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131 被引量:834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09篇医药卫生
  • 8篇语言文字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0篇色谱
  • 25篇相色谱
  • 24篇高效液相
  • 20篇液相色谱
  • 20篇中医
  • 20篇高效液相色谱
  • 19篇色谱法
  • 14篇液相色谱法
  • 14篇指纹
  • 14篇指纹图
  • 14篇指纹图谱
  • 14篇高效液相色谱...
  • 13篇绿原
  • 13篇绿原酸
  • 12篇柴胡
  • 11篇菊花
  • 9篇银花
  • 9篇教学
  • 9篇HPLC指纹
  • 7篇英译

机构

  • 118篇河南中医药大...
  • 11篇河南省中医院
  • 8篇漯河医学高等...
  • 5篇河南省人民医...
  • 5篇河南中医学院...
  • 5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河南省食品药...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30篇刘伟
  • 38篇崔永霞
  • 26篇陈志红
  • 18篇龚海燕
  • 13篇陈宁
  • 11篇韩永成
  • 11篇黄丽杰
  • 9篇梁生旺
  • 9篇邢志霞
  • 8篇郭蕾
  • 8篇吴明侠
  • 7篇王松龄
  • 7篇徐倩
  • 6篇崔应麟
  • 6篇孙曙光
  • 6篇罗晓
  • 6篇王东
  • 5篇范婷
  • 5篇马素娜
  • 5篇白雁

传媒

  • 18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河南中医药学...
  • 6篇中国现代应用...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中成药
  • 6篇中国中医药现...
  • 6篇中医学报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河南中医学院...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中医教育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国药师
  • 3篇中药材
  • 2篇中国药事
  • 2篇中医研究
  • 2篇河南中医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开设中医药汉译英翻译课程的思考被引量:1
2006年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分析了中医药院校英语课程开设的现状,阐述了开设中医药汉译英翻译课程的必要性,说明了开设中医药汉译英翻译课程的可行性,明确了中医药汉译英翻译课程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指出中医药汉译英翻译课程的开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
刘伟
关键词:可行性教学要求
病理特殊染色联合病理免疫组化在鉴别肿瘤病理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病理特殊染色联合病理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6例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的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穿刺活检,采用病理特殊染色法、病理免疫组化对穿刺采集的组织进行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病理特殊染色法、病理免疫组化单独、联合检查诊断价值。结果:经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恶性62例;经病理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恶性分别50例、48例;经联合诊断显示,恶性61例;与病理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单独诊断比较,联合诊断灵敏度、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P<0.05)。结论:病理特殊染色、病理免疫组化联合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查,有助于临床提高早期诊断效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付银娜孙春霞闫伍玲刘伟李瑞琴
关键词:病理免疫组化肿瘤
关于中医药汉译英翻译课程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2
2008年
教育部于2007年7月27日正式颁布了高教[2007]3号文件,即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教学要求》)的通知。该通知中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早在2003年12月教育部就以试用意见的形式下发给了各高等院校,被各高校称之为新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按照该教学要求各中医药院校积极进行了符合大纲要求的探索。
刘伟
关键词:教学要求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感染者肺脾气虚证血液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的血液代谢谱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t检验分析技术,比较24例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血液代谢产物差异。结果:两组在血液代谢轮廓上得到了良好的区分,通过查询人类代谢组库,推测出8种可能生物标志物。结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PLS-DA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将HIV/AIDS肺脾气虚证与健康人血液代谢轮廓上进行良好区分,在指导中医证型的诊断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王娟马素娜谢世平张宁温冠晓张淼张海燕刘飒刘伟崔永霞王海波
关键词:艾滋病代谢组学中医证候
HPCE测定夏枯草中迷迭香酸含量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电泳条件为:石英毛细管柱(75μm×60cm);运行缓冲液:20mmol·L^-1的硼砂溶液(pH9.88);分离电压18kV;进样时间为5s;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330nm。结果迷迭香酸在20.4-163.2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含量。
刘伟郭兴辉
关键词:夏枯草迷迭香酸高效毛细管电泳
HPLC-ELSD法测定乙肝益气解郁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建立乙肝益气解郁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C_(18)(Diamonsil 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8∶72),流速:1.0 m 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75℃,N2流速为2.0 L·min^(-1)。结果:按选定的色谱条件测定,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8.50%,RSD%为2.92%。结论:本方法适用于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林帅军崔燕兵邢志霞李睢张伟欣刘伟
关键词:HPLC-ELSD黄芪甲苷
薄层扫描法测定牡丹皮、叶中丹皮酚含量被引量:3
1994年
薄层扫描法测定牡丹皮、叶中丹皮酚含量刘伟,韩世林,朱继汉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丹皮/分析,中药鉴定学牡丹皮为莨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为常用中药,以根皮入药。丹皮酚为其主要有效成份,具有祛风镇...
刘伟韩世林朱继汉
关键词:丹皮中药鉴定学
不同厂家冬凌草片的红外导数光谱和聚类分析
2014年
目的:利用中红外光谱对不同厂家的冬凌草片进行鉴别。方法:分析不同厂家的冬凌草片的红外光谱原始、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光谱,并通过计算光谱间的距离将其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相同厂家冬凌草片的原始光谱相似度很大,不同厂家的冬凌草的红外光谱相似度比较小。差异主要体现在二阶导数图谱的3 563 cm-1处的N-H伸缩振动吸收峰;1 158,1 117,1 080,1 037 cm-1处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983,862,680,655 cm-1处的C=C的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几处的峰形、峰位、峰强不同。并且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厂家的冬凌草片进行聚类分析。结论:利用红外光谱的二阶导数光谱和聚类分析都可成功的鉴别4个不同厂家的冬凌草片。该方法具有快速、无损、绿色、直观的特点。
龚海燕王琳琳罗晓崔永霞刘伟白雁
关键词:冬凌草片中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聚类分析
黄连配伍吴茱萸对黄连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被引量:79
1994年
实验结果表明,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的水煎液中,二者的化学成分具有加和性,无新成分出现。而配伍后水煎液中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溶出率较配伍前降低了37%。
王浴铭张君增朱风云刘伟杨云范全民
关键词:黄连小檗碱溶出率
HPCE测定不同产地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胶束毛细管电动法测定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分别在0.054 8-0.657 6 g/L,0.102 4-0.819 2 g/L,0.020 4-0.163 2 g/L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8,0.999 9,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98.52%、99.66%;RSD分别为2.1%、2.0%、1.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可以作为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刘伟崔永霞陈志红龚海燕
关键词:夏枯草熊果酸迷迭香酸高效毛细管电泳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