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飞跃 作品数:36 被引量:285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肺癌的临床分期与外科病理TNM分期比较 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分析对比肺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c-TNM)及术后外科病理分期(p-TNM),评价c-TNM的准确度及其对制定肺癌外科治疗方案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2007例肺癌患者的c-TNM和p-TNM。术前检查包括常规体检、化验室检查、胸部X线、胸及上腹部CT、必要的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腹部B超检查、骨扫描、脑CT和(或)MRI以及纵隔镜检查活检等。结果2007例肺癌患者c-TNM及p-TNM的总符合率为39.0%。对于全组患者病变,临床估计过低者为45.2%,估计过高者为15.8%。在全部c-TNM期中,1105例c-ⅠA或c-ⅠB期的临床低估率最高,达55.2%。T亚组的临床分期较易,总准确率为72.9%;N亚组的临床分期较难,总准确率为53.5%。分析表明,c-Ⅳ期并非为外科治疗的绝对禁区,因为有一半患者由术前的c-M1期转化为术后的p-M0期,从而有可能在T和N许可的情况下为手术治疗提供机会。结论目前的术前临床TNM分期仍然是一种粗糙的评定,其原因有待探讨,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黄国俊 张德超 毛友生 李鉴 王永岗 王大力 薛奇 高树庚 张良泽 雷文东 高禹舜 赵峻 黄进丰 杨昆 苏凯 朱守营 韦森 冯飞跃关键词:肺癌患者 TNM分期 外科病理 术前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被引量:5 2001年 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不仅保持了很好的抗炎镇痛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胃肠道耐受性,与使用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比较所导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冯飞跃关键词:COX-2抑制剂 塞来昔布 消化道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本文回顾性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89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经验。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89例经病理确诊的PSH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手术治疗方法等资料。结果本组89例PSH患者中,男11例,女78例,男女比例约为1:7。患者年龄为24-71岁,中位年龄为51岁,好发年龄段为41-60岁(50.6%)。53例患者(59.6%)无任何症状,其余36例患者(40.4%)出现咳嗽(30.3%)、痰中带血(24.7%)等非特异性症状。本组共切除了92个PSH病灶,最大径为0.3-6.0em,中位最大径为2.3cm;38%位于右肺下叶,26.1%位于右肺中叶。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只有不到1/3的病变诊断为PSH可能性大;5例行PET-CT检查的患者中,1例误诊为恶性肿瘤。47处PSH病灶采取肿瘤剥除,29处楔形切除,14处肺叶切除,2例全肺切除。结论PSH术前难以获取明确的病理诊断。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有一定的错误率和延迟诊断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扩大切除。手术切除是PSH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以完整切除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肺组织为原则。 冯飞跃 程贵余 高树庚 刘向阳 毛友生 谭锋维 邱斌 李宁 李放 赫捷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 外科手术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观察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肺泡灌洗液 (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 (AM)的变化规律 ,评价巨噬细胞在ARDS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 16例患儿在确诊为ARDS后 6h检测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浓度 ,并于 6h、 12h、 18h分别收集肺泡灌洗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8例正常儿童及 16例肺炎急性期患儿检测血清MIF并收集一次肺泡灌洗液并作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 ARDS患儿MIF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及肺炎患儿。BALF肺泡巨噬细胞数在ARDS患儿显著高于肺炎儿童组及正常对照组。随着病程推移 ,ARDS患儿BALF肺泡巨噬细胞肝占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 (GRAN)所占比例逐渐增高。结论 肺泡巨噬细胞可能是ARDS的早期效应细胞 ,在启动和激活多形核细胞的趋化和炎症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汤耀斌 单卫华 冯飞跃 江风 易亮 韩玉昆关键词:ARDS 肺泡灌洗液 肺泡巨噬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MIF BALF 肺叶切除术后单、双胸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2013年 开胸术后胸腔内气体和液体异常存留,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已成为常规且被写进了教科书和各种临床指南。在全世界范围内,肺叶切除术后(包括上叶、下叶、双肺叶和袖状切除)传统的胸腔引流方法是放置两根引流管,其主要原因是双管引流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另外也受传统观念和经验习惯的影响。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兴起以及传统观念的更新, 戴维 冯飞跃 王大力关键词:胸腔引流管 切除术后 肺叶 胸腔闭式引流术 快速康复外科 开胸术后 253例直径≤1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胸腔镜诊治经验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直径≤1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治策略以及胸腔镜外科处理指征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53例直径≤1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进行病理分类,并分析病变大小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该组患者均采用胸腔镜下手术,其中3例中转辅助小切口。楔形切除98例,解剖性肺段切除52例,肺叶切除103例。全组平均手术时间(93.0±29.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3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6±1.8)d;术后平均胸管留置时间(3.9±1.2)d;术后平均引流总量(394±254)ml。术后并发症46例,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病理结果良性79例,恶性174例;转移瘤34例,肺原发恶性肿瘤140例。结论肺部小结节的诊断、随访和处理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临床决策主要应依据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大小的动态变化,肺部小结节的胸腔镜微创外科诊治一体化模式安全、有效,为肺部小结节的诊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邱斌 冯飞跃 高树庚关键词:肺结节 胸腔镜 肺癌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Th1/Th2平衡的变化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Th1/Th2平衡的变化,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复发及正常人IFN-γ、IL-2、IL-4、IL-6、IL-10、IL-5的含量水平,分析其含量水平变化的原因。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及复发组的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水平均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Th1型细胞因子显著下降(P<0.01),而Th2型则显著升高(P<0.01),表明Th1/Th2处于明显的失衡状态。当食管癌患者手术之后,Th1型细胞因子含量则上升(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含量则下降(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之后有利于T细胞亚群的恢复和促使手术前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偏移得到一定的纠正,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周昆 闫焱 赵松 冯飞跃 李冰 刘霞 夏宗江关键词:食管癌 TH1/TH2平衡 细胞因子 肺鳞癌PD-L1共表达基因及转录调控网络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绘制肺鳞癌中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共表达基因关系网络,筛选潜在的PD-L1协同检测生物标志物,寻找可能参与PD-L1调控肿瘤免疫状态的基因及通路。方法采用TCGA肺鳞癌数据集,利用c Bio Portal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共表达基因集检索,从全基因转录组水平对PD-L1的共表达基因进行Venny分析,筛选目标基因,进行多种类型的聚类和分子关系网络分析,并建立PD-L1调控网络。结果共获得PD-L1中等程度表达相关基因126个,主要为质膜定位型基因,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过程,其中IRF2/NFKB1/IRF1三个转录因子参与了对PD-L1基因集30%以上基因的转录调控。经过PD-L1共表达基因集的核心分子筛选,分析网络节点连接度,得到具有最高连接度的前6个节点基因,依次为IFNG、JAK2、STAT1、CTLA4、CD80和CCR5,对这些基因不同表达水平的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CR5是一个有意义的预后指标分子。进一步对PD-L1和CCR5的表达谱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CR5与PD-L1表达谱水平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7(P<0.05);GO-BP聚类分析显示,CCR5的功能主要聚集在免疫调控、T细胞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等领域,与PD-L1调控网络的功能相符。结论 PD-L1共表达基因集内的主要节点均为免疫相关分子,其中IFNG、CCR5、NFKB1分子对PD-L1共表达基因网络具有最广泛的调控作用,该发现为肺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冯飞跃 邱斌 李春晓 钱海利 高树庚关键词:免疫调控 肺错构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140例报告)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析肺错构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140例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诊断方法、手术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140例肺错构瘤患者中,男60例,女80例,男女比例为3:4。患者年龄为27~77岁,中位年龄为53岁,好发年龄段为41~60岁(69.3%,97/140)。中心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3例,占2.14%(3/140)。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80.7%),少数患者因出现咳嗽、痰血、气短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发现(19.3%)。本院胸片、CT和术前诊断肺错构瘤的准确率分别为2.7%、46.7%、42.1%。手术切除方式包括肿瘤剥除66例、肺楔形切除66例、肺叶切除7例、全肺切除1例。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2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切口感染、1例Ⅱ型呼吸衰竭,均治愈出院。结论肺错构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多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影像学上需要与原发肺癌和肺转移瘤鉴别,尽管肺错构瘤可以出现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大部分患者术前难以获得明确诊断。手术方式以完整切除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肺组织为原则。 冯飞跃 程贵余 刘向阳 毛友生 高树庚 邱斌 李宁 李放 赫捷关键词:肺错构瘤 手术治疗 31例同期双原发肺癌的手术方式和患者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9 2005年 背景与目的双原发肺癌(doubl eprimary lungcancer,DPLC)的概念已被普遍认可,近年来文献报道同期DPLC的发生率有所增加,然而其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尚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总结同期DPLC的手术方式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1983年1月至2004年4月手术治疗的同期DPLC的发生情况、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同期DPLC患者共31例,占该时段我科手术治疗原发肺癌患者的0.67%(31/4649)。两个癌灶均行所在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者12例,至少有一个病灶行局部切除者1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9/31),包括呼吸功能不全1例、肺不张3例、房颤2例、反复咯血1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无手术中及手术后30天内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29%、20%。结论同期DPLC发病率低,对同期DPLC患者采取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部分患者可获长期生存。 冯飞跃 张德超 刘向阳 王永岗 毛友生关键词:同期双原发肺癌 外科手术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