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方庆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越冬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羽毛
  • 2篇越冬期
  • 2篇越冬生态
  • 2篇鸟类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栖息地特征
  • 2篇栖息地选择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重金属测定
  • 2篇繁殖
  • 1篇行为节律
  • 1篇越冬行为
  • 1篇越冬种群
  • 1篇生境
  • 1篇生物学

机构

  • 10篇渭南师范学院
  • 5篇兰州大学
  • 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1篇刘方庆
  • 10篇吴逸群
  • 7篇刘建文
  • 2篇许秀
  • 1篇梁敏
  • 1篇包新康
  • 1篇马文斌
  • 1篇王巧艳
  • 1篇马雯
  • 1篇李娜
  • 1篇吴盈盈

传媒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第二届中国西...

年份

  • 2篇2014
  • 9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黄河湿地大鸨越冬现状调查
(Otis tarda),又名野雁、地鵏、羊须鸨,隶属于鹤形目(Gruiformes)、鸨科(Otidae),是一种大型地栖鸟类,为世界珍稀物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013年1月29日~3月1日,采用随机问卷的方法对...
沈杰吴逸群刘方庆刘建文
关键词:越冬生态
越冬期大鸨羽毛九种重金属测定
2013年
本文对陕西黄河湿地越冬期大鸨(Otis tarda)羽毛中重金属Mn、Cd、Cr、Cu、Ni、Pb、Zn、As、Hg含量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汞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了测定。其中,Zn含量最高,为147.05 mg/kg,其次为Mn含量93.03 mg/kg,而Cd、Hg含量最低,分别为0.46 mg/kg和0.03 mg/kg。
吴逸群刘建文许秀刘方庆
关键词:羽毛重金属
越冬期大鸨羽毛九种重金属测定
本文对陕西黄河湿地越冬期大鸨(Otis tarda)羽毛中重金属Mn、Cd、Cr、Cu、Ni、Pb、Zn、As、Hg含量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汞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了测定.其中,Zn含量最高,为147.05 mg/...
吴逸群刘建文许秀刘方庆
关键词:羽毛重金属
大鸨东方亚种越冬栖息地特征
于2012年、2013年对陕西省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大鸨东方亚种(Otis tarda dybowskaii)越冬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记录利用样方及对照样方各64个,统计栖息地生境中植物种类、植物平均高度、草本盖度、水源...
刘建文吴逸群刘方庆
关键词:栖息地选择越冬生态
中国大鸨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大鸨Otis tarda是我国Ⅰ级保护动物,本文对我国大鸨生物学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了概述,内容涉及大鸨种群数量、食性、繁殖生物学、人工饲养、栖息地选择、越冬及繁殖行为和生理生化等方面。指出了我国大鸨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研究人员少、研究深度浅及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工作不连续等,以期为我国今后大鸨研究以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吴逸群刘建文吴盈盈刘方庆
关键词:繁殖越冬
大鸨越冬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
于2013年1月26日~2月3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在陕西黄河湿地渭河、洛河、黄河交汇区对大鸨(Otis tarda)的越冬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鸨越冬期日行为时间分配中静立行为(32.75%)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取食行...
刘方庆吴逸群刘建文沈杰王帅
关键词:越冬行为
东方亚种大鸨越冬种群粪便中的重金属元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集并分析了2012年1-2月间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越冬种群粪便样品中9种重金属元素(Mn、Cd、Cr、Cu、Ni、Pb、Zn、As、Hg)含量,其中 Mn含量最高,为174.55 mg∕kg;Zn含量次之,为57.46 mg∕kg;Cd、Hg含量较低,分别为0.35、0.05 mg∕kg。大鸨粪便相对于其他鸟类Cd、Pb含量偏高,分析了鸟类粪便可作为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指标的可行性。
吴逸群刘建文许秀刘方庆
关键词:粪便重金属元素环境监测
甘肃安西荒漠伯劳的繁殖生态被引量:1
2014年
2010年4~8月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点法对荒漠伯劳(Lanius isabellinus isabellin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VON)对荒漠伯劳卵体积与卵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雏鸟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荒漠伯劳的繁殖时间为4月底至8月初,每巢产卵3~6枚,平均窝卵数为4.67±0.57(n=21),卵体积为(3.14±0.32)cm3(n=95),卵鲜重(3.48±0.20)g(n=20),卵体积随着产卵顺序显著减小(R=-0.427,P=0.021,n=29),其采取的是"窝雏减少"的繁殖策略。雌鸟产首枚卵后即开始孵卵,雄鸟负责情饲及警戒。温度自动记录仪测量平均孵卵温度为(38.19±0.77)℃(n=2),雌鸟在巢率为93.95%。平均孵卵时间为(15.33±0.52)d(n=6)。荒漠伯劳雏鸟留巢期12~15 d,幼鸟离巢后亲鸟继续饲喂幼鸟,整个育雏期最长达31 d。研究地区荒漠伯劳种群的孵卵率为82.50%(n=80),卵成功率为46.25%(n=80),雏鸟离巢率为56.06%(n=66),巢成功率58.62%(n=29)。在2010年环志标记的12对繁殖鸟中只有1对繁殖了第二窝。
邹小玉刘方庆陶金鼎马雯包新康
关键词:繁殖生态
大鸨东方亚种越冬栖息地特征
作者于2012年、2013年对陕西省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大鸨东方亚种(Otis tardadvbowskii)越冬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记录利用样方及对照样方各64个,统计栖息地生境中植物种类、植物平均高度、草本盖度、水源...
刘建文吴逸群刘方庆
关键词:栖息地选择食物质量
渭南市区及市郊秋冬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及定时定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渭南市城区秋冬季鸟类资源和生境多样性、均匀度及相似性等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以渭南市区及近郊鸟类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
吴逸群王巧燕刘建文刘方庆
关键词:鸟类群落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