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国

作品数:42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文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7篇文学
  • 8篇代文
  • 8篇文学研究
  • 8篇现代文
  • 8篇现代文学
  • 7篇网络文学
  • 7篇现代文学研究
  • 5篇主持人
  • 5篇作家
  • 4篇中国现代文学
  • 4篇主义
  • 3篇新文学
  • 3篇学史
  • 3篇学术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文学史
  • 2篇丁玲作品
  • 2篇兴衰
  • 2篇谱系
  • 2篇丘东平

机构

  • 4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2篇刘卫国
  • 4篇陈淑梅

传媒

  • 8篇网络文学评论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南方文坛
  • 2篇晋阳学刊
  • 2篇文学评论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郭沫若学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新文学史料
  • 1篇粤海风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文化遗产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1篇1994
  • 1篇199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鲁迅作品的空间形式与表征意义
2012年
鲁迅作品中有两类具体的空间形式,一是居室内空间,一是居室外空间。这两类空间形式,不仅凝聚着社会关系,而且具有表征意义。鲁迅实际上是在借助这两类空间形式讲述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前现代"走向"现代"的启蒙故事。
刘卫国
关键词:鲁迅作品
论“自己的园地”文学观念的思想谱系与历史意义
2007年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文学观念建立在“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思想基础之上,这一文学观念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可惜的是,周作人没有将自己对“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的正确理解贯彻到底。不过,探索者的失足落水并不能归咎于“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不能否定这一文学观念的正当性。
刘卫国
关键词:个人主义消极自由文学观念思想谱系历史意义
雄辩与实证的交融——黄修己先生的治学特色被引量:1
2015年
黄修己先生是现代文学研究第二代学者中的佼佼者。洪子诚先生曾这样谈论黄修己先生:“文革在江西‘五七’干校的时候,因为他口才很好,说话条理清楚,又非常有煽动性,我们闲来没事,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雄辩胜于事实’。但这个绰号太长,没有流传开来。其实。黄老师的学问做得很严谨。
刘卫国
关键词:治学特色实证现代文学研究条理清楚
季羡林评论丁玲的文章为何不受欢迎?被引量:1
2019年
季羡林1934年在《文学季刊》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评论丁玲的《夜会》,否认丁玲的思想转变,认为丁玲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资产阶级的典型女性。此文发表后,引起文坛诸多不满,在《文学季刊》创刊号重印时,此文被抽稿。季羡林从这一事件中得出了掌握出版权力的教训,但事实上,自由的出版环境可能更为重要。
刘卫国
关键词:丁玲作品出版环境文学评论
实证主义学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兴衰
实证主义是中国学术研究中源远流长的传统学风。实证主义学风对有清一代和民国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实证主义学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表现,并阐述了实证主义的兴衰之理。
刘卫国
关键词:现代文学实证主义学术研究
史学视野里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兼论黄修己先生的治学风范被引量:1
2019年
黄修己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是第一部从学科史角度全面总结新文学史编写过程的书,在史学上呈现出专精和博通相结合的学养,在史识上彰显出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论概括的能力,在史才上表现为组织得当、语言简练又不失文采,在史德上体现出客观求实的精神和宽容的评价态度。重温《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总结黄修己先生的治学特色,无论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继续发展,还是对于新一代学人的成长,都是不无裨益的。
刘卫国王金玲
鲁迅、郭沫若“笔墨相讥”史实再探
2016年
鲁迅与郭沫若两人关系并不融洽,多次“笔墨相讥”,这几乎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众所周知的史实。如何看待这种矛盾?以前研究界主要是维护鲁迅的形象,认为郭沫若攻击鲁迅言论过火,而鲁迅对待郭沫若则是仁者风度、长者胸怀。
刘卫国
关键词:史实笔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观察
2019年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文学迅猛崛起,成为信息时代的一大奇观。在网络文学兴起之前,纸媒文学曾一统天下。但纸媒文学门槛较高,有着投稿、审稿、改稿的烦琐程序,不是所有文学爱好者都能跨过这个门槛、走完这个程序,换言之,纸媒文学必将相当一部分文学爱好者拒之门外。而网络文学在纸媒文学之外另辟文学发表空间,这个空间几乎没有门槛。
刘卫国
关键词:文学观粤港澳文学爱好者两岸纸媒
朱自清日记中的细节与真实
2020年
朱自清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留存的日记,后被其子朱乔森整理,作为《朱自清全集》第9卷和第10卷出版~①。这两卷日记,虽然有删节,有错讹,但史料价值依然突出。朱自清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在日记中除了记载自己的家务事,还记录了大量文坛事情,发表过对于现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这些记载显然可以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证据。应该说,学界对朱自清日记的学科史价值非常关注,如商金林曾撰文《朱自清日记中的闻一多》~②《朱自清日记中的沈从文》~③,记述了朱自清与闻一多。
刘卫国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现代作家记日记学科史
论“人的文学”文论体系的内在特征被引量:2
2007年
周作人建构的“人的文学”这一文论体系,建立在新村主义的人道主义基础之上,具有辩证性和空想性的特征。由于陈义甚高,“人的文学”的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多少可行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文学”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其作为理想参照系的纠偏作用。
刘卫国
关键词:新村主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