: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最佳措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痛苦。修补术后的保湿,抗感染可以加快伤口愈合,依据穿孔大小选择副损伤最小的手术方式及移植材料,提高手术成功率。
王再兴赵海亮刘智献蓝建平
关键词:鼻内镜鼻中隔穿孔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额嘴入路DrafⅡb手术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嘴进路治疗额窦病变的可行性。方法:1对20例冷冻尸头进行CT扫描,在Mimics图像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和多平面重组成像,对手术入路点处相关解剖参数进行测量;2应用Sinuses TracheaⅠ软件重建额窦及其引流通道、周围气房三维可视结构;3参照CT图像和上述数据,对尸头模拟额嘴进路额窦手术操作,寻找相关解剖标志,观察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结果:1额嘴位于中鼻甲前端颅底附着点处,呈白色骨性隆起,位置相对固定,额窦口位于其后或稍靠上方。2中鼻甲垂直板与眶纸板之间的距离为(7.61±1.34)mm,手术入路点处额嘴的厚度为(3.27±0.91)mm。3额窦及其引流通道三维成像呈锥形,尖端向下,经额窦口移行到额窦引流通道。额窦口的前方由额嘴包绕,额嘴的前上方与额窦底相连。40°鼻内镜下找到额嘴,并由此进路完成额窦开放手术操作。结论:鼻内镜下额嘴进路行额窦手术是可行的,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在额嘴"L"之间区域行额窦手术是安全的。
刘智献李晓晖赵海亮王鹏武勇进李兴伟马世博
关键词:内镜额窦解剖学
药物联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6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内舒拿喷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内舒拿喷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疾病效果理想,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即可起到局部治疗和抗炎的效果,又可发挥两种药物的各自优势。
武勇进刘智献张艳红曾宪海
关键词:克拉霉素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手术治疗方法比较,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再兴赵海亮刘智献蓝建平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腺样体切除术治疗21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0例鼻窦炎2、3期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对照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经过5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64,P=0.01),对照组出现1例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术后复查时矫正。两组其余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2、3期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王再兴赵海亮刘智献蓝建平
关键词:儿童慢性鼻窦炎术式疗效
Survivin与鼻咽癌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survivin在鼻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进入系统评价的文献有10篇(免疫组化法)病例对照研究,3篇(RT-PCR法)病例对照研究。应用Meta分析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合并OR及95%CI。结果 Meta分析结果为合并的免疫组化法文献OR为20.68,95%CI为13.87~30.84;合并的RT-PCR法文献OR为17.09,95%CI为6.22~46.99。结论survivin高表达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杨贵邱书奇赵海亮蓝建平刘智献高晗曾宪海赵新宇
关键词:鼻咽肿瘤META分析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鼻丘上进路额窦手术可行性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丘上进路治疗额窦病变新术式的可行性。方法:将32例患者CT资料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在矢状位上分别测量"腋窝"中点和中鼻甲前端颅底附着点至筛前动脉的距离,冠状位上测量中鼻甲垂直板与眶纸板之间的距离、鼻丘的高度。应用Sinuses TracheaⅠ软件重建额窦及其周围气房三维可视结构。结合CT和上述数据,尸头模拟手术操作。结果:1中鼻甲前端颅底附着点位于额窦口前缘或稍靠后。2中鼻甲前端颅底附着点至筛前动脉的距离:左侧(15.31±2.82)mm、右侧(15.39±3.53)mm;"腋窝"中点至筛前动脉的距离:左侧(22.23±2.78)mm、右侧(22.30±2.80)mm;中鼻甲垂直板与眶纸板之间的距离:左侧(7.61±1.34)mm、右侧(7.80±1.40)mm;鼻丘的高度:左侧(8.33±2.14)mm、右侧(8.00±2.57)mm。以上每组数据左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三维可视结构显示中鼻甲前端颅底附着点紧邻额窦口,其外下与眶纸板之间、鼻丘气房之上或上部区域仅为气房结构。结论:鼻内镜下鼻丘上进路额窦手术具有可行性,适用于孤立性额窦病变,可根据病变特点变通手术方式处理复杂额窦、额隐窝病变。
刘智献李晓晖王鹏杨贵李兴伟赵鹏
关键词:额窦炎多平面重组MIMICS软件
鼻泪管解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泪管解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新术式的可行性。方法:1对22侧慢性泪囊炎患者给予30%碘海醇注射液进行泪囊造影,见造影剂从泪小管反流停止推药,立即进行泪道CT扫描;2应用Sinuses TracheaⅠ软件重建泪道及其周围结构三维可视图;3应用该软件对泪囊、鼻泪管进行模拟"切削"减压。结果:1泪道阻塞发生率分别是泪小管段4.5%(1/22)、泪囊段22.7%(5/22)、移行段13.6%(3/22)、鼻泪管段36.4%(8/22)、Hasner瓣段22.7%(5/22),其中移行段、鼻泪管段和Hasner瓣段占72.7%(16/22);2三维可视结构显示鼻泪管外侧壁是由上颌骨的泪沟构成,内壁由泪骨降突及下鼻甲的上行泪骨突构成;3从下鼻道观察,鼻泪管由下鼻甲骨围成,形成坚硬的鼻泪管及其开口内侧壁;4削去下鼻甲前端在鼻腔外侧壁的附着处即鼻泪管内侧壁,使膜鼻泪管得到充分开放,为解除鼻泪管阻塞创造可扩张空间。结论:鼻内镜下鼻泪管解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可行性,且保留了膜性泪道完整性,避免了因切开泪囊肉芽增生、瘢痕形成导致泪道再次阻塞等并发症。
李晓晖刘智献王鹏杨贵马世博
关键词:泪囊炎鼻泪管多平面重组CT扫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