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明

作品数:145 被引量:1,36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8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文化科学
  • 75篇哲学宗教
  • 14篇医药卫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冶金工程
  • 3篇社会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45篇心理
  • 36篇教育
  • 32篇教师
  • 14篇心理健康
  • 11篇小学教师
  • 10篇中小学教师
  • 10篇工作压力
  • 9篇学校心理
  • 9篇职业倦怠
  • 9篇倦怠
  • 9篇访谈
  • 8篇大学生
  • 8篇道德
  • 8篇农村
  • 8篇农村教师
  • 8篇访谈研究
  • 7篇德教
  • 7篇心理教育
  • 7篇学业
  • 7篇栽培

机构

  • 134篇东北师范大学
  • 17篇吉林大学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大庆师范学院
  • 3篇廊坊师范学院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沈阳体育学院
  • 2篇黑龙江大学
  • 2篇燕山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 2篇云南省教育科...
  • 2篇国家基础教育...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43篇刘晓明
  • 16篇王丽荣
  • 10篇王强
  • 7篇苏忠民
  • 7篇赵亮
  • 6篇李鹿
  • 5篇孙蔚雯
  • 5篇李光哲
  • 5篇王丽荣
  • 4篇周楚
  • 4篇秦红芳
  • 4篇张明
  • 4篇李婷婷
  • 3篇王文增
  • 3篇孙文影
  • 3篇冀云
  • 3篇王艳梅
  • 3篇赵红艳
  • 3篇冯建国
  • 3篇何明

传媒

  • 9篇班主任
  • 8篇江苏教育学院...
  • 8篇中小学教师培...
  • 7篇中国临床心理...
  • 7篇心理科学
  • 6篇心理发展与教...
  • 6篇中小学德育
  • 4篇中国心理卫生...
  • 4篇现代中小学教...
  • 4篇教育科学研究
  • 3篇应用心理学
  • 3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外国教育研究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江苏教育
  • 2篇外国中小学教...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现代教育科学...
  • 2篇心理与行为研...
  • 2篇吉林省教育学...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道德教育的价值论纲被引量:2
2010年
心理—道德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不仅需要科学层面的探讨与分析,同样需要哲学层面的破解与引领。心理—道德教育价值论纲,就是对心理—道德教育在价值哲学论域上的思考,是对心理—道德教育的价值意蕴、价值形态及价值立场等的理论阐释与学理分析。
刘晓明
关键词:价值意蕴价值立场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之应对策略的访谈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吉林省某地区1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自我应对策略及对学校、社会的期望。研究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采取的压力应对策略包括回避压力情景、放松情绪、接受责任、认知调控、情绪宣泄、问题解决以及寻求社会性支持等;通过优化学校管理、监督政策落实以及争取社会、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等,将有助于缓解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教师能自发采取一定的压力应对策略,但缺乏自觉性与科学性,亟需予以指导。同时,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需要社会、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家长的通力合作。
刘晓明孙蔚雯
关键词:农村教师工作压力访谈研究
关于高中生品格优势的调查与实验:基于优势潜能理论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品格优势(Character Strength)理论设计为期8周的"优势潜能训练课程",帮助高中学生识别并运用自身潜能,提升自我效能感、积极情感和学业表现。结果发现:(1)该干预课程对提升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积极情感和学业表现有显著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2)从干预活动的持续效果来看,中职生的亲和力优势得分显著高于普高生,普高生的意志力优势得分显著高于中职生。该结果说明:基于优势取向的干预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优势和韧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李婷婷刘晓明
关键词:普高生中职生
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借助课程化的方式具体验证心理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心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对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
刘晓明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发展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智力
高师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实施构想
2001年
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以下特征 :1、它的立足点应是面向未来的。 2、应保证学生的心理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这一目标是多层面的。这三方面的特征为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提供了基本框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基本目标即为通过学校有意识地训练 ,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提高其心理技能水平。
刘晓明王丽荣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辞职意向的关系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考察中小学教师辞职意向的一般特点及其与职业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辞职意向调查表和Maslach 倦怠量表调查了717名中小学教师。结果:有25.10%的教师存在中等程度辞职意向,5.58%的教师存在高度辞职意向,中学教师的辞职意向高于小学教师(t=-3.48,P<0.01),高学历教师高于中低学历的教师,教龄15年以下的教师高于教龄21年以上的教师,年龄34岁以下的教师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程度越高,越容易辞职;个人成就感越低,越不容易辞职。职业倦怠对辞职意向的预测力达16.5%。结论:职业倦怠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辞职意向的重要因素。年轻、高学历、有竞争力的教师更倾向于辞职。
刘晓明李冬梅
关键词:职业倦怠
一种大棚营养块人参栽培方法
大棚营养块人参栽培方法是以营养块为基质,同时利用大棚人工创造一个人参生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每年可延长人参生长期两个月,使人参三年半即可作货。大棚营养块人参栽培模式可实现人参育苗与栽培一步完成,在节约大量的林地资源和人力资...
苏忠民赵亮刘晓明李光哲李鹿
文献传递
论直接深入无意识的积极想象与内视方法——兼论作为单纯觉察的意识被引量:5
2010年
运用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对积极想象、内视等方法及其共同要素"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做了探讨;提出把握单纯觉察的意识,是掌握积极想象与内视等方法的关键;而心身整体的调整,才是让无意识自由涌现的根本与保障。
冯建国申荷永刘晓明
关键词:无意识
情绪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行动控制风格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行动控制风格在情绪与工作记忆广度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从长春市某高校选取120名大一学生,采用2*3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影片进行情绪诱导(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研究在不同情绪条件下,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工作记忆广度之间的影响。结果:行动取向行动控制风格的大学生工作记忆广度在三种情绪(积极、中性、消极)条件下无显著差异(P>0.05);状态取向行动控制风格的大学生在三种情绪条件下工作记忆广度具有显著差异(P<0.001);在消极情绪下,行动取向行动控制风格的大学生工作记忆广度显著高于状态取向行动控制风格。结论:行动控制风格在情绪与工作记忆广度之间起调节作用。
刘晓明刘虹
关键词:情绪工作记忆广度
团体心理干预对暴力型未成年犯攻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暴力型未成年犯内隐与外显攻击性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及IAT内隐攻击性测验评价暴力型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分析10次团体干预训练对未成年犯攻击性的影响效果。结果:团体心理干预训练后,其内隐攻击性没有显著降低,而外显攻击性的干预效果显著,其中身体攻击、口头攻击有显著降低,在愤怒、敌对等因子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团体心理干预是降低暴力型未成年犯外显攻击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刘晓明冀云
关键词:攻击性团体心理干预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