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繁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草地
  • 7篇人工草地
  • 4篇绵羊
  • 3篇多年生
  • 3篇多年生黑麦草
  • 3篇云贵高原
  • 3篇人工草地绵羊...
  • 3篇麦草
  • 3篇黑麦
  • 3篇黑麦草
  • 2篇三叶
  • 2篇施肥
  • 2篇土壤
  • 2篇刈割
  • 2篇混播
  • 2篇混播草地
  • 2篇红壤
  • 2篇白三叶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性状

机构

  • 7篇甘肃省草原生...
  • 5篇云南省种羊场
  • 3篇甘肃草原生态...
  • 2篇兰州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农业厅

作者

  • 12篇冉繁军
  • 5篇耿文诚
  • 5篇蒋文兰
  • 4篇马兴跃
  • 4篇徐震
  • 3篇于应文
  • 2篇马宁
  • 2篇文亦芾
  • 1篇姚新荣
  • 1篇王元素
  • 1篇符义坤
  • 1篇李太荣
  • 1篇王龙
  • 1篇张宁
  • 1篇张英俊
  • 1篇吴维群

传媒

  • 4篇草业科学
  • 4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草地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播草地不同种群再生性的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在不同刈割频率和时间尺度下 ,对混播草地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 perenne)分蘖数和叶片生长、白三叶 (Trifoliumrepens)分枝数和匍匐茎生长及不同种群年产量和组分进行了连续 3年的监测研究 .结果表明 ,刈割能刺激黑麦草叶片、白三叶匍匐茎生长和分枝数发生 ,保持混播草地黑麦草和白三叶的适宜比和稳定共存 ,提高草地年生产力 ,但不同刈割频率和刈割时间对其影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黑麦草叶片生长对 6月刈割效果比 8月明显 ,而白三叶匍匐茎生长则与之相反 ,黑麦草产量主要取决于叶片生长 ,白三叶产量主要取决于匍匐茎分枝数 .刈割的黑麦草、白三叶产量组分比分别为 5 0 %、15 % ,比试验前约低 10 %、5 % ,而CK为 39%、6 % .
于应文于应文蒋文兰冉繁军徐震
关键词:混播草地种群刈割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
化除宿营法建立人工草地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化除宿营法建植人工草地产草量高,建植第2年最高干物质产量达到23 270 kg/hm2。化除宿营法与化除免耕法建立人工草地在建植当年没有显著差异,但第2年化除宿营法比化除免耕法增产7 353 kg/hm2(P<0.01)。在草地建植当年和第2年,施肥对地上生物量没有明显影响。化除宿营法建立人工草地宿营强度达到4羊夜即可,第2年平均干物质产量达15 483 kg/hm2。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蒿类等不可食杂草迅速侵入,土壤肥力越高,扩散速度越快;不可食杂草比例超过50%后,草地基本没有利用价值,地上生物量也不再急剧下降。
耿文诚冉繁军马宁李太荣马佳能王龙
关键词:施肥地上生物量持续性
云贵高原红壤退化人工草地土壤肥力变化与有效施肥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采用 N、P、K三因素肥料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退化人工草地的增产效应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NP处理与单施 N肥处理比较 ,1998年黑麦草增产 99.0 % ,鸭茅增产 2 2 .5 % ,白三叶增产 16 2 .5 % ;2 0 0 0年则为 2 19.1%、14 .6 %和 78.3%。在施用氮肥基础上 ,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更为突出。在南方红壤退化人工草地中 ,由于土壤长期侵蚀的影响 ,土壤磷素已经退化到“谷底”水平 ,而投入系统中的磷素一部分被铁铝氧化物所固定 ,另一部分通过刈割或采食被带出系统 ,磷素损失量高。因此 ,在退化人工草地中首要的养分限制因子是磷 ,其次为钾。提高土壤 p H,降低红壤固磷能力 。
文亦芾蒋文兰冉繁军张宁
关键词:云贵高原红壤退化人工草地土壤肥力施肥技术
绵羊宿营法防除天然草地灌木杂草研究Ⅱ绵羊啃食和践踏对植物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2
1999年
绵羊宿营对草地的作用因素包括啃食、践踏和粪尿的排泄。试验重点探讨了绵羊的啃食和践踏对草地植被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啃食和践踏处理 (宿营强度 8羊夜 / m2 )后 ,天然植被中的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已被全部清除 ,但灌木无毛丑柳仍有存活。践踏使 0~ 2 0 cm土层紧实度增加 ,10~ 2 0 cm土层容重上升 ;但 0~ 10 cm土层容重先升后降 ,土壤渗水性和透气性也有所上升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这些变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P>0 .0 5)。
蒋文兰张英俊符义坤冉繁军
关键词:践踏草地植被土壤性状
改良云贵高原退化红壤人工草地的施肥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通过肥料试验 ,对红壤退化人工草地的合理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缺磷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养分限制因素 :磷、钾肥配施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改良初期氮肥的施用将提高磷肥肥效。
文亦芾蒋文兰冉繁军
关键词:云贵高原红壤地区退化人工草地草地退化
化除免耕法建立或改良人工草地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化除免耕法即用除草剂清除植被后免耕播种牧草 ,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效果好并兼顾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退化草地改良和控制草地退化的方法。在试验的各类型草地中 ,效果均比常规作业好得多 :改良后播种牧草相对重量提高 6 2 .6 8% (蒿类型 )~ 95.75% (白茅型 ) ,优势度提高4 7.35% (蒿类型 )~ 83.54% (白茅型 ) ,草地质量、草地价值均达“优”。化除免耕法成本为 6 12 .0 0~ 12 51.2 5元 /hm2 ,常规法为 14 50 .0 0~ 16 0 0 .19元 /hm2 ;若将成本全部加在第 1次利用时的播种牧草的干草产量上 ,化除免耕法为 0 .17(蘩缕型 )~ 0 .4 0 (天然草地型 )元 /kg ,常规法为 0 .98(蒿类型 )~ 2 .2 5(扁穗雀麦型 )元 /kg。
耿文诚冉繁军马兴跃马宁马佳能姚新荣
关键词:人工草地
混播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的生长特性及其共存表现被引量:37
2002年
从混播牧草品种、刈牧制度、利用强度及施肥措施等方面综述了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分蘖个体和白三叶生长点的生长特性、二者种群产量及其竞争、共存变化的一般表现。指出,在适宜刈牧利用制度下,辅以一定农艺措施(施肥),可以提高白三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利于混播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的长期稳定共存。
于应文徐震苗建勋冉繁军赵怀波
关键词:混播草地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
云贵高原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对策被引量:3
2000年
阐述了南方草山草坡在开发利用中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如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粮食、能源、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等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
徐震吴维群冉繁军
关键词: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刈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分蘖与叶片生长动态及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30
2002年
对不同刈割强度和时间下 ,混播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净分蘖数和叶片生长季节动态及其年积累和年产量进行了 2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片净生长与净分蘖数季节动态具有相互弥补的特点。刈割不利于多年生黑麦草的分蘖 ,所有刈割处理均不存在分蘖的“超补偿生长”效应 ;净分蘖数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高频刈割对分蘖的抑制效应逐年加强 ,低频刈割对分蘖的抑制效应逐年减弱。叶片生长对刈割处理的超补偿效应显著 ;刈割能刺激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的生长 ,提高年净生产力 ,维持混播草地中黑麦草的组分 ,增强黑麦草的竞争能力。刈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年净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刺激其叶片的生长来实现的。叶片净生长与净分蘖数的年积累存在显著负相关 (R=- 0 .893,P<0 .0 5)
于应文蒋文兰徐震冉繁军
关键词:刈割多年生黑麦草分蘖生产力
人工草地绵羊系统分析与评价Ⅰ系统分解及其界面活动功能被引量:1
2000年
从经营、管理、表现形式 3个方面对人工草地绵羊系统进行分解 ,并应用草业系统界面理论探讨 3个界面的活动功能 ,指出系统分解及其界面活动功能在系统信息收集。
马兴跃耿文诚冉繁军
关键词:人工草地绵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