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彬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艺术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旅游
  • 3篇旅游目的
  • 3篇旅游目的地
  • 3篇旅游目的地形...
  • 3篇目的地
  • 3篇目的地形象
  • 2篇摄影
  • 2篇旅游者
  • 1篇虚拟财产
  • 1篇虚拟财产权
  • 1篇言语交际
  • 1篇游戏
  • 1篇语境
  • 1篇认知语境
  • 1篇摄影照片
  • 1篇主义
  • 1篇网络游戏
  • 1篇现象学
  • 1篇现象学解读
  • 1篇旅游凝视

机构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6篇刘彬
  • 3篇甘巧林
  • 1篇刘晓琦

传媒

  • 3篇旅游论坛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认知语境及其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认知语境是语用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认知语境不同于传统的语境概念就在于它是“认知”的。早期的语言学家通常把语境看作是静止不变的,人们从其定义、功能和构成要素等方面来对它加以认识。二十世纪末,语境研究的另一趋势是紧密结合人的...
刘彬
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间隔年旅游体验的现象学解读被引量:8
2013年
间隔年旅游是一种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由生活方式改变而延伸出来的旅游方式。以间隔年旅游者为研究主体,借用现象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方法从间隔年旅游体验的角度对这一新兴的旅游现象进行解读。结果发现,间隔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在生活世界的推力和来自旅游世界的拉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旅游者在旅游世界中主要通过旅游观赏、旅游交往和旅游参与三种方式来获取体验;并且旅游者通过间隔年体验与经历开始重新认识自我与世界。
刘彬甘巧林刘晓琦
关键词:旅游世界间隔年旅游体验
基于旅游者摄影行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伴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字叙事逐渐被图像叙事所取代,视觉文化已成为当今审美文化的主流形态。在这种背景之下,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与推广必然需要借以各种图像表征来完成,旅游目的地正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图像输入来征服潜在...
刘彬
关键词:旅游者建构主义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凝视
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制度研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技术开始挺进中国,时至今日,网络技术已全面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网络技术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因为虚拟财产权的研究尚不成熟,随着网络游戏业的发展而凸显的虚拟财...
刘彬
关键词:虚拟财产权法律保护网络游戏
Web2.0时代下的旅游摄影与婺源旅游地形象研究——基于旅游摄影照片的内容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随着旅游摄影的普及与Web2.0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旅游目的地图像生产的旅游摄影活动,也必然与旅游地形象存在某种关联。基于这一背景,通过网络收集婺源官方宣传图片和旅游摄影图片,运用图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从内容属性上看,官方宣传与旅游摄影各有侧重,但在婺源核心旅游资源上,却表现出很高的相似度;从照片时间上看,两组照片存在很强的一致性;从照片的表现手法上看,官方试图通过一系列精致唯美的照片建构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婺源形象,而旅游者的摄影照片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性,且带有较重的主观性色彩。
刘彬甘巧林
关键词:旅游摄影旅游目的地形象
基于旅游者摄影行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旅游与摄影的紧密结合,摄影成为旅游过程一项重要的活动;同时,旅游者摄影有意或无意参与到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过程中。基于这一背景,以江西婺源为例,从旅游者摄影动机、摄影行为偏好和摄影照片处理方式等角度对专业的摄影旅游者和大众旅游者的摄影行为进行对比,进而分析这两个群体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中的不同角色。研究发现,摄影旅游者扮演的是理想主义形象的建构者角色,而大众旅游者则是理想主义形象的被动接受者。
刘彬甘巧林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