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义庆

作品数:144 被引量:580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3篇病毒
  • 26篇细胞
  • 25篇免疫
  • 22篇抗体
  • 22篇肝炎
  • 20篇化学发光
  • 17篇肝炎病毒
  • 15篇血清
  • 15篇基因
  • 14篇化学发光免疫
  • 13篇蛋白
  • 13篇乙型
  • 13篇乙型肝炎
  • 12篇免疫分析
  • 12篇化学发光免疫...
  • 12篇核酸
  • 12篇发光免疫分析
  • 10篇乙型肝炎病毒
  • 9篇受体
  • 7篇幽门螺

机构

  • 125篇山东大学
  • 18篇山东省立医院
  • 10篇山东大学第二...
  • 3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山东省血液中...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济南医院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山东省药品审...
  • 1篇山东省胸科医...
  • 1篇威海威高生物...

作者

  • 144篇刘义庆
  • 83篇张炳昌
  • 40篇王勇
  • 22篇刘春梅
  • 22篇田文君
  • 21篇鞠瑛
  • 20篇王子娥
  • 20篇段文冰
  • 17篇邹建文
  • 17篇赵跃然
  • 17篇张培莉
  • 17篇邵婧
  • 16篇张玥
  • 16篇王泽筠
  • 15篇宋晓斐
  • 14篇卢志明
  • 13篇王盛华
  • 13篇陈兰兰
  • 11篇张庆
  • 11篇赵万辉

传媒

  • 17篇中国医药
  • 13篇检验医学与临...
  • 1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1篇山东医药
  • 6篇山东大学学报...
  • 5篇第一次全国中...
  • 4篇临床输血与检...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广西医学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3篇第8届中国健...
  • 2篇中国性科学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2篇中华临床实验...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年份

  • 2篇2020
  • 12篇2019
  • 18篇2018
  • 27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39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探讨HBV前S1抗原在病毒复制中的意义及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5月-7月住院及门诊的HBV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10例进行检测,HBV前S1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eAg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谷丙转氨酶采用酶学速率法检测。结果①HBeAg阳性组前S1抗原检出率高;②HBV前S1抗原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eAg有高度的相关性;③谷丙转氨酶水平增高时前S1抗原阳性率增高。结论 HBV前S1抗原检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及慢性肝炎的活动情况。
段文冰鞠瑛王子娥宋晓斐刘义庆闫壮敏张炳昌
关键词:乙型肝炎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谷丙转氨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HCY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6例(观察组),其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分别为167、99例。另选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HCY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比较观察组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CY、MDA水平及SOD活性;分析有动脉粥样硬化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MDA水平及SOD活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CY、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CY、MDA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SOD活性明显低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MDA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75、0.462,P均<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关系(r=-0.538,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CY、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HCY和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赵登贤韩磊刘义庆张炳昌韩艳鑫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应激
山东地区孕妇乙型肝炎感染和免疫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免疫状况。方法收集2010年-2015年在山东省立医院孕妇产前检查的血液标本28 910份,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 2010年-2015年孕妇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89,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孕妇HBs Ag的阳性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1,P=0.014)。乙型肝炎的感染模式有10种,其中以乙肝小三阳的检出率最高,为60.58%,其次为乙肝大三阳(31.33%)。孕妇中HBs Ab阴性比例为38.20%,弱免疫应答比例为16.97%,高免疫应答比例为44.83%。结论孕妇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易感者。孕前期、孕后期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阻断母婴传播,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刘义庆李丽孙文萍许丽邵婧张炳昌
关键词:孕妇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山东省某院212031例标本HC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共计212 031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HCV抗体检测结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CV抗体阳性率为1.06%(2 240/212 031)。2013年HCV抗体阳性率低于2010-2012年(P〈0.05)。男性受检者HCV抗体阳性率为1.12%(1 228/109 697),高于女性受检者的0.99%(1 012/102 334,P〈0.05)。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受检者阳性率最高(1.45%),0-〈20岁组受检者阳性率最低(0.53%,P〈0.05)。肝病科患者HCV抗体阳性率为6.02%(166/2 757),明显高于非肝病科患者的0.99%(2 074/209 274,P〈0.05)。结论本地区HCV抗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及科室差异。
张培莉刘义庆邹建文王景鸿关莹朱雪霏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山东地区人群中EB病毒感染情况的血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人群中EB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EB病毒疑似感染者9 445例。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Ig) G(VCA Ig G)、抗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Ig M(VCA Ig M)、抗EB病毒早期抗原抗体Ig G(EA-D Ig G)和抗EB病毒核抗原抗体Ig G(EBNA Ig G)情况。结果 9 445例患者中VCA Ig G阳性7 821例(82.81%),VCA Ig M阳性935例(9.90%),EA-D Ig G阳性513例(5.43%),EBNA Ig G阳性7 311例(77.41%)。男性患者VCA Ig G、EA-D Ig G、EBNA Ig G阳性率均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同年龄患者间VCA Ig G、VCA Ig M、EA-D Ig G、EBNA Ig 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VCA Ig M阳性率冬季最高为12.58%(279/2 217),秋季为11.45%(247/2 158),夏季为8.56%(230/2 686),春季最低为7.51%(179/2 384),季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共检出16种EB病毒抗体组合模式,其中以VCA Ig G、EBNA Ig G双阳性模式最多见,共检出6 235例,占66.01%。结论山东地区人群EB病毒抗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和季节差异,EB病毒抗体组合感染模式以VCA Ig G和EBNA Ig G双阳性的既往感染模式为主,其他多种感染模式并存。
张庆刘义庆李丽刘春梅邱旸鞠瑛张炳昌
关键词:EB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血清流行病学
儿童和青少年乙型肝炎感染及免疫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诊治的儿童和青少年乙型肝炎感染及免疫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检查的门诊及住院儿童和青少年(0~14岁)共27015例,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检测。按照年份、年龄、性别、乙型肝炎五项模式、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滴度进行分组,分析调查对象的乙型肝炎感染及免疫情况。结果2011—2014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15年略有增高[4.9‰(22/4467)、4.7‰(23/4876)、2.8‰(15/5279)、2.5‰(14/5587)、2.6%。(18/6806)];2011年与2014年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男性与女性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随着年龄的增加,HBsAg阳性率逐渐增高[0—6岁:3.1%o(63/20106)、7—12岁:3.5%。(22/6331)、13—14岁:12.1‰(7/578)];0~6岁与7-12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2个年龄组与13~14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2例HBsAg阳性标本中以大三阳为主[64.1%(59/92)],其次为小三阳[14.1%(13/92)]。HBsAg阴性标本中,0~6岁患儿中HBsAb阴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7—14岁患儿[30.3%(6078/20043)比43.9%(3017/6880)];0~6岁患儿中HBsAb低免疫应答和高免疫应答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7~14岁患儿[26.5%(5303/20043)比23.2%(1599/6880)、43.2%(8662/20043)比32.9%(2264/6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中乙型肝炎感染率稳定在较低水平;HBsAg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乙型肝炎感染以大三阳为主。儿童青少年尤其是青少年中HBsAb阴性和低免疫应答比例较高,需要及时进行�
亓琳刘义庆王泽筠邵婧范卫华赵万辉耿丽丽张炳昌王勇
关键词:免疫病毒性肝炎疫苗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核酸检测比较及对肝脏损伤的研究
2014年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检测疑似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的患儿尿液、血液及对应母亲乳汁中HCMV DNA含量,探讨其在HCM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及对肝脏损伤情况。方法应用FQ-PCR方法检测104例疑似HCMV感染患儿新鲜尿液上皮细胞、血液及其对应的母亲乳汁中的HCMV DNA拷贝数,并同时检测患儿血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水平。结果尿液、血液标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2.9%(55/104),24.0%(25/104),尿液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阳性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汁标本阳性检出率为81.7%(85/104),对应患儿血液和/或尿液阳性率为62.4%(53/8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儿HCMV拷贝数越高,肝脏损伤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婴儿尿液中HCMV DNA检测率明显高于血液的检出率,且拷贝数越高,肝功能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尿液HCMV DNA检测对于诊断婴儿HCMV感染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的价值。肝功能的检测对判断HCMV感染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春梅邹建文刘玲玲鞠瑛栾芳田文君王盛华刘义庆张炳昌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尿液肝脏损伤
LIAISO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的性能验证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验证LIAISO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产前筛查优生四项(TORCH)的分析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结合工作实际,设计验证方案,并对LIAISON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测定弓形虫IgG抗体(Tox IgG)、弓形虫IgM抗体(Tox IgM)、风疹病毒IgG抗体(Rub IgG)、风疹病毒IgM抗体(Rub IgM)、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 IgG)、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 IgM)、单纯疱疹病毒IgG抗体(HSV IgG)、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HSV IgM)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家(意大利索灵)提供的分析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批内不精密度CV值在3.58%~7.03%,均小于规定的范围;批间不精密度CV值在3.13%~10.73%。线性范围验证回归系数a值在0.97~1.03,r2>0.95,线性均符合要求。生物参考区间及可报告范围均符合要求。结论 LIAISON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分析性能符合临床要求,测定结果灵敏度高,特异度好,稳定性强,检测范围宽,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适合应用于临床。
陈兰兰邵婧刘义庆张培莉牛登冉段文冰赵万辉张栋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精密度
EBVDNA检测在小儿EBV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EBV DNA检测在小儿EBV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22例确诊EBV感染患儿血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EBV DNA、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
刘春梅田文君张玥张庆渠滕刘义庆王勇刘玲玲张炳昌
关键词:EBV感染小儿EB病毒DNA
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液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鉴定中荧光定量PCR与反向点杂交技术的联合应用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联合反向点杂交技术在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7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采用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以结核分支杆菌分离培养结果和抗结核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47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结核分支杆菌分离培养和PCR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6.03%、45.55%和55.07%,PCR与抗酸杆菌涂片镜检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相比,P<0.05;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金标准,PCR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9%、72.88%、73.33%、89.58%,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38%、91.52%、87.18%、78.26%。以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反向点杂交技术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5.91%、49.46%、47.31%、31.18%。结论联合应用荧光定量PCR与反向点杂交技术可快速、有效鉴定出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牛家峰尚永明张宁刘义庆张炳昌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分子诊断技术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