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铁

作品数:118 被引量:350H指数:11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领域

  • 52篇动力工程及工...
  • 33篇理学
  • 22篇化学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8篇流化
  • 47篇流化床
  • 33篇数值模拟
  • 33篇值模拟
  • 27篇气固
  • 27篇气固两相
  • 26篇锅炉
  • 25篇循环流化床
  • 25篇两相流
  • 24篇气固两相流
  • 14篇气固两相流动
  • 14篇两相流动
  • 13篇燃烧
  • 10篇流动特性
  • 8篇喷动
  • 8篇喷动床
  • 7篇大涡模拟
  • 7篇流化床锅炉
  • 7篇鼓泡流化床
  • 5篇循环流化床锅...

机构

  • 118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抚顺石油学院
  • 1篇哈尔滨锅炉厂...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酒泉卫星发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鞍山市锅炉压...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118篇刘文铁
  • 65篇陆慧林
  • 41篇何玉荣
  • 20篇赵广播
  • 17篇赵云华
  • 16篇黄怡珉
  • 15篇沈志恒
  • 14篇阮根健
  • 13篇别如山
  • 10篇王淑彦
  • 10篇于洪彬
  • 8篇刘欢鹏
  • 7篇王怀彬
  • 7篇陈崇枢
  • 7篇朱群益
  • 6篇刘阳
  • 6篇詹文博
  • 6篇李响
  • 5篇李响
  • 5篇张子栋

传媒

  • 14篇热能动力工程
  • 13篇节能技术
  • 10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工业锅炉
  • 4篇化工学报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燃烧科学与技...
  • 3篇2006中国...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动力工程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特种设备...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颗粒学会...
  • 2篇中国颗粒学会...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5篇2012
  • 1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4篇2006
  • 12篇2005
  • 14篇2004
  • 7篇2003
  • 8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1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流化床收集器内颗粒团聚流动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和气溶胶动力学原理,建立流化床收集器(CFBA)内气体细颗粒聚团气固两相双流体模型。对不同入口气体速度、初始颗粒尺寸分布和不同颗粒团聚形成机理下收集器内颗粒聚团流动的流体动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湍流运动和剪切作用对颗粒聚团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布朗运动对颗粒团聚形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吸收颗粒可有效提高捕获细颗粒和颗粒聚团形成的能力。
郑建祥刘文铁陆慧林何玉荣沈志恒
贴体坐标系下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稠密固相动力-摩擦应力模型,建立喷动床内气固两相双流体模型.应用贴体坐标系使得计算网格与喷动床的倒锥体边界相一致.通过数值模拟获得喷动床内喷射区、环隙区和喷泉区内颗粒速度及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喷泉区具有强烈的气固两相质量和动量交换.当倒锥体倾斜角度达到60°,在射流入口处形成一瓶颈.研究表明颗粒间滑动-滚动摩擦应力对环隙区颗粒流动具有明显的影响.
何玉荣孙巧群陆慧林刘文铁金记英
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的优化设计模型
1991年
本文针对固体颗粒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中的受力运动情况,提出按颗粒在分离器中产生的最大离心力来考虑分离器的优化问题,给出了优化设计模型,并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王怀彬戴坚刘文铁张德成
关键词: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优化设计
双尺度均匀化方法研究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
提出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时空多尺度结构计算的双尺度均匀化方法(Two-scale Homogenization Method),通过逐级递推计算出宏观、介观乃至微观尺度下的气固两相流体力学物性参量的局部涨落,研究尺度间相...
王淑彦陆慧林刘文铁沈志恒赵云华
关键词:流化床
文献传递
双尺度均匀化方法研究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
提出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时空多尺度结构计算的双尺度均匀化方法(Two-scale Homogenization Method),通过逐级递推计算出宏观、介观乃至微观尺度下的气固两相流体力学物性参量的局部涨落,研究尺度间相...
王淑彦陆慧林刘文铁沈志恒赵云华
关键词:流化床
文献传递
增湿活化反应器内气—液滴—固三相流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01年
本文给出了气—液滴—固三相流体的双流体模型下的各控制方程组。颗粒动理学方法模拟颗粒相湍动能。模型中考虑了气、液滴和固相的相互作用以及液滴与固相的非弹性作用造成的能量传递和耗散。模型预测在增湿活化反应器内相速度和浓度等参数空间分布,以及操作参数、结构布置等对相速度等参数的影响。
陆慧林刘文铁别如山何玉荣孙永立李炳熙
关键词:增湿活化反应器数值模拟
摩擦应力模型对鼓泡流化床流体动力行为影响的研究
固体颗粒间摩擦是影响鼓泡流化床流体动力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气固两相流模型,对具有中心射流进口的鼓泡流化床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采用Princeton模型与Schaeffer模型,对鼓泡流化床...
詹文博章思龙刘文铁何玉荣
关键词:鼓泡流化床气固两相流摩擦应力
文献传递
高浓度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的二阶矩模型的数值模拟
本文采用动理学方法,采用各向异性的Maxwell颗粒速度分布函数,建立颗粒相Boltzmann方程,分别取零次矩、一次矩和二次矩得到颗粒相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二阶矩方程.模拟计算得到上升管内颗粒流场分布和脉动速度分布,并...
陆慧林何玉荣刘欢鹏刘文铁李响
关键词:湍流模型二阶矩模型
文献传递
污泥的热解动力学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2
2006年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对污水处理厂原始污泥进行了热分析实验,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污泥的TG和DTG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级反应模型预测污泥热解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热分析动力学,采用最概然机理函数选择法,提出了污泥热解的机理函数为f(α)=(1-α)[-ln(1-α)]-3/4,分析获得的污泥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并给出了污泥热解动力学计算模型。
刘文铁王淑彦陆慧林崔崇威
关键词:污泥热解机理函数
垂直管内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计算——颗粒动力学理论方法被引量:14
1999年
基于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模型、颗粒动力学理论的颗粒脉动动能模型(KTGF)和气体湍流动能模型(SGS),对气固两相垂直上升流动进行数值计算,模拟计算结果得到了与试验研究所揭示的环—核流动结构。模拟计算与Miller和Gidaspow (1992)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颗粒相浓度。
陆慧林赵广播刘文铁别如山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