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龙

作品数:24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麻醉
  • 10篇手术
  • 7篇静脉
  • 6篇切除
  • 6篇麻醉管理
  • 5篇低中心静脉压
  • 5篇心静脉压
  • 5篇中心静脉
  • 5篇中心静脉压
  • 5篇静脉压
  • 5篇控制性低中心...
  • 4篇肝切除
  • 4篇肝脏
  • 3篇术后
  • 3篇切除术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心脏
  • 2篇右美托咪啶
  • 2篇神经元

机构

  • 2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24篇冯龙
  • 10篇冯泽国
  • 10篇张宏
  • 8篇袁维秀
  • 4篇米卫东
  • 4篇陈婷婷
  • 4篇周琪
  • 4篇徐龙河
  • 4篇王刚
  • 3篇王文瑞
  • 2篇高明龙
  • 2篇曹江北
  • 2篇蔡守旺
  • 2篇王爱国
  • 2篇刘洋
  • 2篇王景华
  • 2篇武书玲
  • 1篇尹一恒
  • 1篇于秀荣
  • 1篇董家鸿

传媒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br>  目的: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精准肝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精准肝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LCVP)组25例...
冯龙
关键词:肝切除术中出血量肾功能
氨甲环酸对机器人二尖瓣手术围术期出血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在机器人二尖瓣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患者围术期出凝血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机器人二尖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甲环酸治疗组(TG组)和对照组(CG组),每组各20例。TG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完成后用时10min给予氨甲环酸负荷剂量15 mg/kg,然后以10 mg/(kg·h)持续静滴至体外循环结束;CG组患者术中不使用该药。记录患者基本资料、输液量、尿量、出血量、体外循环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带管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的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分别为(215.4±42.2)ml和(226±127)ml均明显少于CG组的(285.6±51.6)ml和(361±237)ml,(P<0.05);TG组术后24 h的PT和APTT分别为(15.23±1.58)s和(40.98±7.00)s,较CG组的(16.98±2.26)s和(54.50±26.53)s也明显缩短(P<0.05);术前和术后24 h相比,两组患者的Cr和BUN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机器人二尖瓣手术中出血和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冯龙陈婷婷周琪王刚
关键词:氨甲环酸失血凝血功能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精准肝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精准肝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LCVP)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法,术中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和有创动脉压。LCVP组从麻醉诱导后到肝病灶切除并止血完成后通过限制液体输入、调节头高脚底体位(头高10°-15°)及吸入异氟醚和(或)持续微量泵注硝酸甘油0.1-2μg/(kg.min)将中心静脉压控制在<4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术中采取正常麻醉管理方法,中心静脉压维持在正常范围。记录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前和术后24h抽静脉血查肌酐(Cr)和尿素氮(BUN)值。结果 LCVP组和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42.3±208.2)ml和(648.4±381.2)ml(P<0.05);两组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麻醉技术应用在精准肝切除手术中可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且对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冯龙冯泽国蔡守旺董家鸿张宏
关键词:麻醉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精准肝切除肝脏
探讨2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麻醉特点被引量:8
2022年
背景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折后若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明显增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麻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麻醉科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58例7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下肢静脉超声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为深静脉血栓组和非深静脉血栓组。多因素分析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该类患者并存疾病和麻醉特点。结果本组15例(5.8%)患者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3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152例(58.9%)患者术前ASA评级为Ⅲ~Ⅳ级;135例(52.3%)患者采取神经阻滞麻醉,48例(18.6%)患者采取全身麻醉;17例(6.6%)患者骨折后48 h内手术。深静脉血栓组与非深静脉血栓组术前贫血[12例(80.0%)vs 116例(48.5%)]、骨折到手术时间[14.0(7.3,31.8)d vs 9.0(6.0,1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示术前贫血(OR:0.296;95%CI:0.075-1.170;P=0.083)和骨折到手术时间(OR:1.020;95%CI:0.997-1.044;P=0.094)不是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尚未发现术前贫血和骨折到手术时间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类患者术前ASA评级高,基础疾病多,神经阻滞麻醉为其主要麻醉方式。
冯龙冯泽国黄连军刘山业刘耀鸿杨利袁维秀
关键词: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神经阻滞麻醉
右美托咪啶在重症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及该类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创伤性脑损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及该类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5.02-2018.12年因高空坠落或车祸发生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23例,术前所有患者均处于不同程度昏迷状态,GCS评分7....
冯龙段明达张旭王红曹江北袁维秀
关键词:麻醉创伤性脑损伤右美托咪啶
改良无血清法培养新生SD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无血清法培养新生SD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2018年2-12月共解剖分离72只出生24 h内SD乳鼠的海马,采取Neurobasal+B27改良无血清法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铺板前使用Invitroge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存活及死亡细胞。细胞贴壁生长0 d、3 d、6 d、9 d、12 d时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平均每只乳鼠的海马可分离出(8.40±2.86)×10^(5)个神经细胞,其中存活细胞数为(5.48±1.73)×10^(5),死亡细胞数为(3.08±1.30)×10^(5),细胞总存活率为69%。细胞贴壁后第3天可观察到轴突长出,第6天树突长出,第9天和第12天可观察到周围神经细胞轴突、树突连成神经网络。贴壁后第3天胞体逐渐变大变饱满,最后呈扁圆形。细胞可存活4周左右。结论改良无血清法可用于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快速精准解剖分离及轻柔有效吹打海马组织是培养出高存活率和高活性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关键。
冯龙刘蔷薇冯泽国袁维秀徐龙河张宏
关键词:无血清培养乳鼠细胞培养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一例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男,67岁,185 cm, 75 kg, 因“嗜睡伴双眼睑下垂7 d”入院。患者于2021年9月出现嗜睡伴有睁眼困难,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可抬举过肩,左下肢抬腿费力。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BP最高达200/100 mmHg, 每日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富马酸比索洛尔2.5 mg, 控制BP 140~150/80~90 mmHg, 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10余年,吸烟30余年,无饮酒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冯龙刘耀鸿刘琳陈华鑫黄应思袁维秀徐龙河冯泽国张宏
关键词:左侧肢体无力富马酸比索洛尔麻醉管理
右美托咪啶在南海近滩海水条件下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抗炎和脑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海战开放性脑损伤后使用右美托咪啶是否具有抗炎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ex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组),每组各6只。在地西泮麻醉下建立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实验兔脑开放伤口经南海海水冲洗60 min后,Dex组实验兔腹腔注射50 mg/kg盐酸右美托咪啶,Con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给药缝合好伤口后继续饲养48 h处死实验兔,取脑组织标本做HE染色。采外周血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指标水平变化。结果Con组创伤性脑细胞水肿主要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胞体明显肿胀,原有的椎体形状无法清晰辨认,细胞核浓染色,且出现细胞核周围环形低染甚至是空白染色区;而Dex组可明显改善以上组织细胞损伤和水肿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和Con组相比,Dex组IL-1β、TNF-α和S100-β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IL-6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开放性损伤后经南海近滩海水浸泡后给予右美托咪啶具有抗炎和脑保护作用。
冯龙尹一恒郑杨睿汤浩段明达曹江北袁维秀张宏余新光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脑保护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切除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在肝切除手术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自主神经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29例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择期行肝切除手术,术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分别在诱导前、降压前、降压稳定即刻,降压后5、10、15min,复压稳定即刻,复压后5、10、15min,记录低频(LF),高频(HF),LF/HF比值,HR、MBP和双频谱指数(BIS)的值。结果 LF/HF在复压稳定后10min较基础值升高(P<0.05),其他时间点和基础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HF在降压稳定即刻、降压后5-15min较降压前下降(P<0.05),LF/HF在降压稳定后10min较降压前增加(P<0.05),降压稳定后10min和15min较降压稳定即刻增加(P<0.05)。HF在复压后10min较复压稳定即刻下降(P<0.05),LF/HF在复压稳定后10-15min较复压稳定即刻增加(P<0.05);HR在降压稳定后10min较降压前升高(P<0.05),MBP在各个时间点较基础值下降(P<0.05)。结论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肝切除手术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中心静脉压在降复压过程中的变化对自主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基本处于动态平衡,且血压和平均动脉压维持平稳。
冯龙刘洋冯泽国米卫东张宏
关键词: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心率变异性肝切除麻醉
2469例日间手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资料,包括手术科室、手术种类、麻醉方法、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等。结果 2469例接受全麻下日间手术患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73例、宫颈锥切术183例、宫腔镜检查术113例。2299例于手术结束当日或次日出院。延迟出院170例,主要原因为心理因素65例,恶心、呕吐36例,腹腔引流37例,中转开服(或腹腔镜)11例,术后疼痛14例,发热7例。麻醉效果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满意。结论日间手术的开展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天数、节省医疗资源,同时推行安全、合理、规范的日间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以保证日间手术的顺利进行。
刘阳冯泽国冯龙张宏米卫东王爱国
关键词:日间手术麻醉术后管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